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对常人的死亡

2003-04-29倪友魁

全国新书目 2003年8期
关键词:病魔人生生命

倪友魁

过去我们对伟人的死,英雄的死,谈论很多。历史书上有记载,文学作品也经常出现这样的主题。但对于常人的死,我们总是过于淡漠,或者说缺乏应有的关注。毕竟,我们都是以不可替代的个体、血肉之躯在这个世界上活着。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开始关注生命的质量、心理的体验。于是,死亡的话题越来越广泛地受到了关注。从陆幼青的《死亡日记》到张小木的《父亲:对生命的最后倾诉》,我们看到了中国的文化界对死亡的关注已越来越深入。这是中国人道主义文化发展的一个见证。

关注死亡,首先关注的是人的精神。毕竟,人作为一种生命现象生活在地球上,精神的活动还是最属人的品质。不只是伟人、英雄们有精神的追求,所有有着健全心智的人都有着神圣的精神追求。《父亲:对生命的最后倾诉》中的父亲生在旧中国,参加过革命战争,退休前是军队上的一名干部。他19岁参军,有过崇高的革命理想,工作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个人的努力不可谓不用心,但反右、文化大革命,屡屡的政治运动,耽误了他最美好的人生岁月。50多岁,终于有了开明的政治环境,他觉得自己可以大有作为了,却在军队的改革中不得不提前离休了。他的一生,仿佛是刚刚开始,就面临着结束。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对社会无用的废人,"父亲"开始去打工了,他给人家看门,义务去建筑工地当小工,就是礼拜天节假日也不休息。可这一点小小的愿望他都无法充分地得到实现,他过早地患上了不治之症--肺癌。在与病魔作斗争的最后几年,"父亲"开始回望人生,悲哀地感到自己的一生无论对事业、对家庭、对同事、对朋友都欠缺得太多、太多。他对女儿说:"你们从小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我带着上一趟动物园,求过我很多次,可我却一次又一次让你们失望。……还有你妈,只知让她在家带孩子做饭,至于她心里想什么,她需要什么,我根本不清楚,也从来不问。我太对不起妻儿老小了。"70年代初他的岳父病重,两次加急电报想见女儿最后一面,考虑到岳父是地主出身,要划清界限,"父亲"把两封电报都扣下了,没有让老伴回去,而且一分钱也没有给寄过去。这件事使"父亲"的心中有了永久的负疚感。等到"父亲"无奈地呆在病床上开始感受人生的时候,他所能倾诉的只能是无尽的忏悔。本书在讲述"父亲"的心灵感受的时候,采取父与女两代人对话的方式展开,这种平民化的叙述让我们读起来,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温馨的亲情。

《父亲:对生命的最后倾诉》一书在对肉体死亡的残酷过程的描述中有着少见的深刻之处。大年三十的晚上,为了转移癌症发作的疼痛,"父亲"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不断地用手掌扇着自己的脸颊。化疗过后,得知收效甚微,"父亲"曾想过尽快结束生命,明知一点小小的感冒就会大大降低身体的抵抗力,他还是让自己干瘦的身躯长久沐浴在冷风里。但军人出身的父亲是不会轻易向病魔屈服的,他在日记中写到"我要用更多更剧烈的痛苦来迎接生命的最后冲刺"。为了不给他人增加负担,身体衰弱得不能下床了,他强撑着也要走到卫生间,自己解决大小便问题。这里没有想象,全是实实在在的真实。正因为他们都是真实地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情,才让我们看到了死亡的血淋淋的残酷面目,让我们震动。在震动中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意志的伟大。

"父亲"作为一个小人物在他所生活的大时代所经历的人生悲剧,是发生在当今中国社会中千千万万老人身上的故事。《父亲:对生命的最后倾诉》这本书第一次将普通人的这种尴尬的人生处境真实地揭示了出来,它尖锐地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关注生命,关注普通人的平凡人生。

《父亲:对生命的最后倾诉》张小木著 华艺出版社2003.1定价:18.00元

猜你喜欢

病魔人生生命
向往春天
同心战病魔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病魔无情 师生有爱
独一无二的你
珍爱自我,珍爱生命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