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筱萸:要动真格的

2001-09-06姜苏鹏

英才 2001年8期
关键词:国家药监局假劣药品

姜苏鹏

搜索引擎,吃惊地发现,相隔不到一年,仅一个网站上关于郑筱萸的信息就从几十条扩张至几千条。如此多的关注背后,中国医药业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从向含有PPA的药品亮红牌到处方药广告被停牌,从OTC(简称非处方药)遍布大街小巷到药品法全面修订……医药业的风吹草动,无不成为社会焦点。难怪有调查显示,现在“看病吃药”已成为中国百姓除“下岗”外最为担心的事。

面对公众压力,避无可避的郑筱萸,别无选择。“更多的关注是好事,也是压力。要加倍努力,只能做好,不能做差。”

作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药监局)的一把手,最喜欢听到什么?最不喜欢听到什么?他实话实说:“最喜欢听老百姓说,监督力度加大了,药监管理部门作风好,能秉公办事。这样老百姓的用药才能最终得到安全有效的保证。最忧心的是听到我们工作作风有问题,还有假劣药品。”

国家药监局成立两年多,问他是否有过起步时初生牛犊不怕虎,做到一定程度就会患得患失的感觉?出人意料地回答:“不会,这里面有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水平能力是会不断提高的。可能开头不了解时更谨慎一点,积累一定经验之后,就要大胆地投入工作。因为目的不是做官,也就没什么患得患失。”

海草理论,是他化解问题的秘笈。“人的思想境界有高有低,如同海平面,思想问题就好比是海滩上的水草,当海平面高时,水草都淹在底下。我们针对干部可能产生的问题,提高思想境界,让那些无关痛痒的问题提不到面上。”

深奥的管理之道,简单到两个单向阀。“单向阀使流体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布置任务时,只能从上到下,反之就是踢皮球。反映问题要从下往上,反之就是发牢骚。两个单向阀处理好,管理可以做到正常化。”

喜欢书法的他,讲书法之道,听起来耐人寻味。“有一个书法家曾告诉我,学写书法先掌握好藏锋、露锋,怎么运笔。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掌握了这个规律,就不会出大问题。”

这也是为人处世之道吧?不肯放过他。他却引用朱熹的一句名言言其他:“为学贵知疑,知疑贵问师,问师可释疑,释疑则长进。知疑且善问,学成必无疑。我觉得有肯学习又不耻下问的态度就没有什么可怕的问题。”

生活中充满诱惑,悟懂了便放得下。“金钱可以买到图书,但不能买到智慧;金钱可以买到食物,但不能买到食欲;金钱可以买到床铺,但不能买到睡眠。一个人去世时,能带走的一定不是金钱,而留在世上源远流长的也不是金钱,是人的品格和精神。”

谈了太多庄重的话题,临别问他一个题外话,为什么起这么怪的名字。“没有什么学问,筱是幼竹,茱萸民间用来避邪,山萸肉可入药以扶正。只是后来确实有点意思,如今我们家只有我一人在外地工作,遍插茱萸只少我一人;萸是药名,印证了我搞来搞去,最后还是搞药。”扶正祛邪,也正是国家药监局的主攻战略。

人生有许多不可思议的事,而身陷新闻热浪中的郑筱萸,事关老百姓用药安全的问题,来龙去脉他一定要搞个水落石出。

关于新法出笼

“管理集中了,权力集中,我们坚决不能让腐败也集中。”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一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法》)将在今年12月1日替代已经实施15年之久的现行药品法。这无疑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您现在的心情如何?

郑筱萸(以下简称郑):我的心情非常复杂。第一,我们所有的监督管理可以遵循这个法律,依法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分子。第二,我们的压力要大得多。为什么这么讲?为了更好地维护人民的生命健康,需要我们监督管理的面更大,监督的力度更大,要求更高,任务也更重。这部修订法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我们监督管理部门的一种监督,明确它的法律责任。比如你负责批了一个新药,如果这个新药你批得不准确,今后有问题查出来得追究你——审批部门的法律责任。类似这些方面制约监督管理者的规定很多。

记:新《药品法》不仅增加了46个条款,而且现行药品法的60个条款中只有1条未作修改,其他条款都有不同程度的修改。修改力度之大是异乎寻常的。但同时人们也注意到国家药监局的权力与责任也加大了。比如为了简化对药品生产、经营手续的审批,由原来的二证一照,改变为由国家药监局一家许可证和工商发给的营业执照实行“一证一照”制度。权力集中了,怎样避免有可能滋生出来的权力腐败?

