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飞蓝天鹰阵

2001-06-07

航空知识 2001年4期
关键词:战鹰航校团长

少 英

1983年5月的一天,春光明媚,空气清新。坐落在祖国南方某城市的空军某航空学校在一片郁郁葱葱中,显得生气勃勃。

下午2时,航校礼堂座无虚席,官兵们军容整齐,静待会议开始。大家知道,航校新的领导班子马上就要集体亮相。掌声起处,一队军官走上主席台。有人惊讶地发现,航校三团团长邹德玉坐在了中间位置。“中央军委命令:任命……第三训练团团长邹德玉为该学校校长。”话音未落,台下已如微风吹过水面般发出轻微骚动,大家急于想领略这位早闻其名却未曾晤面的新校长的风采。邹德玉站起身来,这位中等身材、目光炯炯的中年人,上午刚刚参加完三团飞行学员的毕业典礼,就直飞校部上任来了。

“同志们……”邹德玉的讲话简短有力而又充满信心,浑厚的男中音传递到每一个军人的耳膜。端坐台下的年轻飞行学员们心中一阵激动,张张年轻的面孔在绿色的基调中被红色的领章帽徽映衬得格外生动,官兵们用期待的眼睛注视着新任校长邹德玉,都在心里暗暗地说:航校新的一天开始了!

(一)

邹德玉是从三团团长的位置,直接升任空军某航校校长(正师职)的,而此时他任团长的时间,还不到两年。这种戏剧性的职务升迁,也许要从他在三团骄人的训练业绩中寻找原因。

三团是个有光荣历史的部队,它的名声可以追溯到第一任团长、空军著名战斗英雄刘玉堤。但此后起起落落,到邹德玉已是第九任。邹德玉上任当团长后,重塑了三团的辉煌。

众所周知,飞行免不了发生危险。在邹德玉接任团长前不久,三团接连发生了3起严重的飞行事故。连续的停飞整顿和事故本身带来的沉重打击,使这个团的飞行训练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折。邹德玉知道,在这个时候,需要有人站出来稳定军心和鼓舞士气。于是他勇敢地站了出来。在接下来的飞行训练中,三团从低难度科目开始,稳扎稳打,循序渐进,逐渐进入了良好状态。为确保飞行安全,对每一个新科目的飞行,邹德玉团长总是第一个驾机上天。

10月的一天,三团将要进行难度科目的训练。这天的气象条件并不十分理想,阳光躲在云后若隐若现。邹德玉率先跨上自己喜爱的战鹰冲上蓝天,他动作流畅,干脆利索地先作了两个跟斗,稍稍适应了一下,然后拉起机头,银色的战鹰以60度仰角如利箭般直刺苍穹,紧接着在10000米高空一个倒扣,飞机进入螺旋。这是一个高难度动作,是衡量飞行员技术水平的标志之一。飞机在此时处于失速状态,头朝下尾朝上,旋转着如一片落叶,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扑向大地。官兵们紧张地注视着邹德玉的飞机,只见他驾驶着飞机越转越快,越落越快,突然在距地面3000米处顺利改出,飞机划过一道漂亮的弧线,官兵们不禁为自己的团长鼓起掌来。就在他们以为邹团长可能马上要安全着陆时,飞机再次拉至万米高度,刷地一个翻身,进入了反螺旋。人们的心又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飞行员们都知道,反螺旋是飞行训练难度科目中的王冠,能完成这一科目的飞行员屈指可数。它的难度,不仅在于飞机处于倒飞状态时本身难以达到的物理性能,还在于飞行员在反螺旋状态下,头部急速充血,飞行员本身处于生理机能严重不适应的状态。然而,艺高人胆大。邹德玉在10多秒的时间里驾驶飞机陀螺般盘旋了3圈后,再次顺利改出,然后一个潇洒转弯,飞机对准跑道,飘然降落。官兵们都惊呆了,然后是一片欢呼。

从这以后,每个飞行日,指挥员第一个上天就成了三团的一个惯例。邹德玉和三团也开始步步走向辉煌。他以大胆泼辣的作风,严格组织每一次飞行训练,使训练任务在沿海较为复杂的气象条件下得到高标准的完成;他组织的飞行教员低气象课目训练,开创了中国空军航校飞行史上的先河;三团训练出的飞行员很快受到部队欢迎,一些部队甚至点名要三团的飞行学员;空军组织航校教员战斗课目集训班,把任务交给了三团,这是空军航校的飞行训练尖子第一次集中切磋“武艺”,邹德玉被指定担任集训队队长。

1983年初,航校领导班子调整,邹德玉作为副校长人选列入党委的报告方案。但这个方案不久被空军否决,空军指出:这一方案不符合中高级干部年轻化、知识化的时代要求。在接下来的复议中,老校长邹承鑫提出了三团团长邹德玉直接升任校长的大胆建议,老校长说:“邹德玉只有41岁,曾在空军最高学府空军学院(现空军指挥学院)深造过,理论功底好,技术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在他的带领下,近年来三团的飞行训练成绩在空军是一流的,这是一个难得的将才呀!”老校长的建议在成为党委决议上报后,很快得到空军的批准。随着任职命令的下达,邹德玉,这位中国空军年轻的航校校长,走上了他军旅生涯的新台阶。

