APP下载

心碑

2004-03-25段文华

创作评谭 2004年4期
关键词:村干部村民

段文华

噩耗传来,松坑村全体党员和村民哭成一片

那口棺材静静地置放在村口,望着渐渐向山外延伸到公路,可它的主人再也不能到工地与大伙一起修路、筑陂了。

2004年4月17日,方本花从南昌医院接回来的时候,许多村民都在村口迎候她。她望着眼含泪水的村民摇了摇头,然后断断续续地对村干部说:“本来打算这几天病好些后,再到坪源陂工地上去看看,看来是不行了。陂只修了一半,一定要坚持修好;还有农网改造,一定要把专线拉过来。我治病借了3万多块钱,由我家里还,千万不要给组织上添麻烦。”说完,似乎在倾听大山的心跳和崇乐河的波涛。18日凌晨,天突然下起了雨,整个松坑村笼罩在茫茫雨雾之中,方本花永远地合上了眼睛。就在前两个月上午,这位年仅,50岁的铁娘子还在修建坪源陂的工地上摸爬滚打。这就是,,崇仁县马鞍镇松坑村党支部书记方本花——一个被老百姓称为“贴心人”的村官!

方本花去了,消息在松坑村传遍。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有年轻的姑娘、后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干部,有学生,有从广州、福建、上海赶回来的打工者……方本花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原定100人,没想到来了1500多人。望着停放在村口的那副棺材,人们再也忍不住巨大悲痛,恸哭之声如潮水一般涌起……这口棺材是方本花为自己定做的,也是她出任村干部三十多年来为自己办的惟一“私事”。她只有小学文化,也许她不知道“抬棺出征”的典故。但她明白,自从去冬发现脖颈上长有一个包块后,属于自己的日子已经不多了,为在有生之年给坪源村修好陂坝,让全村人再不受旱涝之灾,她便悄悄地定做了这口棺材(因边远山区未实行火葬),时刻提醒自己,抓紧生命的最后时间,为乡亲们再办些实事。:

崇仁县政协副主席、马鞍镇党委书记张圆娇,镇长黄又平闻讯后冒雨带着镇党、政领导从几十里外赶来,张圆娇等握着方本花丈夫的手哽咽着说:“本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的去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干部……”;县委副书记、县长饶剑明在一次会议上说,方本花大公无私、忘我工作、亲民爱民和为民谋利益精神,将激励我们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乡亲们说,方本花心中只有群众,为了修路筑陂直到最后一口气,她哪里是死于癌症,简直是为村里的事累死的!

山村的禾场上,黑压压的人群哭得昏天暗地。边远的小山村找不到哀乐,质朴的山里人,便以他们的方式、他们的长歌当哭来为自己的领路人送行,来悼念他们的好支书方本花。

把贫穷变为历史,把富裕变成现实,关键在干部。

当干部的不仅要吃苦,还要能吃亏,怕吃亏就别当干部。

在方本花去世的一个多月后,我与县委宣传部吴副部长一行来到松坑村采访。我们走访了一户又一户山里人,提起方本花没有一个不称道的!那一天,正是方本花“五七”祭奠日,家家户户都为方本花买好了香烛、纸钱,这一堆堆的祭奠品,表达松坑村民对自己带头人的哀悼与怀念,也是对一位村支书由衷的敬佩和崇高的赞礼!

方本花同志是1969年随着父母从浙江淳安县移民到松坑村的。那时,她才15岁。由于家庭贫困,她没念完小学就当上了基层民兵。1973年方本花同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又任大队妇代会副主任、主任、副村长、村委会主任等职, 2002年3月任松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松坑村是个土地贫瘠、自然条件差的穷山窝。三面环山,一面靠水,8个自然村里,居住着324户人家。山里人过着运输靠人背、碾米靠石碾、吃水靠肩挑、照明靠油灯的生活。深山里没有路,物产运不出去,信息传不进来。恶性循环的产业格局,像迷宫一样困扰着松坑村人。