郑:这个事情很矛盾。权力分散,工作效率低下,大家互相扯皮;一集中,监督力度加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可能会带来另外一些问题。因此管理集中了,权力集中,我们坚决不能让腐败也集中。

我们为此设立了三道防线,避免权力的腐败。第一道防线是提高觉悟,不断进行教育,思想工作做在前面,使你不愿为;第二道防线是实行分段管理,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制约,加强制度,使你不能为;第三道防线采取比较严厉的措施,如果你违规和出现不良行为,就要受到严厉处罚,使你不敢为。

记:新《药品法》颁布后,我们采访过的省级药监局负责人,他们不无担心地讲到,也许哪一天自己不小心会成为被告。您会有这种担心吗?

郑:有了这样的压力,才会有更好的动力,这不是一件坏事。但任何事情,都不能做到100%精确,我们力求不出大事,所以把关程序比较多。出现苗头,就警惕,采取措施。我有信心在这个问题上不当被告,但是会不断有经验教训,要不断吸取、总结、改进、提高。

关于打假内幕

“曝光最大的时候,相对地要比过去安全。”

记:针对假劣药,国家药监局自成立以来每年都可以说是重拳出击。可我们看到假劣药品屡打不绝。从最新统计资料表明,去年国家药监局查处的假劣药涉案资金达到4.72亿元。给外人的感觉,好像越打打出来的资金反而越多,为什么?

郑:在打假方面要动真格的,否则打不出来。过去打面上,现在挖制假窝点,它的隐蔽性深。假药摊子不是面上摆的,如果不深究,你还是打不出来。去年打假之后我们提出五个不放过,就是开展深打:第一,假劣药的来龙去脉不查清楚不放过;第二,假劣药案涉及的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不查清楚不放过;第三,假劣药案产生的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第四,生产假劣药的犯罪分子没有得到依法惩处不放过;最后,防范措施没有制定好不放过。

我们有专门部门到市场抽查。1998年的市场抽查不合格率为11%;1999年是7%;2000年查的时候是5%,不合格率逐年下降。说明打出来的问题越多,老百姓用药越安全。

记: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曝光假劣药案子多了,是否给民众造成一种心理恐慌?

郑:我曾讲过,曝光最大的时候,应该相对地要比过去安全。关键要看老百姓用药是否越来越安全。另外在打假过程中,好的企业越来越多,我们提出的一个原则叫扶正祛邪:邪的要打掉、要继续曝光;正的要扶、要加大宣传,树立形象,要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因为监督是为了老百姓。所以这几年我们的舆论重点是要让大家引起一种危机感,对制售假劣药形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这样老百姓也增强安全感。

记:但是这几年出现一种现象,就是被假冒的企业,尤其是一些优秀企业,可能并不愿意站出来,似乎形成了“李逵怕李鬼”的局面。

郑:我们要充分理解企业的难处。企业花了多少代价搞一个产品,好不容易把市场打开,结果被人家轻而易举地仿冒了,企业受到沉重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如果我们不负责任地简单把它曝光,社会上就可能假的不买,真的也不敢买。所以我们现在有时采取关门打狗,把犯罪分子曝光,对被仿冒的企业及产品加以保护,不一定要宣传。这几年我们和企业的体会,严了以后,企业提高了管理水平,增加了竞争力,能够良好持续地发展。

关于广告误导

2003年以后,保健药品消失

记:从今年2月1日起,处方药不能在非专业媒体上发布广告,这是否符合国际惯例?

郑:这既是国际惯例,也是我国自己实践当中证明比较好的管理方法。处方药是医生来决定的,在大众媒体上宣传,只有误导。

记:那会不会影响患者的知情权?

