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并不理智的爱お

2000-06-13胡雅梅

为了孩子(孕0~3岁) 2000年8期
关键词:感情男孩母亲

●胡雅梅

我们都知道,父母的溺爱和对孩子的求全责备,对孩子的成长显然是不利的。同样,父母对孩子的感情过于投入,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孩子从出生时不能独立生存到成年后能独立生活于社会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生理、心理都要经历从被照顾、保护,过渡到独立、自主的变化。孩子从依赖,包括感情依赖于父母,到不再需要这种依赖,是自然而然的。男孩的成长更是如此。心理学研究表明,男孩社会化及个性成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逐步断裂和母亲的依恋般的感情联系。换句话说,母子之间不再有孩提时代的亲热,男孩对母亲产生陌生、距离感,这是男孩成长为男人的一个重要步骤。所以,父母特别是母亲在养育子女过程中应有意识地鼓励、预演和孩子之间的情感分离。许多母亲却用过多的爱将孩子长时间地留在自己温柔的保护圈内。在这种氛围下,孩子一方面由于自己未成熟而需要这种感情纽带,同时也会感到无名的憎恨和压抑。正如一位学者所说:"这也是一种乱伦,是比性的乱伦更危险的精神乱伦。因为它不易被察觉,故不易令人感到其可厌。"确实,由于母爱的光环,这种爱甚至会显得愈发伟大而且熠熠生辉,使得这种不的爱更具有隐蔽性,其危害不易被发现,但它的破坏力却是很大的。它阻碍了孩子的个性成熟,限制了孩子的人格独立。

因此,父母过多的感情投入是一种自私的爱,也是一种教育偏差。

分析产生这种教育偏差的原因,恐怕不能以"家长素质低,自我控制能力差"盖之。深入地分析一下,我们可以看到这里存在着家长育儿观的落后和家长心理世界空虚这两种内部原因。

把孩子看作父母的延续,还是一个独立于父母的个体,这是父母教养子女态度和方式上的起点。鲁迅先生曾写道:"所有小孩,只是他父母福气的材料,并非将来人的萌芽。"许多父母也没有认真想过"为什么生孩子"的问题,有的认为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或只是抱着养儿防老的想法,甚至有养个孩子填补自己无聊生活的思想。自然而然地,有的父母就有了把孩子视为自己私有财产的想法,并对他握有绝对拥有权和控制权。

实际上,社会是由一个个的社会成员组成的,而每一个社会个体都是家庭中培养出来的。所以,每一个孩子不仅仅只是父母血缘的延续,也不仅仅是父母的福气和老来幸福的保障,他更是社会中未来的成员,需要在社会中独立生存和发展。所以孩子不是父母自己的,更是孩子自己的,孩子必须被培养成有自我人格意识,有独特个性、独立的一个人。

母亲对孩子长时间的抚育,易形成较深刻的依恋关系。有的母亲甚至荒废了工作、消磨了事业心,没有了自己的个人世界,把全部的爱和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来满足自己的心愿,以填补自己的精神空虚,这更是一种自私的爱,母亲付出了自己所有的爱,有意无意之间也要求孩子同等回报。孩子对她的一点点"离心离德",都会使她伤心不已,甚至恐惧万分。

如何避免上述情感误区呢?我认为父母尤其是母亲爱孩子的同时也要爱自己,把过多地投入在孩子身上的精力和情感,分一部分给自己,营造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寄托,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这对于社会和父母自己都是十分有利的。

猜你喜欢

感情男孩母亲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