“没钱的掌柜难当”。1996年方本花当选村委会主任时,集体账上没有积累,村里想办点事拿不出钱,老百姓手里更拮据。方本花急得如坐针毡,决心为松坑村经济发展寻找一条出路。她认为,松坑村虽然目前没有条件办工业,但这里的土壤和气候却为发展林果和养殖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1997年,她在自己带头养猪致富的同时,主动拿出1万元钱帮助原村干部方勇创办特种养殖场,使方勇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每年养鱼2万尾,养羊60只,养牛20头,养猪 100余头,养鹅1000多羽,年纯收入达3万元以上。接着,她又借给特困户黄志敏1万元钱,帮助他南下广州种菜,三年后,黄志敏成了该村致富大户。在这期间,她经常利用外出开会的机会,寻找市场信息。从而使她开阔了视野,看到了山沟以外的大干世界,从理念的深处摒弃了原来的狭隘小农意识。她常说,山区贫困落后的帽子要甩掉,光靠好心肠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的出路在于普及科学技术,让广大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因地制宜,开发致富门路。于是她把农技员请进村,在村里举办科技培训班,一年后,全村养殖专业户发展到 30多户,开发山地,植树2800多亩,65%以上的村民有了自己的致富本领和创业基地。农民的纯收入逐年提高,村集体经济也突破4万元,这些初具繁荣的景象,为松坑村的小康之路创造了奇迹。

方本花牢记共产党人的宗旨,在贫困的土地上,以“绝不贫困的精神”,带领村民把“极贫部落”变成“小康群体”。

坪源自然村有2个村小组,400多号人。肩挑背驮是这里的山民世代沿袭的劳作方式。方本花当选为村委会主任时,该村连板车也没有一辆,交公粮也要用肩挑到几里外的官山村去。其原因是没有路。方本花当众许诺:“两年之内一定要把路修上山去,让村民摆脱与世隔绝的苦日子!”

然而,话说出去容易,办起来难。这条出山路约4华里长,途中要修3座涵桥和一座小型桥,仅这座小桥投资就需 4万多元,劳力不足又不能搞平调,加上利民贫困,村里按每人平均集资20元,全村仅集到8000元,所缺资金从何而来?还有人力怎么投入?就是砂石也要从几里外的狭窄山路上,凭肩挑背驮往上运。这刘不足100个强劳力的小山村来说,可说是一处像秦始皇当年修长城似的浩大工程。

除了上述困难,还有一系列具体问题难以解决。修路要劈山毁田,青苗费如何补偿?还有邻村山上的板栗树和村民上千棵的茶林,又怎么解决?这一连串拉不直的“?”号,显然村里相当一部分急功近利的群众是不能接受的。他们提出:板栗树要1000元一棵,茶树要50元一株……方本花的眉间显现出难以舒展的愁云。不难想像,作为一位村“官”,有其太多的局限性,而要想成就此番事业,需要的是何等的气魄?

面对狭隘,方本花懂得了宽容。从晨光熹微到夜幕降临,她走村串户,认真做好村民的说服工作。她对那片茶林的户主说:“修路经费困难,茶树要补偿很多钱不可能,村里只能补偿5元一棵。如果你不愿意,我可把我家的那片茶林与你对换……”方本花的大公无私,在村民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同时也感动了一片人心!

生机勃勃的春天到了,和1998年春天同时到来的是坪源村公路的开工。全村统一规划,分段分块施工。铺路所需的砂石,由村干部带头,家家户户分任务:每人500公斤卵石、 500公斤砂子。方本花家4口人,她每一个带头领下2000公斤卵石和2000公斤砂子的任务。她丈夫是松坑小学的校长,孩子又在外面读书,这些任务,就基本上压在她一个人的身上。

称砂石没有秤,方本花自己掏钱到县城买了一把磅秤,每天拖着疲惫之躯,在凌晨起床,烧火做饭、洗衣、喂猪,在天亮之前干完事务后,早早地赶到工地上去,为村民称砂和卵石。待村民回家吃饭的空隙,自己再下河打涝砂石,然后挑到工地,交村民过磅。三餐饭由丈夫送到工地上吃。

群众看干部,党员看支部。整整两个年头,党员干部和群众一起吃在工地,干在工地,汗流在一起了,心也贴在一起了。

1999年冬天,当工程快要进入尾声的时候,方本花出人意外地累倒了。高烧使她消瘦的脸涨得通红,身躯索索发抖。人们这才发现,她肩膀肿成紫块,皮肉和内衣贴在一起。右拇指淤血青黑,肿成胡萝卜,缠的胶布也渗着血。解放鞋割开了 2寸多长的口子,脚受了伤,脓血和鞋板结成一块……

镇党委书记张圆娇赶来看望她时,心痛地挽起她的裤腿,用手指按她那肿胀的小腿,一按一个坑。张书记被感动了,说:“本花,你不要命了,你也该看看自己的病,歇一歇!

