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刺治疗狂症30例

2000-06-13刘德福张孝华王静丽

中国针灸 2000年7期
关键词:涌泉劳宫针刺

刘德福 张孝华 王静丽

(甘南县人民医院,黑龙江162100)

笔者运用顺逆二向透针法治疗狂症30例,获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9例,女21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7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8年,其中1年以内12例,1年以上18例。

按中医辨证分为躁狂、抑郁和妄想3型。(1)躁狂型(12例):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的兴奋状态。

(2)抑郁型(8例):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的抑郁、木僵状态。

(3)妄想型(10例):其主要临床表现,多见恐惧焦虑如幻觉、错觉、情感高涨、低烧或反常等症状。

2 治疗方法取穴:①后溪透劳宫,先以后溪透腕骨(顺向)再透劳宫。②太冲透涌泉,先以太冲透行间(逆向)再透涌泉。③内关透外关,先从内关透大陵穴(顺向)再透外关。

操作:快刺捻入进针达到0.5~0.7cm。第①组顺向刺入腕骨方向,得针感后,提针于皮下,再扳倒毫针,按15~30度角刺入劳宫穴。第②组:先刺入太冲穴0.5cm,得气后再(逆向)刺入行间。然后将针尖提到皮下,再刺入涌泉。第③组:先从内关刺入0.5cm,得气后,顺向刺入大陵穴,提针于皮下,再刺入外关,以上3组刺入后均留针15~20分钟。躁狂型透刺均运用泻法;抑郁型透刺第①、②组运用泻法;妄想型:透刺第①组运用平补平泻法而第②、③组均用泻法,是取其"实则泻之,虚则补之"之意。每天针刺1次,12天为一疗程。一般需2~3疗程。

3 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 症状消失,自知力完全恢复,适应环境良好者为临床治愈;主要症状消失,自知力部分恢复,能在一定范围内适应环境者为显效;症状减轻或部分消失,自知力缺乏,生活能自理或部分自理为好转;症状无改善者为无效。

3.2 结果 3组疗效比较见表1。

复发率:对痊愈22例进行5年远期疗效随访,回信14例(其中8例得到面访),复发1例。

4 典型病例

张××,女,18岁,甘南县长吉岗种牛厂,于1997年8月11日来诊。其父代述8个月前,曾同弟吵架生气。初起症状:披头散发,狂呼乱骂,赤身裸体,口中不断喊叫:"我当皇后,我当皇后",边喊边摔家具等,每天发作2~3次,服用镇静剂无效。送入市精神病院,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经1个月住院治疗,其效不显而出院。今日来我科诊治,症见:喊骂不休,胡言乱语,脉弦大而滑数,舌质红,苔黄腻。辨证:痰火上扰,狂躁症。治法:镇心涤痰,泻肝清火。针刺:按以上治疗方法针刺,留针20分钟。针刺5~6分钟后,患者入睡,近1小时才苏醒。口服安宫丸,每次1丸,每日服2次,以上述针法针刺3天,症状大减,每夜入睡4~5小时,连针12天而痊愈。每年随访1次,连访3年未复发。

5 体会

后溪、腕骨为手太阳小肠经穴,两穴相透,疏风清热,加强宁心安神作用。太冲、行间为足厥阴肝经穴,涌泉为足少阴肾经穴,外关属手少阳三焦经穴,为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能清热开窍。诸穴合用共奏泻肝清心、涤痰清脑、安神开窍作用。临床实践证明,针刺后能入睡的患者,效果良好。

(收稿日期:19990407,齐淑兰发稿)

猜你喜欢

涌泉劳宫针刺
走路握拳头脑健
清明的雨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劳宫穴的妙用
涌泉村(组诗)
涌泉村 (组诗)
人人手上都有一个“解压阀”
劳宫穴断心火
新疆抓获75名“针刺”嫌犯
冯玉钦、崔泽东、周涌泉、陈鹤翔等同志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