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社会保障的“广厦”

1999-03-03

清明 1999年5期
关键词:广厦保障局淮北市

红 杏

上篇:问渠哪得清如许

1

淮北市社会保障局的前身是在市劳动局所属下的社会保险所。社会保险分别由人事、劳动、民政局等部门管理。

保险所的十几个人,在一排平房里办公,条件十分简陋。但这些社会保险的创业者以年轻人的事业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开始了淮北市社会保险事业约二万五千里长征。

1996年4月,淮北市社会保障局成立,标志着全市社会保险工作由过去分散管理,政出多门的格局走向了统一管理、强化职能的规范化轨道。建局当年被省劳动厅和人事厅命名为全省劳动系统先进集本。1997年底,淮北市社会保障局被评为全省社会保障目标考核第一名。1998年8月,淮北市社会保障局受到省政府通报表彰和嘉奖。

lO年来,淮北市社会保障局已建成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为主的社会综合保险,以再就业服务中心为基础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为内容的三条保障线,构成了全市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

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力量促使这个集体快速而健康地发展,在改革的大潮中崭露头角?

2

走进淮北市社会保障局的办公楼,楼道清洁,各种花卉盆景摆放有序,一股浓郁的对生活热爱的气息扑面而来,昭示着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群体。

星期一的早晨,去淮北市社会保障局采访,正赶上局里召开业务例会。各科室的负责人如数家珍地汇报一周来的工作情况,局领导对全局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后,提出本周工作的重点和措施,再由分管领导分头实施。窗外明亮的阳光照进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股朝气,会议气氛生机勃勃。

据局领导介绍,这样的工作例会已坚持开了13年。这是一把钥匙,让我们打开了社会保障局成功的宝库。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事业事半功倍的保证,是局领导一直重视的工作。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保障工作的需要,他们先练内功,制定和出台了《淮北市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优化服务管理规定》、《淮北市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优化服务10项内容》等,向社会公开承诺了养老保险等10项业务工作的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办事标准和依据等,公布咨询电话和监督举报信箱,建立了考核细则和奖罚细则。在管理上形成网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每个科室和下属单位都制定了岗位职责,每个工作人员都制定了职责范围。每季度各科室自查汇报,半年检查考核,年终考核总结评比,产生出全局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淮北市社会保障局共有36名党员,这是工作中的攻坚力量。在建局后的第一次党组会议上局领导就鲜明提出了健全党组织,加强党的建设,研究制定了党建工作责任制。改革干部录用制度,在局机关实行科室负责人竞争上岗,在下属事业单位实行中层干部聘任制,不拘一格降人才,培养了一支务实高效的党员干部队伍。目前,在社会保障工作第一线,最苦最难的扩面征缴工作都是党员带头去做,在双本日义务加班无私奉献的队伍也都是党员干部。

在商战中,一个著名商标的产生,是产品杀开市场的利刃。淮北市社会保障局精通这一道理,便精明地运用到工作中去。他们经常举办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知识竞赛、文艺演出、街头宣传咨句等活动,提高群众参与意识。自95年以来,编印《淮北社会保险》杂志,开辟专栏为社保重大改革步骤,重要政策出台营造声势,发表职工在第一线的工作经验和体会,既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业务骨干,又成为社会保险工作的政策宣传员、讲解员。1997年,又启动了“形象建设年工程”,做到电视常有形象,电台常有声音,报刊常有新闻。不仅在省内产生了强烈反响,而且引起省外社保机构关注,从而提高了淮北社保在全省及至全国的知名度。现在,社保工作三是淮北市民们津津乐道的“知名品牌”。

3

鸟无头不飞,好的领导班子需要好的带头人,好的一把手。见到淮北市社会保障局“一班人”,使人感受到一股朝气和活力。他们平均年龄36岁,本科以上学历,听他们谈话,思路清晰、思维敏捷,和他们相处,能给人产生自信和乐观的品格魅力。