据村民回忆,为了修路,方本花不仅“以身许民”,还豁出钱财,几乎倾家荡产。

“这条路上,她个人投了多少钱?

刚开始时,她带头捐款3000元,后来修桥没钱买水泥,眼看工程就要停工,她下山跑了几天,找过银行,找过亲朋好友,也没有借到一分钱。那段时间,方本花双手抱着脑袋整夜发愁。如今有人拿钱不当钱,可要为老百姓办事,借十元钱也烫手。她感到了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滋味!她终于拿定主意,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修通这条路!

她把准备儿子上大学的2万元钱拿了出来。丈夫对她说:“你一个子儿也不留,儿子还要不要上大学?以后的日子还过不过?”

方本花说:“家里再难,咬咬牙能撑过去,路要是修不通,坪源村人就挺不起腰杆子!”

方本花的言行,像一团热烈的火焰,照亮了村民的心。

冬去春来,暑往秋至。在2000年春节即将到来的前夕,坪源村的公路通车了。此后连续三年,她带领村民治理了3座荒坡,植树造林几千亩,组织村民搞好基本农田建设,修桥修路,维护水库,坪源村70%的村民建起楼房。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日子,梦一样展现在村民的面前。

百姓不要耍嘴皮子的干部

取信于民,就要来“真”的,干“实”的

方本花自从担任村干部以来,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把为民造福当作自己神圣的职责。她不好高骛远,不追求快出政绩,坚持每年干一两件实事。

松坑村沟坡相连,大山为障,挡住了这里文明的脚步,传统的小农意识像绳子拴住了村民致富的步伐。

方本花深深感到:要想从根本上动摇这种根深蒂固的陈腐观念,困难可想而知。要群众干的,首先得自己先干。她常常对村干部说:“群众不是看当干部的怎样说,他们是看我们怎样做。”她担任村委会主任的第二年,便在集体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以诚信之心,务实之行,积极向上跑项目,争资金,先后筹集资金100多万元,为全村开通了程控电话,安装了有线电视。接着,她又千方百计筹建村级小学教学楼。

松坑村过去穷得孩子上不了学,一茬茬都成了放牛娃。

方本花对村干部说:“误了松坑村的孩子,就是误了松坑村的明天。”

当时,村办小学的几间瓦房早已破烂不堪,顶棚塌下用几根松木支着,四面漏风。方本花下决心要筹建学校?没有钱,她和党员带头捐款,村民也纷纷集资。为了节约开支,她冒着酷热去砖厂运砖瓦,当搬运工:在建设工地上,白天她当监工员,晚上住工棚,睡稻草,挨蚊虫叮咬,当看料工……”

那时,她事情太多,太忙,难得睡个囫囵觉。她开始发现自己有些不对劲,吃东西困难,精力不足,往椅子上一靠,就昏昏欲睡,但忙于工作,她没有上医院,也没去做认真的检查。

2002年秋冬,松坑村小流域治理工程如火如荼地进行,方本花的病情日见严重,她经常发低烧,干咳不止。一次骑自行车从工地回来,摔了一跤,腿上、手上受了伤,出血不止。由于能量不足,她时常感到胸闷气短,浑身发冷。

但方本花的心却是热的,她白天坚持到工地,夜里回家服两片感冒药,她以为自己患了点小感冒。

严冬,寒风吹黄了野草,白霜铺满了山峁。方本花和大伙挥锄挖土,汗流浃背,从早干到天黑,一连干了几十天,连小伙子都吃不消了,每天收工下山时,方本花忍着双腿疼痛,拄着木棍一步步往山下挪。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村里群众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纷纷跟着上山。

