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收藏市场热点的转换

2000-06-14上海:平视之

收藏 2000年9期
关键词:比价收藏者效用

上海:平视之

与股市相比,收藏市场上很少听到有关热点转换的话题。这也许同收藏热点的转换过于缓慢,以至于人们较少这方面的经验和关注有关。然而这种转换毕竟是存在的。研究这种转换的机理,不仅有利于认识和掌握这一特种市场的运行规律,从而为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而且也有利于收藏者准确地选择收藏的时机和品种,以提高收藏的效益。由于收藏是一项集高雅文化与家庭投资为一体的特殊行为,因而涉及收藏热点转换的因素也很多。本文将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

一、收藏者的市场行为方式

所谓收藏者的市场行为方式,指的是收藏者为了更好地实现收藏的目的,在资源约束所许可的范围内对有关藏品所 做出的市场决策及相关行为。这是理解收藏市场种种现象的基础,也是研究热点转换机制的出发点。

收藏的目的因人而异,但是从根本上讲却不外乎达到某种心理上的满足。收藏可从三方面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 第一是满足怀旧的需要。作为过去年代的“化石”,各种藏品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起到留住时光、再现过去的作用。借助于此,人们便可满足或释放自己的思旧之情。一般而言,年代越是久远或越是特殊的藏品,所能给予人们的这种满足就越大。第二是满足学术研究的需要。无论哪个年代的产品,总是记录着当时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智慧。由于各个领域的专业技术和知识均有其历史继承性、研究过去可以启迪今天和未来,因而今日的收藏大军中总不乏各行业的专家学者。一般来说,藏品的内容和结构越是精巧,其学术价值就越大,也就越能满足今人学术研究的需要。第三是满足人们玩赏的需要。从实际情况看,绝大多数收藏品都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绝大多数收藏者对于藏品的选择也带有可供玩赏的要求。饱尝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力、强刺激之苦的人们,每当忙里偷闲、凝视和抚摸那些记录着岁月沧桑的文物时,一种宁静、淡泊的审美快意便会油然而生,这是一种愉悦精神的妙不可言的享受。

从上述分析中可进一步归纳出收藏品效用所具有的几个特征: 首先,它们均源于收藏者的主观感受。尽管今天制造的刀具比起出土的青铜剑器要明亮、锋利和精致得多,但收藏者仍会觉得那布满铜锈、刀口残缺、造型粗朴的旧物要诱人得多。其次,上述3种效用的内容虽不同,但其最终效果都可归结为给予人们的满足程度。因此其相互之间就有了可比性和可替代性。比如年代较晚而制作精巧的文物比之年代虽早却制作粗糙的同类,往往更能赢得收藏者的青睐。这反映出藏品的年份价值与学术及欣赏价值之间的可替代性。这种可替代性理论可用来解释收藏界长期存在的一个疑惑: 为什么“清三代”(即清朝康、雍、乾三个年代)的瓷器会比以前朝代的同类更卖钱。最后,前述3种效用都服从效用递减的规律,即同样的藏品数量越多,给收藏者带来的满足感就越小。这反映了“物以稀为贵”的社会心理特征。

收藏者自然希望获得最满意的收藏品种及收藏规模,但这种愿望的实现程度却受制于收藏者所拥有的资源量,即可用于收藏的资金、知识和精力。由于每个收藏者拥有的这些资源都是有限的,因而收藏者对于收藏品种及规模的选择就只能在自有资源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正是这种资源的有限性鞭策着收藏者去精心选择,以求用既定的资源获得效用更大的藏品,或者说对于既定的藏品力图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取。这就是典型的收藏者市场行为模式。

二、收藏品市场上的价格及比价关系

收藏者力图以最小支出获取既定目标的企图,在市场上将受到供给方的有力制约。藏品的市场价格总是供求双方合力的结果。

在市场上,藏品的供给方会以自己的供给成本为底线来出价。而需求方则会在可自由支配收入所许可的范围内,根据该藏品给予自己的满足程度或对自己的重要程度来考虑还价。有些藏品尽管有不低的供给成本和供方叫价,但由于需方对其评价太低,因而不得不退出市场供给。而继续留在供方阵营中的总是那些供给成本小于或等于需方出价的藏品。由此而形成的成交价既反映了藏品的价值(即供给成本),也反映了需方对其效用的认可程度。

上述供求双方经讨价还价最终达成妥协的过程会发生在市场上的每一件藏品上,由此不但形成了每件藏品的市场价格,而且也会形成各种藏品之间的价格比例关系。这种比价关系是市场供求双方自发地追求本身效益最大化行为的结果,既反映了留在供给阵营内的各种藏品之间的价值或供给成本比例,也反映了需方对于各种藏品效用大小的比较和认可。这种比价关系按不同的角度可分为几类:

1.在同一制作者的作品中,会形成该作者不同年龄段之间、不同题材之间、不同风格之间的作品的比价关系。

2.对于同类藏品而言,又可分为同一时代不同作者之间的作品比价和不同年代不同作者之间的作品比价。其中,同年代不同作者的作品中又可细分为同一档次作者之间的作品比价和不同档次作者之间的作品比价关系。

3.在不同的藏品之间也会形成一定的比价关系,比如字画与陶瓷之间、邮票同纪念币之间等等。

上述种种比价关系是市场上无数次交换的产物,反映了市场在对各种藏品的评价上所取得的共识,因此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这种评价毕竟具有主观感受的成分。一旦人们的评价角度或评价标准随社会意识的变化而改变时,各种藏品的效用就可能被重新“打分”: 有些长期遭冷遇的藏品可能会时来运转,而有些过去的市场宠儿则可能成为明日黄花。此时,力图以等量代价获取最大效用的投资理念会驱策投资者重新选择收藏对象,由此而开始了一轮破坏旧的比价关系,建立新的比价关系的过程。