淮北市社保工作在没有前例可借鉴的情况下,创造了许多同行业的率先行动,体现了社保一班人的远见卓识和敢为天下先的思想。这背后,深蕴着领导班子深厚的学识功底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局长、党组书记李勇说:“作为一个领导人,一定要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顺应时代发展,推动改革前进。做到开拓性、超前性地了解政策、把握政策,找准路子就干。”多年来,他还撰写了大量理论文章,发表在《淮北日报》、《淮北工作》、《安徽劳动》、《决策咨询》、《中国劳动保障报》等报刊上,站在改革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高度上,运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结合淮北市的市情民情,阐述新时期社会保险的作用、意义和操作方法,一展他的儒将风采。

面对企业经营效益不景气和下岗职工的增多,社保局“一班人”心急如焚,他们深入企业调研,督促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走访困难职工家庭,落实“两个”确保。当看到全年1万多名下岗职工重新走上新的岗位,看到困难职工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得到保障,看到全市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他们疲倦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局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工作作风,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形成了强大凝聚力和号召力,深受全局职工们信赖和尊重。这个年轻的领导班子,得到上下领导的一致称赞。

社保局“一班人”面对众多的荣誉,没有陶醉,而是开始了新的思考:完善的社会保障是我们几代人的愿望,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团结带领全局职工锐意进取,把社保事业推向高潮。

中篇潮起相城天地宽进和晋升职务。对问题突出,职工反映强烈的企业,审计、财政部门要配合社保部门进行调查,必要时新闻单位要给予曝光。

征收社会保险基金,是实现这次保险改革的物质保证。在过去计划经济年代,都是企业上门找关系,现在变为上门找企业要钱。厂领导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具有敬业精神的工作人员饱经辛苦,好话歹话说尽,人家还是不理解,说是:“逼债的黄世仁。”

为确保基金征收到位,局里采取措施制定了基金收缴目标制度,领导包科室,个人包单位,并紧紧抓住基金缴纳大户、重点户,选用精兵强将,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发挥他们的导向作用,以此带动其它企业。局主要领导亲自带人三番五次到欠款大户宣传社会保障政策,开导企业领导顾全大局,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追缴了220万元的拖欠款。

局里加强社保工作的优化服务,把保险基金纳入计算机管理,在全省率先实行计算机网络化。为参加养老保险的每个职工,建立个人帐户,每年结算一次,然后将结算单交到职工本人手中。职工见到

个人帐户结算单,就知道企业为自己投保和个人缴费情况,如果企业欠缴或没有为职工扣缴个人养老保险费,职工就会找企业领导要个说法。打一场群众战争,把征缴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

淮北市社会保险工作在走过一段低谷之后,终于掀开了新的一页。

原来怕吃亏的纺织某厂,97年主动与社保局签订了职工养老保险合同,每年上缴保险费达200万元,成为缴费大户,走在了社保的前列。

99年4月5日,淮北市的大型国有企业某公司经办人带着刚刚从银行贷到的100万元,加上公司筹措的150万元资金,汇入到淮北市社会保障局的帐户,社保局的员工高兴地称赞说:“这块硬骨头终于被‘啃下来了”。

一股主动为职工着想,参加社会保险之风,正在淮北市各类企业中形成时尚,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例。

97年3月,淮北市焦化厂因为连年效益滑坡,厂里决定把红旗小轿车卖掉,为近千名职工补缴养老保险费26万元。

97年7月,汽运二公司把闲置的房产变卖,一次为80名职工补缴保险费80多万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养老保险初战告捷后,淮北市社会保障局乘风破浪,开始积极探索社会保险的新路子。

1997年,他们又把养老保险改革深入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个体工商者和私营企业职工。

市社会保险部门对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调查摸底,掌握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法人代表、经营状况、用人制度等情况,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的《淮北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养老保险办法》,针对部分私营企业主和个体从业人员自我保障意识不强的情况,深入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宣传动员,大大调动了他们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

1998年初,淮北市又在全省首家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市级统筹。消除了因全市社会保险政策不统一而造成的多种社会矛盾,解决了一些县区养老金长期超支和拖欠挪用的问题。第一年,就利用市级调剂基金补发了濉溪县一些企业拖欠的120万元养老金,保证了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开创了养老保险的新局面。

2

医疗保险的改革成功,给淮北市社保工作又画上一笔绚丽的色彩。

1996年3月,淮北市被列为全国医疗改革扩大试点城市。理由是:淮北市社会保险工作一直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全省较早地成立了统一的社保管理机构,养老和失业保险成效显著,初步具备推进医改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承受能力。