松坑村到镇政府所在地有一条几十里长的砂石公路,十几年来,未请过一个养路工,村干部坚持每月到这条路上搞一次义务劳动。每逢这一天,方本花都要带着村干部沿途为这条公路铺砂填坑,连吃饭也在路上。尤其在雨季,每星期都要上路一次。她说:“当好一个村的带头人,就要为群众的利益挑重担,多吃苦。”

2003年,百年未遇的大旱降临松坑,为了解决村民抗旱用电和水源问题,她冒着40多度的高温,多次跑到721矿找领导帮忙,与他们协商解决用电和水源事宜,使村民的旱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在这一段日子里,方本花已瘦了一圈,倒在床上就不想再爬起来。

采访时,村民方春阳听说我们来了解方本花的事迹,主动从十多里外的山村赶来,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也是大家不曾知道的故事。

松坑村去乐安县公溪镇隔一条河,坪源渡口成了这个村的交通要道,孩子上学、村民赶圩,都要从这里经过。去年由于干旱,冬季水浅,渡口无人摆渡,村民和老人去赶集,都得涉水过河。方本花从广州出差回来时,死神正一天天向她逼近。可当她得知渡口无人摆渡后,便从家里扛来几块门板,去为村民搭桥。寒冬腊月,天寒地冻,加上病情的严重,她连人带木板摔倒在河里。当时,方春阳恰好从这里经过,一看是方书记,连忙跑过去把她从水里扶起,送她回家。他完全没有想到:当他第二天去公溪镇时,发现河上已搭起了一排长长的木板。他知道这是方书记带病干的,心里不由一阵感动……

此后,方本花支撑着虚弱的身体,眯着一双熬红的眼睛,四处奔波,找有关部门和群众商议筹建坪源桥之事。她的心始终系在人民群众心上,系在父老乡亲身上,为了他们的利益,日夜操劳,殚精竭虑。

在松坑村,哪家哪户她没有跑过?

谁家有什么困难,得了什么病,她心里没有装着?

松坑村是出名的穷山窝,特困的农户就有二三十家。方本花时刻把这些人的衣食住行放在心上,帮钱送粮是常有的事。

村民姜顺生常年生病,方本花十年如一日,帮助关照姜顺生一家。他妻子患有不孕症,方本花主动带其妻子到县城求医,花费了500元治好了其不孕症。逢年过节,方本花自家买东西总要分一半给姜顺生;自家杀猪,至少要给他家送上 10斤肉。每当农忙季节,方本花都会带领村干部去帮忙。

“细微之处见精神”。在方本花的村官生涯中,格外关心弱势群众的疾苦。

1998年5月,坪源村小组孤寡老人谢玉发,突然患上急性肠炎,由于家里无人照顾,躺在床上呻吟不已。方本花得知后,立即和丈夫一起用大板车送谢玉发到公溪镇占城医院住疗,并为谢玉发交纳了全部的医疗费用。

松坑村324户人家,哪一户都受过方本花的惠泽,送吃送穿,送钱送物的人家就有几十家。每逢大雪封山、阴雨连绵的日子,方书记总是柱着拐棍,挨家挨户问寒问暖,查看旧房有没有险情?木桥是否能行走?五保户老人是否缺米缺水?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时刻把老百姓放在心上。

那一年坪源村村民姜/顷生的房屋被龙卷风刮倒,方本花当即赶到现场。目睹那悲惨的一幕,她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不知说什么好。她从衣袋里掏出100元钱,嘱咐他先去买点生活用品。第二天,她带着村干部从村委会扛来了建房木料,动手帮助姜顺生筑建房屋。村民受到村干部的感染,也纷纷前来参加义务劳动,帮助姜顺生重建家园。在这期间,方本花还通过镇政府为姜顺生送来了1000元救济金,使姜顺生一家顺利地度过了难关。

凡了解方本花的人,都说她是一个心里只想着别人的人,把别人的事看得比自己的事还重。

该村在广州打工的村民徐友春是个纯女户,2003年春天,其妻子带着2岁的女儿从广州回县城铸绝育手术。方本花放弃家里的一切家务赶到县计生站,帮助其护理七天七夜,为其送饭拿药,端尿端屎,并自己花钱为其买鸡鱼肉蛋和人参、奶粉等营养品,比照顾自己的父母儿女还周到,其妻康复后,方本花又给她买好了车票,护送她们母女上车。临行时,其妻拉住方本花的手说;“我以后再也不叫你方书记,你是我的亲大姐。”

