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季,爱意朦胧时

1997-12-25

祝您健康 1997年8期
关键词:毛毛异性笔者

吉 晓

毛毛痛不欲生。她感到她的人权、人格受到了侵犯。人生受到了重创。既然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她恨,恨侵犯她的人——她曹经要好的同学、她的父母,还有学校。越是恨这些不尊重她隐私的人,就越是思念那个呵护她的白马王子。他叫林凡,是另一个班的英语老师。只是在3个月前,他们才有了接触……

那天,他为她们班偶然代教了一节英语课。他那漂亮的发音,让同学们暗竖大拇指:不愧是外院的高材生!林老师用英语向她这个课代表提问,她却因为理解错了一个词组,答得一塌糊涂。课后她去办公室向老师求教,慢慢地,两人的交往频繁了。在办公室,在操场,甚至在湖边长廊,她与他常常无拘无束地在一块。中心话题其实只是一个:提高她的英语水平。只是很偶然的一次,他谈起了他的经历、他的不幸的家庭、他的抱负。渐渐地,她自觉与他有了进一步的情感,有他在身边,或者偶然碰到他,就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在学校,她是男生瞩目的对象。学校的活动她样样参加,由于她的参与,她们班经常拿旗、夺标。可她这个活跃分子却始终没有什么超出常规的举动,有一个各方面挺棒的男同学曾经给过她一封信,她坦然地送还,并讲:“起码再经过8年抗战,写这个也不迟么!”

这次人们对她可就不同了,窃窃私语,胡猜乱想,又大摆龙门阵,传递的都是同一个不该发生的故事。于是有了班主任旁敲侧击的谈话:“外语么,确实有很大的提高,不过,如果产生副作用,就很不应该了。”她觉得别扭得不是滋味。不久,父母就不那么客气了:什么正道不走走歪道,什么大姑娘连脸都不要了……。一连串的诘问,一下子把她这个无忧无虑、性格开朗的女孩打蒙了。她不吃不喝也不睡,整整哭了一宿一天。第二天晚上。她吞下了几十片安眠药,因抢救及时,才把她从死亡线上拽了回来。出院了,父母又是唠叨又是劝,她的脑袋都要炸了。不知怎么地,脑子里总是浮现老师那英气勃勃的面庞,那天在湖畔谈话的情景也像电影那样在脑中闪回。她于是认定,他俩是在相爱。由此,她强烈地思念他,更觉对不起他,思前想后,还是以死来了结这段情缘。唯一记挂的,是要让世人知道,到现在为他俩还是清白的。这时,她猛然记起了一位心理学教授的热线号码,便颤抖地拨通了电话。

作为陈仲舜教授麾下的周末热线主持,毛毛的电话就是笔者接的。下边,就是发生在毛毛和笔者之间的事了。

鼠年腈月的一天。笔者接到了这个让人透心凉的电话。

“请问,是心理咨询热线吗?”

“是的。有什么问题请说,我们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我不要听你讲话,你只能听我说。”

“那好,不过……”

“你什么也不要问,不然我就搁电话了。我想离开这个世界,离去前,只想找人倾诉一下。”

毛毛的话。平静、有礼,传递的信息却令人大吃一惊。6年的周末热线主持生涯,多难的事情都处理过,唯有这次使我一时手足无措。猛然间记起陈教授的话:自杀干预之事,越复杂就越要冷静,要有耐心,反应更要快捷。于是我赶忙插言道:“感谢你对我们的信任,请尽情地诉说吧,我听着呢。”

接着,毛毛讲了前边说过的故事。随着诉说,笔者的头脑在飞快地转着。事情急迫,显然应立即进行自杀干预。方法很多,可惜鞭长莫及,又有点咫尺天涯的感觉。只有靠耐心和机会了。机会终于等来了!当她说道她父母知道此事,不容她辩驳,竟让她休学在家时,我像是情不自禁地脱口说出:“家长怎么能这样呢?应该让孩子说话嘛!”

第一次插话,对方并没有什么反应,我又在等第二次机会。抓住她一个说话间隙,我又说:“请问。可以打扰一下吗?”对方下意识地问:“什么事?”我就咳嗽了两声,然后说:“打扰了。请继续讲吧。”第三次稍微“得寸进尺”些:“对不起,我这手举了半天了,可以得到一次发言机会吗?”“请说吧。”不知不觉问,“独角戏”变成了“对口词”。当然。每句话我都谨慎而出,目的也始终如一——取得沟通与信任。随着对话的展开,我的感觉也越来越好。正思量着如何“扩大战果”,却风云突变。她说:“谈了很久了,我累了。”又说,“你对我很好,我很感激,但是,我觉得时限到了,也不想再留恋了。”一股凛凛的杀气,由不得我再犹豫。“同学,我有个要求,”我立刻说,“刚才,我耐心地听了你那么长时间的谈话,现在,你是不是应该耐心听我讲两句?”于情于理无可非议,她表示可以。

闺女。就年龄讲,我是你叔叔,所以在这种时候知道你的事,这个年我不会快活。

你想离开这个世界有点理由,但却不充分。起码我听起来是这样。我希望你把理由说全,能否来信谈谈。

“另外,知道我对你的印象么?你是一个很纯很真的女孩。很有才气。你还有许多优点,甚至跟你老师的关系你都处理得很好。叔叔的话你好好回味回味,今天咱们都很累,通信时双方可以说得更充分些。你看行吗?”对方没有马上回答,很久,才说:“叔叔,请让我考虑考虑,我的心乱得很。”电话搁了。