省政府寄予的厚望给淮北市社保工作带来了一次机遇,市委、市政府立即作出积极反应。

1996年6月,淮北市正式成立了以陈德胜书记为组长的医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医改办。

8月8日市政府召开了县以上领导干部参加的全市医改动员大会,对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使大家对医疗制度的改革初步具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想准备。

1997年4月,淮北市社保局、卫生局向各参保单位各有关医改机构下发了通知,确认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为首批定点医疗机构。淮北市物价局为确保医改工作顺利进行,维护病人利益,征得省物价局同意后,决定降低门诊挂号、诊断收费标准。

至此,经过方方面面细致周到的准备,淮北市医疗制度改革正式启动了。医改将打破了几十年一贯制的公费医疗制度,建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与个人医疗帐户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变了过去医疗费用单一由国家负担的状况,使之有国家、集体、个人合理负担。

医改初期,医患者之间矛盾十分突出。每天早晨上班时,医改办的人就分路到病房、门诊跑一遍,一个科室一个科室地巡看,及时协作医务人员做好医改方面的解释工作,针对参保病人理解程度参差不齐的状况,有时一个问题花费半天,还是不能让病人满意,病人不满意就会发火,一发火就会争吵。医改办的同志始终保持一颗对工作负责的平常心,经常到病人床头走访病人,掌握第一手资料,针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逐步调整和完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淮北市医疗改革在经过两年的奋斗,终于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有效地遏止了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基本上做到了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减轻了企业办社会的负担。使职工基本医疗得到保证。从而为国务院在全国推行医改提供了必要的经验和数字,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

下篇:而今迈步从头越

淮北市社会保险制度的深层次改革,既符合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又符合本市的具体实际。经过13年来的奋斗,初步形成了适应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框架,其突出的成绩表现如下:

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龙头,自1987年以来经历了4次重大改革,全市已有6276家企业的27.23万名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私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84万名也参加了养老保险,并建立了全市企业职工参保数据库。

失业保险日益完善。目前全市参保企业6611家,参保职工28.55万人,参保率达98.3%。仅1997年,就利用失业保险623万元,对社会失业职工和困难企业职工进行生活救助;利用转岗培训费62万元开展下岗职工转岗培训190期,利用生产自救费120万元扶持困难企业13家,为特困企业注入了活力。

医疗保险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医改当初由在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及部分国有企业中实施,逐步扩大覆盖面,到98年为止,全市参保单位302家。职工2.1万人,共征集医疗保险费1309万元,征率达95.6%。

解困与再就业工作步入正常化。历年来。相继出台了《淮北市城市居民暨困难职工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关于解决部分企业职工生活困难问题的决定》等文件,向13个系统42个单位的1200名职工发放《特困职工证》,凭证享受20项优惠政策。累计为7739名职工发放失业救济金552.2万元。为2340名城市困难职工发放解困资金100多万元。为1.17万名失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工伤保险改革初见成效。为保障企业职工伤残后的基本生活,分散工伤风险,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1998年7月1日启动实施了《淮北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实施细则》,目前全市已有56个企业的1.4万名职工参加了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改革顺利进行。

目前生育保障制度改革即将启动。

淮北市社会保障局虽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绩,但他们清楚离广大人民的愿望还有距离,在漫长的征途上,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去克服。

社会保障的意义在于奉献

多年来,淮北市社保局一班人如一位辛勤的匠人,在一砖一瓦地为广大市民构建着一座温暖而坚实的“广厦”,他们的愿望是让广大市民“俱欢颜”地生活着。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事业在不断地发展。淮北社保局的人用他们的满腔热情,用真诚与爱心,用智慧和心血,在建设社保大厦的第一期工程,第二期工程……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壮哉,淮北社会保障的大厦!

猜你喜欢

广厦保障局淮北市
淮北市久保田种业有限公司
天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打好扶贫“组合拳” 以扶志促脱贫
射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五力”齐发 拓宽就业扶贫路
淮北市久保田种业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医疗保障局 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黑龙江省大学生“两城一家”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
黑龙江省医疗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
安得广厦千万间 买房不易,且买且珍惜
第七届(2015—2016年度)“广厦奖”优秀参建单位名单
“广厦奖”获奖项目及单位名单
“广厦奖”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