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创造性人才:教育的“应然”与“必然”

2001-09-15孔垂谦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1年2期
关键词:知识经济本质创造性

孔垂谦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教育界曾经开展过一次关于创新教育的讨论,世纪之交,创新教育再次成为教育界关注和探讨的焦点与热点,其影响之深远却远非上次讨论所能比拟。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最强音。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创造性人才,开发人的创造性,这既是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复归人的创造性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属性在于,人是社会实践的唯一主体,实践是人特有的生存方式。人通过实践活动能动地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从而超越于动物界,创造出一切属于人的本质特性。人既创造了人类自己,同时也创造了所有的社会关系。一切动物都有特定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生理构造和活动方式。某一物种的活动器官的特定功能就是这一物种的本能,它决定了动物的特殊本质,即它们的活动是以本能和对外部环境的被动适应为特征的。而人的实践活动的最大特点是,它是一种有目的地运用人工工具改造外部环境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人通过一定的工具使用(工具的制造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凝聚在客体中,既使自己的技能、意图物化到对象中,又改造了对象。这种在实践之中改造和占有对象的活动,明显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特征。人在实践过程中,总是处在能动、主导的地位,是自己活动的发起者和承担者,人自己主宰操纵自己的活动,是自己活动的主人。人类正是通过这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突破了自然规定的限制,突破了人体器官的生物本能的束缚,从而使人具有了超生物学意义的本质。可见,人的本质内在的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它不是简单地存在于现实、被动地反映现实,它总是不安分的,力图超出原有的存在,人类活动的这种能动性、创造性,正是人的本质之所在。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离开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行为,社会就会成为僵化不变的存在物。心理学研究以及各国资优儿童青少年培养的实践证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人的素质中最主要、最富活力和最有价值的一部分,它是人类遗传的一部分,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东西。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指出,创造性是“任何儿童都具有而大多数人长大后又会失去的。”大多数人长大后之所以会失去这种创造性,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人类后天所接受的“不良学校教育”难逃其咎。所谓“不良学校教育”,即日益远离教育本真意义的形式化教育,它包括妨碍受教育者创造性发展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正是它们不仅创造了受教育者认知结构上的缺陷,更为严重的是,抑制了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阻碍了独立个性的形成。这种学校教育培养的人只能是满足现状,唯唯诺诺,不敢创新,不思创新,不会创新。教育的这种偏失,可以也应该通过教育变革来恢复教育的本真状态——培养真正的人,具有创造性的人。通过创新来复归人的创造性,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培养创造性人才既是教育的本质与功能决定的,也是教育的生命力之所在

从本质上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入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从东方的“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记》)到西方的“教育即生长”(杜威)都触及了“培养人”这一本质。而人的发展主要有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人的社会性或社会化的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既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存在物——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实现人的社会化,使之成为社会的人,这才称得上完整意义上的人。而在实现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教育无疑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这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从这种意义上说,教育作为一种创造人的活动,创造性乃是它的一个基本属性。这正如杜威所指出的“科学家发明创造要素和教育要素之间存在着一致性。”第二,人的潜能的全面发展。它包括人的德、智、体、美和操作技能技巧等。“人人皆而有之”的创造潜力是潜能的最重要内容。马斯洛认为,人之所以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可以归人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Self-fufillment)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它的潜力得到实现的倾向”。美国纽约大学创造学家休斯·明斯教授认为:“创造力像是人的另一台心脏。虽然没有人知道创造力的源泉,但其源泉就在我们心中则是无人怀疑的。只要提供它活跃的机会,就能青春常驻地保存我们的生命。”培养人、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应提供“它活跃的机会”,着力培养人的创造性,发掘人的创造潜能。

从教育的社会功能而言,培养创造性人才也是教育的历史责任。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方面要通过传递人类已有的、世代积累的文明成果,促进入的社会化,实现人类文明的传承;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吸收各种异质文化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文化,而教育在文明的创新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教育必须通过培养不因循守旧、勇于创新和乐于创新的人,为人类创造新文化,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可以说,没有传递,文化就不可能得以传承;没有创新,也就没有文化的进步。所以教育所要培养的人,必须肩负起继承和创新双重历史责任。

此外,培养创造性人才也是教育的生命力之所在。众所周知,“适者生存”是宇宙间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普遍规律。教育能否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以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的需要,是教育自身能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条件。这正如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北大百年校庆演讲中所言:“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

三、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

人们都说,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出现无疑预示着社会生活、生产领域的一场革命。与工业经济时代相比,新时代至少有这样几种显著变化。其一,确立了知识创新在人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创新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导的、决定性的因素。社会发展和进步主要依靠新的发明、发现、研究和创造,其核心是创新。它强调劳动者的创新素质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因素。可以说,没有创新,知识经济主体便失去了生命力。其二,技术创新以非常规的方式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产品中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在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总值增长速度的贡献率已达60~80%。知识经济依靠知识为源头,通过技术创新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可以摆脱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传统经济那种按部就班的增长模式,实现跳跃式的发展。近年来美国经济增长的主源泉就是5000家软件公司,它们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亚于名列前茅的500家世界大公司。以微软为代表的软件知识产业的勃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鲜明表征。最新统计资料证实,过去3年,美国1/3的风险投资注入软件业,有力地支持了信息技术的开发。美国经济学家分析说,正是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奠定了美国经济增长的基础,而软件产品的创新,为美国的高科技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动力。其三,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目前,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一个缺乏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不仅将失去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或竞争优势,而且还将失去经济带采的机遇。因此,许多国家都把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如一直以“模仿”为主要特征的日本,曾极力主张用高投入购买美国的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线,立足于利用别国的创新知识来开发制造产品。虽然日本在工业经济时代一度奇迹般地迅速崛起,但是面临以知识和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其经济发展缺乏自身的创新机制,便失去了稳定的基础,以致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遭受巨大损失。因此,当今日本政府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已开始大力调整教育和科研政策及体制,决定告别“模仿时代”,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应用”。日本创造教育学教授提出的“要建立日本化的科学技术,实现科学技术的日本化”口号,体现了日本致力创新的决心。

显然,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支撑力量,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生生不息、兴旺发达的力量源泉。而创新能力的强弱与创造性人才的多少息息相关,在未采社会里,谁能培养出更多的创造性人才并占领科技的制高点,谁就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华民族曾经在世界历史上创造过灿烂的文明,显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智慧和卓越的创新才能。但在中国的近现代以至当代,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方面都很少能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其原因就在于中国由于特殊的政治历史原因,没有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大量创造性人才。目前,我国的科研教学人员数居世界第4位,但反映中国知识创新能力的专利指标,则居世界第39位,不及泰国、智利和斯洛伐克等国家。不难看出,创造性人才的匮乏是我国面临的严重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不仅难以在较短的时期实现真正的工业化,更难以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综合国力较量中觅得一席之地,从而错过赶超发达国家的大好时机。因此,我们可以说,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必须通过创新以培养大量的创造性人才,这既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又具有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联的特殊意义。

猜你喜欢

知识经济本质创造性
知识经济背景下优化企业法务体系问题及改进对策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评价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放缩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创新网络活动对大中型企业研发绩效动态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