足足有一周,真让我心里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的。一句话。不放心也不甘心。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等来了!一口气读完那厚厚的信,我又反复咀嚼着每一句话。尽管信中一再表示还要离开这个世界,但我还是看到了转机。信的最后写道:“叔叔,您看到这,是不是也同样觉得我的死是一种解脱,一种释然?期待着您的回音。”这就足够了!多年的救援生涯中,一旦走到这一步,我就不会再无计可施。好比一架断了线的风筝,飘落何方你无从把握,可一旦牵回了线,风大些。拽回陆地就是了。当然,难度会相当大。

“我真想告诉父母,其实我死了并不是件坏事。你们可要挺住,要坚强啊。我发自内心地告诉你们:‘这样我真的好开心,相信你们会尊重我对生命的选择。最让我受宠若惊地是,父母最近对我百依百顺。从记事起,他们还从未这样爱过我。他们憔悴、可怜、期待,让我好难过,好愧疚,好害怕啊。真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我来面对他们!

“还有那让我永远受益的书,我真的很舍不得!也舍不得毫无成就地离去……”

‘两次交锋,大致掌握了毛毛的脉络。纯洁,有追求,情感丰富又很脆弱。至于恋情么,也有点,但充其量不过是柏拉图式的精神依恋而已,或者仅只是一种青春期特有的、朦胧的情感世界的暴风骤雨,并不比少年维特的烦恼多些什么。所以,如果处理方法不那么生硬,不仅不会走到自杀这一步,还会有好的结果。即便是到了自杀这一步。也反映了青春期特有的情感特点。

反复琢磨之后,我回了信,极其情真意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中心是把握女孩的

特点。以鼓励为主,又婉转地作了些批评:“你发展个性是对的,但是,一味追求自己的个性而不管父母的痛苦,这就不对了。请换个位置想想。假如你是父母。子女出了这么大的事,你该是什么滋味?”

信寄出了,这次等的时间更长,足足半个月。那天是2月3日,星期一,风向东南。转天立春,已经不再是寒风凛冽了。终于看到了那已经熟悉的字体:“叔叔:您好!我是怀着怎么也无法平静的心读完您的信的,我从内心真切地感受到您期望我成才的良苦用心和思想上的帮助。这一段,我有过迷惘,有过彷徨,有过痛苦,有过挣扎……。然而,今天我才发现,母亲憔悴的面容,父亲微驼的脊背。好友期艾的眼神,更有您那千里遥遥的热望……

“我明白了,人生,在很多时候,不仅是在为自己生命的画板添彩,更是在为关心她的人堆砌希望与辉煌。她不是生命的曲笔,而应是生命乐章的真真切切的音符。她的生命并不完全只属于她自己,她还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她更应该是生机盎然的大千世界明天的一束啊!我终于大彻大悟了:我——不——能!我要用从今以后的我,安慰和报答关心我的人。”

——女孩自杀的念头打消了。我总算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但是,今后她的路或许就不那么简单了。有了这件事,她首先要面对许许多多别人没有面对过的事情。或许折磨多些,但经过努力,会变成她人生一笔独特的财富。

看了上边的故事,如果有谁以为这是用一个姑娘怀春的故事取悦于读者,那就错了。恰恰相反,笔者是在向人们传递一个不容忽视的信息:应该清除青少年成长中的环境污染,也请人们科学地认识、正确地对待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的异性交往。

处在青春期的女孩。性生理以及与之俱来的性心理会发生重大变化。青年男女对性的认识,由不自觉到自觉;对性的对象,由同性转为异性;对性的兴趣,由反感到爱慕到初恋……。这几乎是人人都要必经的历程。像毛毛那样处于花季的少女和少男,情窦初开,对异性产生了爱慕和吸引等情绪,并开始用一种欣赏的心情和友好的态度来对待异性的言谈和行为,时时处处又总感到有异性吸引的存在,也总想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接近异性。对这种种表现应该如何看待?如果认为孩子大了,男男女女在一起没有好事,相应的是非议、限制乃至压制。持这种想法和作法的人起码没有看到,人总要自己独立地走上社会,而这种独立却不是顺手拈来。人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学会交往,才能够学会如何与异性正确地相处,也才能消除同异性交往的神秘感和紧张情绪,从而正常地、健康地进入下一个人生阶段。从心理上讲,与异性沟通思想,也可以为将来正确选择结婚伴侣。建立幸福的家庭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对这个阶段男女的正常交往草木皆兵乃至划地为牢,既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而带来种种不良后果,又容易使他们产生错误的观念,认为异性关系是低级丑恶的,以致将来与异性接触时产生罪恶感,在社会交往中长期停留于早期的同性关系。个别的还会产生性心理方面的人生痼疾。种种不良后果,心理医生是常常碰到的,当事人十分痛苦,调治起来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正因为此,笔者认为做父母的需要了解一些有关青少年在青春期方面的知识,掌握一些正确对待青春期问题的方法,千万不能武断地对待有关问题,特别是处理少男少女处于爱意朦胧时的情感、交往问题,应该以科学的方法作指导。

猜你喜欢

毛毛异性笔者
浦东美术馆·大玻璃·独异性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毛毛猫的日常
毛毛猫的日常
毛毛猫的日常
姜为什么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