方本花以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情怀,时刻关注、资助身边生活困难的人。村民黄智敏家境贫穷,儿子结婚时没有钱,想借高利贷。方本花知道后,劝他千万不要走这条路,主动从家里拿出1万元钱借给他,直到方本花住进医院后,四处向亲友借钱,交纳昂贵的医药费,她也不允许丈夫向黄智敏传递半点“还钱”信息……

在松坑村,我们还听到不少有关方本花关心、帮助困难群众的事迹。

村民谢国富患有肝炎病,不能下地劳动,致使家庭陷入困境。方本花绞尽脑汁,想出种种办法来帮他。在一个五月的夜里,方本花带着村干部亲临他家慰问。谢国富热泪盈眶,嘴里说不出话来,只有眼巴巴地望着方书记。方本花是个重感情的人,她对谢国富说:“你家庭困难,村委会关心不够,对不起你。我有个想法,不知你们愿不愿意?我丈夫的弟弟在广州办了一家企业,你妻子现在年岁还不算大,可到那里去打工,帮助厂里做饭洗菜,每月也能挣回几百元钱,让家里多一份经济来源。如果你平时需要钱用,就到我家里来拿。”谢国富夫妇听后,既感激又谅讶。当天晚上,方本花便与他丈夫的弟弟进行了联系,请他一定要多帮忙、多关照。第二天,她亲自把谢国富的妻子送去了广州……

方本花还有一个令人敬佩之处,就是在为人处事中,走得正行得端,不管是什么人,她都能一碗水端平,不徇私情。村民黄友生平时与方本花家的关系密切。一次,他因车子过路问题,与一位姓姜的邻居发生打架,姜闹到黄友生家里,黄友生便给在广州出差的方本花打了个电话。方本花从广州赶了回来,见姜伤势严重,当即掏钱与丈夫一道将姜送到县医院治疗。随后,让黄友生赔偿了姜一笔可观的补偿金。这一出乎人们意料的公正处理,使姜一家大为感动,也使许多人感到自愧不如。方本花以一个共产党员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人心,成为松坑村一言九鼎的人物。

当然,类似的这种事情很多,难以一一列举。采防时,许多村民提起方本花都流下了眼泪。山民的感情是真挚的,只要你有恩于他,他便会终生难忘,涌泉相报。

村民方春阳身我们讲述了一件感人至深的事:有位叫师德的村民妻子长了一个肿瘤。去年过年的时候,方春阳碰到了师德,便关切地问他妻子的病情怎么样?师德伤感地说:“我老婆死了不要紧,方书记不能死。如果可代替的话,我愿替她去死……”

这是什么样的感情?我深深感到:不管是任何人,只要心里装着百姓,时刻想着百姓,处处为百姓谋利益,人民是不会忘记的。百姓心中的那杆秤上的准星,什么时候都不会暗淡。

“富不富,看他的房和厨;贪不贪,看他家的吃和穿。”村里的村民大都建起了三层楼房,前方本花—家却住在矮旧的平房里

方本花的家住在坪源村小组,我们去该村采访时,发现该村村民大都建起了三层楼房。以前,该村由于没有路,砖瓦也运不进村,加上村民家又穷,住的都是低矮的泥屋。前些年,方本花带领村民把路修起来了,楼房也就随着盖了起来。然而,我们没有想到的是,方本花的一家至今仍然住在一幢矮旧的平房里。

当我们走进方本花家的时候,发现早年的破厨还在用,平房的墙体多处出现裂缝,成为全村最破旧的住宅之一。房里一张露出弹簧的沙发,桌子的油漆已经剥落……村干部向我们介绍说,由于日子的清贫,多年来方本花没穿过一件体面的衣服;在外出差,常常是一碗面条,超过10块钱的开支,她都要惦量惦量,皱皱眉头。