三、原热点的排斥效应与新热点的产生

在原有的比价体系中,处于最高位的往往是已有的热点板块。持续的高价格必然会带来相应的市场效应。

第一,在高价格的诱引下,这类藏品的市场供给会持续出现。尽管这类作品的作者多已作古,不可能再有新作问世,但是他们的生前旧作原分布在不同的收藏者手里,愿意出让的收藏者随作品市价的走高而逐渐出现。由于原收藏者对于这类藏品的效用评价及收藏成本可能各不相同,因而愿意转让的价格也就不同。当藏品价格随着市场走红而不断攀升时,愿意出让的原藏者就会逐个出现,从而造成了这类作品在市场上持久不断的亮相。根据前述效用递减的原则,这类作品带给收藏界的新鲜感和满足感会逐渐减弱,表现为人们对这类作品渐渐习以为常,甚至产生了喜新厌旧的倾向。这种情况的日积月累必然会逐渐修正并降低人们对于这类作品的评价,从而为日后旧热点的“让贤”埋下了伏笔。

第二,虽然原热点的价格会逐渐走高,作品会持续应市,但其作品的流通量却会逐渐减少。由于这类藏品的价格过高,因而购入者往往是那些商贾巨富。他们不但没有财务方面的担忧,而且多数颇具眼力,深知这类作品的历史价值,因而一旦收进则长期藏有,致使这类精品的市场返回率极低。加上这类作品因为作者已作古本来存世量就有限,因此市场上的可流通量会越来越小。对于大多数收藏者而言,虽有幸可亲睹这类藏品在拍卖场上再创价格新高的激动场面,却无缘成为它们的收藏者。流通量的日益萎缩最终会削弱市场热点须有的群众基础。当藏品到了曲高和寡之时,其艺术水准及历史价值固然依然存在,但要继续成为市场追捧的热点却也越来越难了。

第三,最糟糕的是,原热点价格的持续走高必然会引发赝品的应市。赝品有粗精之分。粗糙的赝品较易识别,危害亦小。而精致的赝品、或称“高仿”,由于制作手段高明,效果几可乱真。“高仿”虽也具备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但毕竟不是大多数收藏者想要的真品。由于收藏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一旦发现收进的是假货必会令人十分沮丧。因此“高仿”随真品价格走高而出现会有力地威胁收藏者,并由此而吓退部分追逐原热点的资金,起到了拆原热点“台脚”的作用。

第四,原热点价位的持续走高,会拉开与原属同一档次、现却原地徘徊、甚至地位日下的藏品之间的差价。后者的效用—价格之比会相对提高。对于力求收藏效益的收藏者来说,这种差价意味着:继续追逐高价热点的效益将逐渐下降,而被低估的板块则相对有利可图。

高价热点的上述市场效应,客观上会对周围的“热线”产生排斥效应,从而一方面使自己只剩下为数不多的“至死不渝”的追求者,另一方面则为新热点的生成创造了资金及人气方面的条件。然而新热点何时才能形成,还取决于现实中何时才产生具有热点资格的“候选人”。一般而言,作为热点的藏品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必须比原热点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并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能让大多数人一看就动心或产生共鸣的作品,一定是反映了各阶层人们内心深处共有的审美观或共同的需求。创造这类作品的大师往往超越世俗偏见,具有极高的人品,直达人类本质的思想境界。

第二,能获得权威界较为一致的认可。新热点固然要符合多数人的审美情趣,但同时一定要具备较高的艺术或技术水准,并应获得该领域包括专家、鉴定家、资深收藏家在内的权威人士的基本首肯。这些权威较为一致的意见会有效地影响大众的评价,资深收藏家的率先收藏也会有力地影响收藏的倾向,从而成为新热点产生所必不可少的“催化剂”。

第三,新热点藏品应具备适当的可流通量或存世量。虽然从理论上讲,存量越少的精品,其价格上升的空间也越大。然而存量过少会造成两个问题:一是不易被人发现。有些作品功夫颇深,但因数量太少,影响太小,以至长期被人忽视;二是难以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需求。存量太少,介入“追捧”的资金亦少,结果也难成气候。相反,如果存量相对充裕,就可能吸引大量的资金入围。人气一旺,影响就大,这又会反过来吸引更多的追逐资金。结果,与需求相比,本来相对充裕的供给反而会显得不足。由此奠定了价格持续走高所必需的坚实基础。

第四,新热点多处于原被低估的地位,因此其价格往往较低。一旦其价值被市场所发现,不但财力一般的人可介入购藏,而且日后“看涨”的空间也相当大,从而保证了热点不至于昙花一现,而是开始具备了“可持续性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由于上述条件的形成均需假以时日,而非一蹴而至的,因此如果符合条件者出自于已负一定名气的艺术家之手,新热点的出世就较快;如果是出自于影响较小或完全属于新人的艺术家之手,那么就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时间来等待行家和广大收藏者的认可了。

猜你喜欢

比价收藏者效用
月光的收藏者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古玉的传统方法与科学技术鉴定的优劣势比较
《伊犁河流域厄鲁特人民间所藏托忒文文献汇集》古籍收藏者索引
公式调整法和基准比价法结合的PPP项目调价研究
国际能源比价分析
纳米硫酸钡及其对聚合物的改性效用
比价的江湖
几种常见叶面肥在大蒜田效用试验
玉米田不同控释肥料效用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