郑:不会。医生的处方要交给病人,肯定要知情的。但是如果广告误导了以后,病人就会强调医生开这个或开那个。我们目前正在推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分类管理,还没有正式执行,有些病人看了这类广告也可能到药店去买。

记:2000年抗生素药厂家,争打电话广告,仅8月份就投入7000多万元。虽然目前抗生素类广告大多数“停牌”,但当时的影响不可低估,至少药店里还可以随便买到。然而这类药容易使人体对药产生抗耐性。这方面有什么规定?

郑:要加快分类管理,因为推行OTC就要加快遴选,通过专家把它们分类,第二批非处方药名单已经公布出来。现在的问题是分出来的怎么执行?医院怎么配合?还有一个技术问题,药店怎么能证明这个处方是医生开的,不是假的。在推行过程中我们都在研究解决。

记:什么时候能根本解决呢?

郑:国外从开始公布到真正推行一般都要10年,我认为我们至少也得二三年。这跟药店的执业药师配备有关,跟处方药的论定技术和速度也有关。

记:今年央视黄金时段广告招标中,保健品企业有5家夺标,成为继酒类企业后新的亮点。而从今年起,将逐步取消保健药品概念。这两件事联系起来,您怎么看?

郑:过去我们的药品分两类:治疗药和保健药。治疗药一般审评比较严,保健药审评比较松。这种情况造成有些保健药品质量疗效确实有不少问题,有些根本就是食品。还有一部分就是药品,企业为了走捷径尽快上市,就走保健药类审批的捷径,所以我们局针对这种情况,果断决定,停止各地审批保健药品。

整顿过去已经批的4000多种保健药品,我们已经制定了办法,二三年内整顿完毕。是食品的转到食品去,是药品的按药品申报。第一期整顿初审在省里面进行,已经砍掉一半,剩下的2000多种我们正在进行深入的技术审评。我们准备在2003年底整顿完毕。

保健药品开发时间短,投入成本低,得到的回报比较高。只要广告做得多,销售量就很大。目前的保健药品中,较普遍存在夸大效果等问题。现在我们已开始全面清理整顿广告宣传中的问题,在保健药品整顿结束前先把广告整顿好。

关于虚高药价

医药分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记:您虽然是国家药监局局长,但生活中您是一个普通人,您也要看病吃药。作为普通人,您满意现在市场上的药价吗?

郑:很不满意,药价过高。

记:您觉得降价空间有多大?

郑:这个很难说。有记者曾问我降价30%行不行,我说没问题。我这么讲,可能生产企业要骂我,流通企业要骂我,我也搞过企业,当然利润越高越好。但我讲降低价格要降谁的?生产企业适当的利润要保证,流通企业的合法利益要保证,降价让利的部分要让老百姓得到好处。我们砍掉的是谁的利益?是中间盘剥的,不正当购销行为所拿走的那一块。中间环节越来越多,回扣越来越高,企业利润根本得不到保证,国家负担、老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因此中间环节要越少越好,回扣要坚决取缔。

记:有一种观点认为,只有医药分家,虚高定价才能彻底解决,您这样认为吗?

郑:医药公开是一个措施,这是国际上都在探讨的。如果医生的处方权跟卖药的利益结合起来,一些医生把握不正的话,实际上会产生权钱交易。所以医药要分家,但这个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还要多种环节努力才能真正使药价挤掉“水分”。

记:药价问题归国家计委价格司管,药价“挤水”,作为国家药监局能做些什么呢?

郑:只要为老百姓着想,办法很多。比如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鼓励国内新药、中药的开发,以及批那些疗效好、价格低的药品上市。

关于国际接轨

门开着,但门槛在不断提高

记:我们看到一个数字,说目前6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绝大多数不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MP)认证,如果大多数不符合,GMP认证标准是否降低?

郑:GMP认证是国际上通行的,发达国家积极采用的,世界卫生组织早就要求发展中国家要这样,而且经我们实践证明这也是提高企业素质,提高药品安全有效的保证程度非常好的管理措施。但是这个措施要求条件比较高,因此采用什么政策很重要。如果光说不动,我们的企业就没有动力和压力。有人把GMP说成是Give Money Please,就是花钱工程的意思。因为搞GMP要投钱,而且需要时间,需要相应的管理、技术要求。所以如果我们提出不切实际的政策,比如要求今年底企业全部达到GMP认证,看来标准很高,要求很严,实际上大家都达不到,结果适得其反,对所有的企业都没有压力。

