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在新加坡生孩子

2000-06-14○晓

现代家庭 2000年2期
关键词:生育B超新加坡

○晓 宁

由于先生工作的关系,“嫁鸡随鸡”的我不得不身怀六甲,来到新加坡,想到将在异国他乡生孩子,我心里有些忐忑。

怎么习惯怎么来

带着上海医生开具的几张手写的B超单子,我和罗医生见了面。

罗医生是新加坡国立医院的医生,六十开外,儒雅、慈祥。我紧张地问,我的孩子怎么没有动静?我的女友们说现在该数胎动了。

罗医生笑着安慰我,没问题,胎动因人而异,你的宝宝在里面挺自得其乐呢。

我又问:新加坡这么热,我能不能吃冰的东西?罗医生笑着摇摇头,你只管吃好了。我不依不饶地问:“那么辛辣食物呢?罗医生还是说没必要忌口:“你觉得怎么吃习惯就怎么吃。”

“那么逛街呢?临产前最后一个月我是否可以继续逛街?”

“没问题,哪怕是在商店晨有了临产反应,临时叫辆车来医院也来得及,最重要的是不必打破日常生活习惯。”

这可和上海的医生、亲友们说得大不相同,在上海,孕妇的饮食禁忌层出不穷,医生也千叮咛万嘱咐:临产前要乖乖呆在家里,随时准备应付出现的“情况”……可在新加坡,医生、护士都说应该让孕妇最自然、最松弛地待产,似乎百无禁忌。不过,想到新加坡是个这么袖珍的小国家,从哪儿到医院都用不了3刻钟——难怪他们敢让待产孕妇随意逛街,所谓站着说话不腰疼啊。

“汉堡包”与“小热狗”

与西方产院强调夫妻双方必须勤去“婴儿护理培训班”不同,新加坡医生更“通达人情”。罗医生说:“那个培训班上不上没多大区别,关键在于你们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有责任感就行了。”

一句话说得我先生眉开眼笑。

之后,罗医生让我去做B超检查,我喜欢这个B超室,B超显示器高高悬挂着,有29寸彩电大小。

不一会儿,我在这“大屏幕”上看到了一个睡着的小宝宝,影像虽然有些模糊,但我还是看到了那翘翘的鼻子、浓密的头发……

罗医生问我们,想不想知道是男是女?我们急不可待的样子让他乐坏了,他像逗孩子一样地说:“小宝宝,让爸爸妈妈看看你的——”

“是汉堡包!”他突然把屏幕上的目标放大。

我一时没明白,先生已大笑起来:“我们还一直以为是‘小热狗呢!”

我这才知道我怀的是个女孩。

B超结束后,我们等了不到5分钟,护士就送来了一套完整的宝宝资料,有用电脑打印的胎位情况、精确体重,还有一张宝宝的侧面照片。

罗医生温柔地对我说,这是你的宝宝的第一张照片,好好保存它,也好好享受怀孕。

我不禁喜极而泣。

享受生孩子

后来我发现,在新加坡,“享受怀孕”、“享受生育”的概念已深入人心,准妈妈常处在众人的关怀和祝福中,可谓“万千宠爱在一身。”

一次,我无意中违反了新加坡的交通规则,还险些被车撞着,正担忧不知会遭受什么新加坡的“严刑竣法”,没想到警察和小车司机都忙不迭地安慰我,还一个劲地说我是“幸运的准妈妈”,“漂亮的小妈妈。”我心里苦笑:长着一脸的妊娠斑,挺着个大肚子,何漂亮之有?

预产期过了一周,宝宝仍无动静,罗医生建议我在下一周选个日子催产。

催产前一天,我决定做自然生产的最后努力,我和先生又是逛街,又是爬山,折腾了一下午,半夜里我终于等到了“腰痛大作”。我牢记上海医生的教诲。一定要等到疼痛剧烈而有规律时才去医院,省得“瞎忙乎”。于是,我在神圣的将为人母的精神支撑下,好歹捱到了上午8时,却已痛得呲牙咧嘴,直不起腰了。

在医院,我打完排便针,仍痛得直叫唤。听护士说,今年是“生育大年”,候产室都满员了。我这才意识到这屋里还躺着3位产妇,但为何她们就能这么沉然安详呢?难道是我自己太娇气?

我正在自责,忽听一个产妇问医生:阵痛是什么感觉?天啊,她竟不觉得有阵痛!

原来,新加坡提倡包括产妇在内的病人不必“强忍痛苦”。所以,新加坡产妇只要肚子稍有痛感,就赶紧往医院跑,而且85%以上的产妇一来医院就要求打麻药。

我顾不得母亲“千万别乱打针”的叮嘱,赶紧申请这一福祉。10分钟后,麻醉师赶到,一针下去,5分钟后就不痛了。

我的感觉舒缓了下来,和先生静静地享受着等待新生命的那份平和温馨。这时,我也才有闲心四顾病房,发现这里有很多铮亮的仪器,其中一个显示着我的阵痛频率、母子心律、血压、体温等等。

4个小时过去了,罗医生检查后立马吩咐:“紧急剖腹手术!”

一刻钟后,心乱如麻的我已躺在手术床上,麻醉师笑道:“别害怕,我会让你睡个好觉的!”

真的,一觉醒来,手术已经完成了,原来,生孩子真的不可怕,真可以称得上是“享受”呢!

爱心与国情

生完孩子那一刻,迎接我的是一架相机。我忙说:“别怕,别怕,我一脸的汗水泪水,丑死了!”

一旁的医生、护士一脸严肃地说:“在我们看来,你做母亲的样子是最美丽的,这些照片将是你相册中的辉煌。”

一股暖流顿时涌进我的心头。

第二天,我的病房被花的海洋淹没了,那是丈夫、朋友和医生们送来的,上面缀着一张张小卡片,有一张写着:“祝贺你拥有了一生中最幸福、美丽的时刻。”

第三天,我就下床了,伤口一点感觉也没有,第四天,医生让我洗淋浴,护士还端给我一杯冰水——不过我没敢喝。

生育一周后我去医院“拆线”,罗医生将“线”的两端一剪,轻轻将“线”拉出,说,好了。

我仔细地审视腹部,只见一条粉红色的伤口卧在下腹,宛如皮肤上的天然折皱。

我想起从前听到的许多剖腹产的后遗症,忙问罗医生:“如果我想再要一个孩子,有什么禁忌?”

“半年后你就可以怀孕,生产时手术在原切口进行,新加坡开两三刀的产妇大有人在。”

我心里的最后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说了在新加坡生孩子的种种好处,也不该忘记它是建立在高额医疗费的基础上的。一次妇科检查的门诊费就高达2500元人民币,真是骇人听闻。

由于中国的国情,我们不可能像新加坡人这般大用特用生育新科技,但新加坡医疗系统对女性的关怀、尊重、维持;一般民众对准母亲的爱心,却大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猜你喜欢

生育B超新加坡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写字的尴尬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不能生育导致家庭破裂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