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的观照

1999-04-06卜元华

中国三峡建设 1999年6期
关键词:版面三峡刊物

卜元华

读了《中国三峡建设》“移民综合板”,我感觉到与窗外溶溶春光一样的气息在 涌动,透过印刷、版面、文、图等,我看到了这涌动之源,那就是全体编辑的一片深情和良苦用心。

千百年来,三峡以其卓越不群的气度聚引着人类关注,聚合着丰富的地方风情、地域文化、自然和人文特色,形成了独有的三峡文化;而近年来举世瞩目举国震奋的三峡工程以及百万移民的壮举无疑为源远流长的三峡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为古老瑰丽、雄奇的三峡文化溶入了深沉和壮阔,使其更为丰富、多彩而更加耐读。三峡建设者和三峡移民都是古老三峡文化的受益者。又都是当代三峡文化的创造者,《中国三峡建设》正是承担了新的三峡文化的发掘、集结、播扬、流传以及与古老的三峡文化相融合的专集。从这个角度上讲,刊物的构件就不仅是浩大的工程和复杂的迁徒的机械映象,而要站在创造、保留、承接和熔铸三峡文化的高度,以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去设计。

这大约就是《中国三峡建设》改版的缘由。由原来的方方面面杂揉一起的每月一期改为工程科技版和移民综合板各隔月一期。两种版面的划分,表现了对库区百万移民、对三峡未来、长江安危、民族利益于一身的三峡工程的双重的历史观照。专一性昭示着一种诚意一种执著,能把更多的作者更多的稿件聚集起来,发掘的深了广了,便有了更多的选择;专一性又使作者用心专一而使稿件有质的提高;版面的专一首先有益于读者接受,便于保存,不同专业和爱好的读者会各取所需地把自己喜爱的较专一的书刊保存下来。这些,既有益于当代三峡文化的集结、播扬,又利于三峡文化资料的保存、流传。

扉页上印着所有编辑的祝福和心愿。翻动刊物,编辑朋友的这种使命感、责任心便清晰地凸现出来。从印刷看《中国三峡建设》无论纸制和装帧都一直是精美的就象衣冠整洁地去见朋友一样,对刊物外观的重视也是对读者的尊重。从栏目看,首期“移民综合板”在移民专题上有了经营的广阔天地,专稿专论、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及移民的可持续发展,而对移民工程的讨论以及以对口支援移民的事业等分别设有专栏,这些文章大都有厚度,耐度,不但倾注了对广大移民的深情,并将伟大的历史过程记载下来;“三峡旅游”既是三峡文化的外延又是古老的三峡文化与当代三峡文化的交接的一块耕地,这个栏目看似一般,其实在处于特定历史时期的三峡,这个特定的区域是十分重要的;“三峡文苑”不仅刊载了与三峡有关的作品,也把那些对三峡情有独钟的作家作品刊发出来,既显出包容兼蓄的大度,又增强了三峡文化的张力。从版面上看,布局十分大气,悦目爽心。照片和题图匠心独运,把三峡山水的峻美与移民城镇的风采大幅地呈现给读者;尤其封底“即将消失的城镇”,平添几多沉重。读了这张照片再去看移民综合板的内容,悲壮豪然之情陡生,手中一卷份量倍增;“刊中报”将所有短小信息集中起来,避免了视觉上的凌乱和阅读的繁琐,大中藏小,新颖而不失初衷;全刊没有广告,显得端庄素整,有一股清纯气。

刊物的栏目设置密度大了一些,显得过细,“三峡旅游”“三峡风情”、“三峡文苑”有边缘交叉的感觉,其中一些篇章的归类似可此可彼,这样多少会淡化印象。应该说,栏目内容的专一同样能增强感染力;《三峡奇石》的题目以石体代替石字似不妥,只有能相互增色,版面的设计、字体、图、文搭配都可以灵活,但文、图不可混淆,以图代文一是容易产生岐义,二不能成为通则,因为一块石头能代表一个石字,其它字就不是都能用图象来代替了。

向身在三峡,情系三峡,敬业奉贤的《中国三峡建设》全体编辑朋友致敬。

猜你喜欢

版面三峡刊物
刊物贺词
我们可能读了一个假《三峡》
A Survey of Research on Fine—grained Sentiment Analysis in Chinese
版面撷英
求果
人民三峡人民建,建好三峡_____
读者论坛等
北京重庆三峡酒楼创新菜选(一)
三峡我的家
编后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