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遇见了一个罂粟花般的女人

2000-06-14○晓

现代家庭 2000年2期
关键词:帐户毒瘾戒毒

○晓 明

一、幸运男孩

1993年10月,21岁的周琼涛进入上海某证券公司工作,人人都觉得他是一个幸运儿,由于亲友的介绍,仅有高中毕业文凭的他,被委以柜台委托员的重任,要知道,当初有多少本科毕业生在竞争这一职位。本来就喜欢炒股的他,十分满意自己的工作。他工作起来认真、仔细,对客户也非常热情、周到,公司上下都对他有好感。

工作间隙,他利用自己信息多、操作直接的优势,帮亲戚朋友炒股或提供咨询,在他的帮助下,亲友们的股金不断增加,因此,他们纷纷把自己的资金帐户设在他所在的证券公司。双休日,他也是亲友家中最受欢迎的客人。他有一个姓夏的朋友,家中兄妹5个,可夏的父亲常常拉着周的手对别人说:“这是我们家老六!”

周琼涛有一个文静秀丽的女友,也在金融行业工作,双方的收入都很可观,他的父母早就盘算好,一旦时机成熟就为他们操办喜事。

在遇上那个“她”以前,周琼涛一直是个普通而快乐的上海男孩。

然而,不久,周琼涛的命运发生了大逆转,1999年4月,他被逮捕。据侦查,从1997年6月至1998年12月,周琼涛利用操作便利,通过盗卖股民股票,将近90万元的资金用于吸毒和挥霍。而且,被他盗卖股票的股民中,很多是他的亲朋好友,夏氏父子就是其中之一。消息传来,周琼涛的父母、亲友、同事都感到非常震惊。他们很难相信,那个热情开朗的小伙子会做出这样的事。只有周琼涛自己明白,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她——一个罂粟花般美丽而危险的女人。

二、她很特别,她很危险

1997年1月,朋友托周琼涛照应一位来上海发展的湖南姑娘——年方22岁的陈蓉。初次见面,周琼涛屏住了呼吸,不仅仅是为陈蓉那娇美的容貌、动人的体态,最打动他的是她的眼睛:清冷幽深,时而流光溢彩,时而若有所失,显得楚楚动人。也许就在那一刻,周琼涛已决定尽自己的所能来帮助这个很特别的湖南妹子。

周琼涛把自己的房子让给陈蓉住,自己则在外租房子。他经常打电话嘘寒问暖,俨然以大哥的身份出现。交往中,他得知陈蓉毕业于湖南常德的戏曲学校,并在歌舞团担任过歌舞演员。这段舞台经历又为陈蓉平添了一份迷人的传奇色彩,她的一切象一块磁深深地吸引着他。

春节前,陈蓉打来电话,说那房子被火烧了,周琼涛多年的心血化为灰烬。他问她火灾的起因,她只轻描淡写地说:“我躺在床上吸烟,不知怎么就着火了,把我吓坏了!”

周琼涛那规矩谨慎的习惯思维悄悄告诉他:这女人根本不讲理,太危险!但他胸中涌动的爱怜的火焰已经不容他说一句责怪的话,他反而一叠声地安慰她。

春节来临,陈蓉回到了老家湖南常德。她的离去令他颇有失落感。虽说远隔千里,难以面叙,可他经常与她保持“电话热线”。春节过后,他找不到陈蓉了,家人说她外出了,周琼涛怅然若失。

三、堕落的游戏

不久后的一天,周琼涛意外地接到一个电话,对方不是他朝思暮想的陈蓉,而是她的母亲。一番寒暄,陈母提出借钱,说有急用。非亲非故,为什么开口借钱,在周一再追问下,陈母无奈道出原委。原来,春节后,陈蓉因吸毒被当地公安部门强行戒毒,身陷囹圄的她,危难中想到了远在千里、对她情有独钟的周琼滔,便求母亲向周求助,保她出来。陈母还告诉他,陈蓉已有多年的吸毒史,身体很不好:“她长得美,个性强,我们那地方乱得很,她被坏人骗着吸上了毒,怎么办呢?”

