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哲学的“有”“无”范畴及其演变

2004-01-07刘立夫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4期
关键词:中国哲学范畴内涵

刘立夫

摘要:中国哲学的“有”“无”范畴随着中国哲学主题的变化而分别被赋予了不同的哲学内涵,涉及到本原论、本体论、境界论等多方面的内涵。本文根据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从本原论、本体论和境界论等中国哲学的三大主题的发展过程阐释了中国哲学“有”、“无”范畴的内涵及其演变。

关键词:中国哲学;“有”“无”范畴;内涵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04)04—0414—05

猜你喜欢

中国哲学范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范畴观与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等级结构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当代新道家的三大思潮
从钱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谈中国历史研究的整体观
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定义
苏格拉底之死对中西哲学差异的阐释
木木相册
陶艺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