我们根据国情采取适合的办法:第一是标准,像个别比美国还高的标准,我们修改了。第二是制定规划分级限期达标,这是强制性的,达不到标准关门停产。分轻重缓急、分阶段达到GMP,比如规定青霉素粉针剂和大输液在2000年底以前必须达到GMP认证,有300多家没达到关门停产。像小针剂我们规定2002年底达到认证,达不到被淘汰。我们给企业准备和实施的时间。通过这样的筛选淘汰后,整体水平提高,低水平重复生产得到遏制。当然已通过GMP认证的,还要追踪检查,有违反规定不合格的取消执照。我们想若干年后,等企业有一定条件的时候,再提高标准,再进行新一轮筛选,不行的还要关门。

整个国家治理低水平重复手段很多,作为监督管理部门是依据标准,即门槛。我们的门开着,你跳得过,就进来;跳不过没办法。你跳过以后,我们可能还不断提高门槛,以此来筛选。

记:2000年医药业最富轰动效应的事件就是含PPA成分的药品被禁,为什么PPA会被炒作得如此厉害?以后国家药监局是否还会对外公布类似事情?

郑:确实SDA(国家药监局)成立以后,大家非常关注SDA的每一个动作,这是大家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也说明药品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含PPA成分药品被禁这是SDA成立以后,第一次对外公布。其实这是药品监督的一个环节,一项正常工作,对此媒体也不要过分炒作它,要有平常心。

任何一个药品都是经过比较严格的筛选之后投放市场的,但是任何程度的严格都是相对的,因为一个药品到底有多少不良反应,需要时间和人群来考验。药品上市后实际上是扩大人群的临床检验,所以我们对上市后的药品要继续进行跟踪监测,看它有什么新的不良反应,保留必要时对其再评价的决定权。我们继续跟踪追查,这个过程叫不良反应监测和药品再评价。这是一个平常的事,今后我们还会公布。我们希望今后的不良反应问题,企业自身能做再评价,自己调整产业结构。

记:中国制药企业生产的西药品种有相当多的品种是仿制的,加入WTO后,中国制药企业是否面临生存的危机?

郑:不至于严重到这个程度。因为中国在1993年1月1日开始实行药品专利法,就是国外的新药都可以到中国注册专利,受到保护。我们企业目前仿制的都是过了专利保护期的。当然今后要仿制专利期内的新药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没有自主开发新药,那么你只能花钱买技术、买产品,要么与人家合作,这个代价是相当大的。所以这就迫使我们企业加大投入,进行自主开发。

我认为我们中国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中药,取材方便,疗效独特,价格便宜。现在大家崇尚回归自然,吃中药的人越来越多。加入WTO后,是否对中国医药业冲击得很厉害?我想不至于,但这个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得有自己的创制,光靠仿制是不行的。

记:全球最大的25家跨国制药公司,在中国运作的有20家,有人预言5年之内,中国市场会被这些公司所操纵,您怎么看?

郑:我估计不会,但警惕性要提高。我们的企业要增强自己的实力,这个实力不光是经济实力,人才实力和管理实力也要增强。还有我们目前大的、强的制药企业太少,销售规模大的品种更少,这是一个问题。为什么国际上一些企业搞联合兼并,抓一些拳头产品,就是把规模搞上来。没有规模经济,就没有规模效益,就没有竞争实力。

记: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入WTO后真正的冲击可能首先不是产业,而是管理模式?

郑:如果说企业受到冲击的话,可能比较多的是商业,商业有资金、有管理就行了。现在国外管理好,资金多,而我们的零售店不像样,再不搞连锁,不改造很难抗衡。但相对于整体来说,冲击最多的是我们政府管理部门。政府管理部门用什么方式来管理,怎样适应WTO规则,我们在遵守规则的同时,还要支持和保护好民族工业的发展。因此管理部门,包括管理人员的观念和管理模式都要发生转变。

猜你喜欢

国家药监局假劣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国家药监局批准七蕊胃舒胶囊上市
国家药监局公布2022年医疗器械监管重点工作
国家药监局公布2022年医疗器械注册管理重点工作
国家药监局关于7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
假劣疫苗罚款额度“步步高”是一种进步
假劣疫苗罚款额度“步步高”是一种进步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