周琼涛原以为自己会很厌恶吸毒的人,但那个吸毒者是美丽的陈蓉……,他的心里有温柔的怜悯,他甚至为陈蓉的遭遇流下了辛酸的眼泪,他向陈母建议,让陈蓉到上海来,离开吸毒的环境,也许可以振作一些。“我会照顾她,替她找工作。”

1997年5月的,陈蓉重回上海,周琼涛把她接到自己装修一新的房子里。从这天起,两人开始同居。为博得陈蓉的欢心,他疏远相恋已久的女友。

陈蓉初到上海时,周琼涛特意买了1千多元的戒毒药供她戒毒,但她并不领情,趁周琼涛不在家的时候,她把戒毒药扔了,然后四处打听,不出几日,居然买到了毒品,又开始吸食。周琼涛发觉后,不让她出门。当毒瘾发作时,陈蓉高声尖叫、用头撞墙,景象凄惨。周对此束手无策,只能力劝她戒毒,陈蓉很不耐烦:“你说得容易,你没有吸过不知道,吸了毒是戒不了的,不信你试试!”

见周琼涛还不服软,她使出了杀手锏:“你让我走,就凭我,走到哪儿找不到愿意给钱的男人!”

周琼涛下了狠心:“试就试,只要有毅力,不可能戒不了毒!”天真的他想给陈蓉作一个戒毒的榜样,于是,两人开始一起吸毒。周自以为年龄比陈蓉大,很成熟,能够照顾陈,并帮助她离开毒品。但陈蓉很快操纵了他。不知不觉中,他已成了她吸毒挥霍的工具。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无论周琼涛的父母还是朋友,都看出陈蓉“不一般”,都极力劝说他离开她,但执迷不悟的他却充耳不闻,而当他明白陈蓉并不爱他时,已经难以回头了。

起先,周琼涛想控制陈蓉买毒品的费用,他把钱藏起来。但陈蓉很快就会找到藏钱的地方,等他回到家的时候,就会看到桌上扔着肮脏的吸毒用具。其实,从开始吸毒起,周琼涛就一直在作戒毒的努力。然而,一次次戒毒,又一次次开戒,经常是戒了几天后,在意志最薄弱的时候,只要陈蓉在耳边说一声“我们再买一点吸吧”,他就会不由自主地掏出钱。后来,陈蓉三番五次地要离开他,他还是一次次求她不要走,因为无论在感情上还是毒瘾上,他已完全依赖她了。

吸毒与错爱,对周琼涛来说,是一场不断下坠的噩梦。

四、无爱的歧途

开始盗卖股票时,周琼涛还天真地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戒掉毒瘾,总有一天能还清股金。他曾经用倒卖的资金炒股,结果又亏了20多万。提出的资金还不出,精神上的压力特别大,这种压力也导致了他对毒品的进一步依赖。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因为吸毒,他由一个健壮的青年变成一个骨瘦如柴的瘾君子。一次,公司里一个卫校毕业的女同事开玩笑地对他说:“周琼涛,你的样子活像一个鸦片鬼。”言者无意,周琼涛听了却心惊肉跳。

周琼涛在证券公司工作,月收入3千元左右,本来他的生活比较充裕。但,吸毒的费用是一个无底洞,不到2个月,他的积蓄就已告罄。他们证券公司有内部工作人员可以担保买卖股票和提款的惯例,这个惯例给了他一个“启示”:何不从他人的资金帐户里提款以应急。1997年6月,他第选中了好朋友徐某的股票,在此后的2个月里,徐某帐户中的4000股职工股被他抛售一空,共提了4万元多现金。接着,他又把目标移到视他如儿子一般的长辈夏某身上。当时,夏某有许多股票被套牢,周琼涛估计他不会动这些股票,就在没有钱买海洛因的时候,将这些股票抛掉一点。从1997年8月至10月间,他从夏某帐户中共提取现金6万多元。