(二)

1984年初夏的一天,天气阴。上午8点,邹德玉来到机场检查飞行训练。此时,正是航校驻地的多雨季节,天气变化无常。8:30,飞行尚未开始,天上已飘起零星小雨。还飞吗?组织飞行的一位副团长转眼看了看坐在塔台上的邹德玉校长,邹目不斜视,面沉似水。副团长心想:飞,技术上是可以的,但天气条件复杂了一点,从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考虑,不如取消今天的飞行计划。他转身再看邹校长依然不动声色,一副安心等着看飞行的样子。邹德玉的脾气他是知道的,不敢贸然提出取消飞行计划,便和带飞教员商议,在征求气象部门意见后,他终于下达了开飞命令。飞行结果,正如邹德玉预期的,任务完成得很顺利。邹德玉深知严格训练与掌握天气的辩证法,严格训练不是不讲科学地蛮干,掌握天气规律不等于害怕困难,逃避风险。训练科目结束后,邹德玉握着一脸汗水的副团长的手说:“我们航校培养的飞行学员是要打仗的,不经历风风雨雨的冲击,放飞蓝天的能是真正的雄鹰吗?”

(三)

有人说:飞行员是用黄金堆起来的,此言不虚。一次飞行训练仅油料消耗就要十几吨到几十吨,一名飞行员从开始上飞机,到学完从航校毕业,国 家的花费差不多是与他体重等量的黄金。

邹德玉有他自己的“黄金观”,在他看来,每个飞行学员都像黄金一般珍贵。虽然飞行员的淘汰率是最高的,也是最无情的,正因为这样,对已经进校的学员才倍加珍贵。对报上来确定要停飞的学员,他都要亲自谈话鼓励,检查核实,并严格按标准亲自带飞帮教,并给出一定的改进时间。因此,这所航 校培养的飞行学员不但飞行技术好, 训练质量高,而且学员的淘汰率也很低。

1987年3月的一天,航空兵某师正组织夜间复杂气象飞行训练,16架国产新型强击机和教练机分成多个批次,在夜空中进行不同科目的训练。训练正酣时,天气突然大变,瞬间,大片大片的积雨云裹风挟电袭来,指挥员急令飞机返航。十余架飞机立即按指挥员的命令有秩序的降落,前面几架随即顺利着陆,随后几架也披雨沐风平安落地,当最后一架战鹰飞临机场上空时,已是风雨交加,能见度不足千米。师长汤其良清楚地知道,驾驶这架飞机的蔡建杰是一位刚从某航校毕业不久的年轻飞行员,他立即传令:灯光全部打开,作好救护准备。几乎所有的人都冲到了机场上,人们的眼睛穿过雨幕寻找夜空中银色的战鹰。能行吗?他可是一位年轻飞行员啊!这种恶劣气象条件,对蔡建杰来说也是第一次遇上,骤雨密不透风地打在驾驶舱风挡上,几乎看不见外面的任何东西,告警的红色航油指示灯表明,已没有再复飞的可能。但他并不慌乱,他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他认真检查了一遍仪表和起落架,然后呼叫:“1号,1号,98号请求降落!”正在塔台指挥的冯如生团长紧紧握住话筒,他要让自己的声音尽可能显得平静:“98号可以着陆!”转眼间,有人发现了跑道尽头的一个白色亮点。蔡建杰觉察到了一声轻微的撞击,是飞机落上了跑道。随即无数双眼睛清楚地看见了从机尾绽放出的白色伞花。

成功了!当战鹰在停机坪上稳稳地停住后,人们兴奋地拥上去和蔡建杰拥抱在一起。师团领导紧绷着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冯团长兴奋地抓住蔡建杰的胳膊,一记老拳结结实实地打在他湿漉漉的飞行服上,“臭小子,好样的,我要给你请功!”师长汤其良大手一挥:“走,喝啤酒去,我请客!”

在担任了长达7年航空学校校长、飞行学院院长(1986年12月,某航校改为空军某飞行学院,邹德玉任院长)后, 1990年7月,邹德玉以出色的工作成绩和良好的领导素质走上了军旅人生的辉煌阶段——将军之路。从训练团长到航校校长、飞行学院院长,邹德玉为人民空军培养了近2000名飞行员,这些飞行员有的已成为航空兵部队的团长、师长,甚至将军。

2000年初春,邹德玉将军退休离开了领导岗位,然而,将军仍时时关心着空军的建设。与他交谈不难发现,他津津乐道的还是他一生衷爱的飞行事业。将军伫立窗前,沉浸在对飞行生涯的回忆中,一双明亮的眼睛扫射着澄净如洗的天空,仿佛蓝色的苍穹有他刚刚放飞的鹰阵……

责任编辑:京 爽■

猜你喜欢

战鹰航校团长
“团长”何八斤让乡亲们便利购物
战鹰听令!发动对地攻击
抗疫战鹰谱
战鹰出世 扶摇穿云上九天
守卫战鹰
国内航校建设存在的困境及前景规划研究
抢亲
中国第一航校——南苑航校
人民军队的第一所航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