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热爱丢脸的人”喝彩

1996-12-31王炀秦朔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6年6期
关键词:李阳学习者英语

王炀 秦朔

如果你身临其境地经历过那一幕,那么你一定会产生向更多人诉说的冲动——

在持续一年多的时间里,每个星期天早晨9点半,以及许多个静寂的夜晚,至少500余人风雨无阻地聚会在广州图书馆报告厅参加一个名为“大喊学英文”的活动。去年11月的一个晚上,在塞满3楼报告厅之后,人流又挤满了走廊和2楼的楼梯。在喊声震天的气氛中,人们实践着他们老师的一句名言:“为了一句地道的英语,我就有听100遍录音带的决心,就有复述100遍的恒心,就有狂喊100遍的痴心。”

《辞源》里曾标注出“疯狂”的另一含义:对事业十分投入、忘我追求。而“疯狂学英文”的第一步便是突破不敢开口、不习惯开口的心理围墙,“最大声、最清晰、最快速”地脱口而出。这些从十几岁到八十几岁的学习者在入学之初都听到过老师的这样一段演讲:“我特别喜欢犯错误丢人,因为你犯下的错误越多,你的进步越大。如果你想一辈子不犯错误,那么结果只有一个,当你80岁的时候,你仍然只会讲那句中国人最喜欢讲的表示谦虚的话‘MyEnglishisverypoor(我的英语很糟糕)。朋友们,请大家暂时把脸皮放进口袋里,只管去大声地说吧!重要的不是现在丢脸,而是将来少丢脸!”于是,“Ienjoylosingmyface”(我热爱丢脸)成了这里的口头禅。

当我在广州图书馆报告厅由一个采访者也加入到大喊的行列,当我了解到这种民间化的传播形式已经在全国数十个城市拥有众多的学习者,而这一切只是靠一个无钱又无权的27岁的年轻人的拼搏,我油然而生了一种不常有的敬意,远远高于采访亿万富翁和流行明星的感觉。我突然联想到阿尔温·托夫勒预言的“知识是掌控未来的最佳权力”,我也想到了本世纪以来的三大学习浪潮:1919年英国大宪章提出“终身学习”口号,196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学会生存”呼吁,还有近年来风靡欧美企业界的“学习型组织”新浪潮。今天,那种发自本能的学习的愿望,也已经在神州大地上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

在我们进入这个年轻人的世界之前,先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李阳。

通向成功的路是宽广的通向平庸的路更加宽广

1995年10月日本《钻石周刊》刊载了一篇文章:美国把高技术和英语作为孤立中国的手段。该文援引美国一张大报的说法:“由于用英语来进行国际网络的信息传递,因此亚洲地区出现了‘信息差别……中国讲英语的人少得可怜,英语教育的落后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国际网络的信息交换、信息传递不能自由进行,就会使经济活动停滞,甚至有可能影响国际安全保障。就是说美国要用英语这个拳头打击中国,使中国隐隐作痛!”

李阳说他的工作是让英语成为“小菜一碟”(Apieceofcake)的工作,但他为此付出了学习外语的所有痛苦和浪费。他痛惜地说:中国有3亿人曾经或正在学外语,但真正能有效交流的却少之又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

众多英语学习者初中学一遍文法,高中一遍,大学再一遍,结果呢,仍为文法困扰;拿着大学四级和六级证书的人,实际的口语交流能力薄弱得令人无法相信;名牌大学研究生连最简单的句子都会说错;在全国外贸出口量最大的广东,相当多产品的英语译文错漏百出……而在这些事实的另一面,又有多少学习者反反复复地重演着相同的“悲剧”:学了忘,忘了学,爬上去,滑下来;费时费力费钱,欲罢不能却又无法结果;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雄心开始,灰心结束,原地踏步,不知所措;学时清清楚楚,信心百倍,用时模模糊糊,溃不成军……