为了确保不被发现,周琼涛每一次都选择别人套牢的股票抛售。到1998年5月,熟人的股票已被他卖得差不多了。这时,他偶尔发现一对姓曹的老夫妇手中有大量的债券和股票,他欣喜若狂,从1998年6月起,他多次盗卖这对老夫妇帐户中的股票,先后提取现金达60多万。

转眼到了1998年11月底,眼看自己用掉的钱再也没有能力还清,周琼涛越来越害怕,他选择了一条路——逃。在逃走之前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把从老夫妇帐户中盗卖股票的钱,划到亲友的帐户上,补上一部分过去被他盗卖的股票,想以此来弥补他心理上的愧疚。然后,他又从其他股民的帐户上提取了11万元现金,匆匆离去。

1999年2月8日,怀揣着16万元钱,他和陈蓉一起逃回湖南常德。由于毒瘾太大,两人不敢坐火车,而是用3千多元包出租车,花了两天的时间到达常德。他们住在宾馆里,对陈蓉的家人谎称是出差。此时此刻,周琼涛依然幻想能戒毒,然后远走高飞,他们请了好几个私人医生帮助戒毒。但是,陈蓉一边戒毒,一边又买上了毒品。无奈之下,周琼涛只能放弃戒毒,随波逐流。

在常德的2个月中,周琼涛一直生活在恐惧和悔恨中,春节联欢晚会那天,当听到一个女歌手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时,他想到自己年迈的父母,禁不住失声痛哭。

2个月过去了,挥霍加吸毒,周琼涛手上的钱只剩下2万多元了。此时的他已走投无路,所以当公安人员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反而觉得这是一年多来第一次感到的轻松和平静。他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

她——可怕的过去

无论是在相处、逃亡、甚至在监狱里,周琼涛从来没有责怪过陈蓉。她虽然任性地利用他,从没有爱过他,但在他的眼里,她是一个为毒所害的迷途羔羊。他心疼她、牵挂她,深怕她受牵连。有一次,公安人员告诉他,陈蓉在签口供的时候,因为犯毒瘾手不停地颤抖,周连连摇头叹道:“她的身体不行了,离开毒品就活不了几年了。”当有人问起他为什么不恨陈蓉时,他总是说:“不能怪她,这一切都是我做的,她并不知情,只怪我心太软。”

然而,周琼涛并不了解这个和他一起生活了2年的女人。年轻的陈蓉有着并不年轻的过去:14岁时,她就“跟”了当地黑社会的一个“老大”,那时只要有人得罪她,“老大”就会帮她教训别人一顿。吸毒、挥霍的生活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也许就在那时,陈蓉懂得只要控制了男人,就能得到自己理想的生活。后来, “老大”因暴力犯罪被枪毙。她随即找了第二个男友,歌舞团里的一个鼓手,当时他每月走穴的收入近五、六千元,可是为供陈蓉吸毒、挥霍,他倾家荡产。他们到广东发展后,陈蓉结识了第三个男友,一个贸易商人,便毫不犹豫地离开了鼓手。商人为满足陈蓉日益加深的毒瘾,逐渐入不敷出,最后因涉嫌诈骗被判刑。她的第四任男友,是一个承包水电厂的大款,在相处的两年中,陈蓉花用了100多万元,间接导致水电厂破产后,他们分道扬镳。

当周琼涛在监狱里听到这段历史时,他仰头苦笑:“原来我已经是第五个倒霉的人,不知道还有没有第六个。”

周琼身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领导一直教育他要诚实、谨慎,而他却为一段孽缘放弃了所有的做人的准则,最终走上了不归路,其中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猜你喜欢

帐户毒瘾戒毒
断开Windows10和微软帐户链接
戒毒瘾丸对大鼠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
小说治愈毒瘾
Analysis of Strategies and Procedures Employed in Translating Literary and Non—literary Tex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t Theory
越南
浅谈戒毒康复爱心基金在戒毒康复工作中的应用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自首现象浅析
无需退出重启Windows8账户切换很简单
论自愿戒毒:法规范、定位与制度创新
从“白粉妹”到“戒毒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