作为最基层的党支部书记,方本花经常深入了解民情,方圆几十里的农民都熟悉她的身影。她下基层,坚持吃派饭,从不搞特殊化。有时到镇里办公事,也从不进饭店用餐,经常是饿着肚子赶回家吃中饭。前些年,她带着村干部到广东等地代征外出务工农民的农业税、搞计划生育,她总是住最低档的旅社。作为女同志,甚至与几个男性村干部同在一起睡地铺,住菜棚;在外联系工作,她从不坐出租车,总是步行或挤公交车。

珍惜集体来之不易的每一分钱,为了群众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是方本花的“当家人”的品质。

2003年底,方本花到广州去代征农业税,挤硬座车,几天无法洗澡,无法睡觉。她一路干咳,发高烧。下车后,服了两片感冒药,又到各个点上去收费,实在坚持不住了,便到小诊所打一针,继续工作。她每天凌晨洗好衣服,早早地吃完早饭,就带着村干部上工地、下莱棚……在广州18天,她一直高烧未退,干咳不止。

方本花的丈夫对我们说:“她从广东回来后,人瘦得皮包骨,还有38-39度的烧。我要她去医院看看,然后在家休息几天,她说没有空,又拖着病重的身子,到修建坪源陂的工地去了。”

方本花同志严于律己,清正廉明,处处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村里每块山地、水塘承包经营,她都通过招标,公开发包,从不拉拉扯扯,从不收受他们财物。1995年,松坑村帮助七二一矿修尾矿坝,矿上补给村里7000元劳务费,村里作为福利,发给了每个村干部。2002年,方本花任书记后,带头把那笔钱退回了村集体。她对村干部说:“这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我们要珍惜,村里还有好多事要办,省一个是一个,钱要用在刀刃上。”

据不完全统计,方本花在去世前,先后借给村民或垫付给集体的钱超过百余人次,周转金额达几十万元,可说掏空了家庭的全部积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又平看到这位基层村支部书记的家时,眼睛湿润了:群众一天天富了,而方本花却一天天穷了。村民们则说:“松坑村是一架老破车,方书记就是老黄牛。”

2004年2月19日,由于劳累过度,方本花晕倒在修建坪源陂的工地上。第二天,她被送进了南昌九四医院,确诊为淋巴癌晚期。

村民得到信息后,纷纷赶到南昌去看望她。村民望着方本花那副样子,抹着眼泪说:“方书记,我们松坑村需要你,你不能走!你走了,我们村以后怎么办啊!”说着大伙哭了,方本花也哭了。

在此后住院的日子里,方本花虽身在病房,心里却惦念着山沟里的1500多群众,惦记着坪源陂的工程建设。她每天都要给村里打电话,了解施工进程。她丈夫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把她的手机藏了起来,方本花就利用丈夫去打饭的空隙,千方百计与村里取得联系。可以说,她没有一天是安心住院的。

4月10日后,方本花病情开始恶化,经常处于昏迷状态,可她担心的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她曾经向群众许诺的三件事,即:修路、筑陂、建桥。这三件事,前两件已经办成了,但建坪源桥还没有实现,她无法向松坑村的父老乡亲交待。

在采访结束的时候,我们心里有一种难以诉说的感情。觉得方本花也很平凡,很普通,平凡得和普通村民一模一样;她很可敬,又很可贵,耳闻目睹她所做过的一切,没有丝毫的造作和夸张。她没有想出名,也没有想到死后有人纪念她。我们深深感到:那些生活奢侈的有钱人和村支书之间的区别,一个是为自己享乐,一个是为群众操劳。她所做的事,都是她自己认为的份内事。因此,她千方百计要把它做好。有部叫《好爹好娘》的电视剧,有句台词:好爹好娘是人民,甘做赤子报乡亲。

一个方本花太可贵了。我们有几千万共产党员,有数十万个村支部书记,如果每个党员每个支书都能像方本花那样做“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我们的事业岂不更加兴旺发达吗?

方本花走了,但一个共产党人带领群众用生命铸就对党对人民的忠诚将树立起一座不倒的丰碑,屹然耸立在这片活土之中!

猜你喜欢

村干部村民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前郭县严抓善管强保障促村干部担当作为
非暴力
驻村干部拼命干,村干部靠边站?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奇怪村子的女人
驻村干部切勿“喧宾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