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书推荐

1999-06-06

大众摄影 1999年11期
关键词:艺术摄影天安门纪实

好书推荐

在迎接建国50周年之际,我有幸读到《天安门前》,心情非常激动。一方面是被作者真实的经历和真挚的情感所打动;同时,也勾起我对共和国50年风云的许多回忆。每一篇都让我感到十分亲切,有的仿佛就是我朋友、亲戚和同行的故事,有的好象就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天安门广场是祖国的心脏,她与许多国家大事息息相关,从她的变化和在她身边发生的事情中,人们可以看出我们祖国50年的风云变幻。

书中还有一些目击现实的照片,拍摄者并不是有意在记录历史,也不是在刻意创作艺术巨著;但恰巧产生了“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奇妙成果,它们看似平常、却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有的从基层生活验证了重大历史事件;有的丰富了形象和细节,使今人更深入地理解历史的真相,如翁乃强在《天安门的故事》中,对60年代当时红卫兵狂热“革命情绪”的实录,讲述了“文革”中拍摄“三忠于”纪念照的讲究,天安门上的领袖像、胸膛上纪念章和手中的红宝书必须三点成一线。这些富有时代烙印的对于我们研究“文革”历史,是有参考价值的。

读了这些作品,使我对摄影的功效和业余摄影的作用进行再认识。我们过去把摄影的圈子限制的太窄,似乎只有专业的艺术摄影才值得我们重视,而且总是侧重从审美的层面来估价作品的价值;其实,摄影的视野很大,决非艺术摄影一种。象《大众摄影》这次编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天安门前》图书,就通过老照片(甚至家庭纪念照)来讲述“我们和共和国的历史”,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发挥出摄影另一方面的潜能。从一定意义说,它补充了艺术摄影的难以涉及的内容。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倡导“大摄影”的新观念,鼓励大家(包括非专业)从文化层面来开发摄影的潜力,采用图文并茂的手法、返朴归真的风格来纪实再现生活,那样既可以扩大摄影的品种,又能够增加作品的内涵和可读性。

希望更多的读者读到这本充满深情的佳作,品评摄影、品评人生。 (杨恩璞)

摄影圈

风雨如磐

在我们杂志办公地点——红星胡同的对面,一个美国人用摄影记录下“五·四”运动时青年学生在向民众讲演的情形。

一个有钱的美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扛着世纪初那些笨重的摄影器材,为了他的社会经济学论著,也为了心中那一份情感,留下了数以千计的影像。

他就是美国社会经济学家西德尼·D·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1890—1968年)。

从1908年到1932年甘博四次访华。第一次,刚刚高中毕业的甘博是随家人以旅游形式来华,但这次旅行使他和中国结下了毕生不解之缘,他对伟大的东方文化深深着迷,为她的贫穷而震惊,对她勤劳好客的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读完大学并获得社会经济学硕士学位之后,甘博一而再,再而三地来到中国。

从1917—1919年、1924年—1927年以及1931年—1932年,甘博作为一名志愿者,先后任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和中国平民教育运动的社会调查干事,并就职燕京大学基金会。他对中国的城乡作了广泛的社会经济调查,结果发表在五部主要著作中:《北京的社会调查》(1921年)、《北平市民的家庭生活》(1933年)、《定县—华北农村社会》(1954年)、《1933年之前华北乡村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活动》(1963年)和《定县秧歌选》(1970年)。

《风雨如磐——“五·四”前后的中国——西德尼·D·甘博1908-1932在中国摄影展》1999年9月16日至10月10日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当你驻足在一幅幅历史的画面之前,你好象融入了历史之中。照片中没有拍摄者的优越,没有技巧的卖弄,只有扎扎实实做学问的态度和平实又震撼的影像。加之作者以社会学、民俗学方法所作的图片说明,不仅图片令人难以忘怀,图片说明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

若有纪实摄影,这便是真正的纪实摄影。

若有民俗摄影,这才是真正的民俗摄影。

猜你喜欢

艺术摄影天安门纪实
谈谈犬像艺术摄影
Scènes盐值艺术摄影空间二期
牧歌飞到天安门
砚边纪实
天安门前看升旗
叶波校园艺术摄影选
我看到天安门了
守望(水墨风艺术摄影)
CHINAPLAS2016采访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