“通向成功的路是宽广的,通向平庸的路更加宽广。”而李阳之所以能唤醒众多在英语面前已严重挫伤自信的心灵,原因在于:他本人就曾是一个无比平庸的学习者,大学一、二年级时连续英文不及格。李阳的快速突破方法,正建基于一个英语学习失败者的基点之上。

1987年冬,在兰州大学工程力学系读二年级的李阳痛定思痛,决心彻底改变“在英语面前抬不起头”的窘境,“以长痛不如短痛”的心态去冲击横亘在眼前和心中的英语堡垒。

“我为什么一定要掌握英语——因为在未来,语言能力将决定我谋生的能力,尤其是在一个交流和融合的世界中。现在多花一分精力去精通它,将来英语会十分百分地报答我!”

“我能不能冲过去——我心中明白从开始到精通是一条多么漫长坎坷的奋斗路,但无论多么难的开始,我一定能冲过去!我也相信,10天的疯狂就足以改变我的一生,那是一种忘我忘时忘物的疯狂……生命只有一次,殊途同归。可人生的意义就在‘殊途之上。我一定要在自己选定的路上疯狂、执著、勇敢地走下去!”

“我能不能开口,用口语突破一切——为什么要怕丢脸?人死了以后不过是一堆灰,脸面又算得了什么?况且丢脸是多么珍贵的人生体验,正因为丢脸,我将学到最难学到的经验和知识,获得实力的迅速成长和人格全面的锻炼。抓住每个丢脸的机会,感谢每个让我丢脸的人!”

1987年、1988年冬春之交的四个多月里,李阳开始了一段苦行僧式的攻读。他由口语入手,大量进行背诵复述和自我对话,口袋里装满了抄着各种英语句子的纸条,从宿舍到教室,从教室到食堂,嘴里不停地快速运动。李阳把这种方法称之为“口腔肌肉训练和自我改造语言环境”,“语言如果不去说,怎能叫‘语叫‘言呢?我们说了一辈子汉语,所以有完美的汉语发音肌肉。但英语是不同的发音,所以要说好英语必须练习口腔肌肉使之国际化,从而发出陌生的外国声音。而强行发展舌部肌肉的最佳方法莫过于‘最快速、‘最大声、‘最清晰地脱口而出。”

一些美国人不识字,只懂千把个单词、几百个句子,都能正常交流。不会写不会看,但要会听会说,就有一种实实在在的对语言的拥有感。而中国不少学习者识得几千个单词,也读得懂成千上万个句子,却就是说不出口,听不进耳。一旦实践,辛苦营造多年的英语立刻处于尴尬境地:仿佛舌头、耳朵统统失灵。因此李阳的口号是:“为了说一句地道、纯正和优美的英文,我就有听100遍录音带的决心,就有复述100遍的恒心,就有狂喊100遍的痴心。也许只有一句,但起码我已真正拥有”——而当你真正拥有、能脱口而出时,举一反三,一句就顶得上十句了!

李阳就读的兰州大学有一座烈士亭。在那四个多月里,无论风霜雨雪,李阳每天中午都在别人午睡时来到烈士亭,大声复述了近十本名类型原版英文书,并和同学合作进行模拟同声翻译训练,达到对方讲话的同时,他可以在只落后一两句的情况下立即翻译成英语的程度。四个多月的“疯狂”使原来内向无比的李阳具备了演讲家的感召力,他厌倦恐惧的英语竟然成了他的最佳伴侣。不久,全国六级考试答卷时,他50分钟就交卷并获全校第二名,随即又在全校演讲比赛中一举夺魁。

“无论多么有效的方法都无法代替人对自身的超越”

“无一物中无尽禅,有花有月有楼台。”每一个行业和方法都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和价值,与其挖十口浅井,不如掘一口深井。无论多么有效的方法,如果不与个人的忘情投入相契合,都是镜花水月。美国的语言学家曾通过实验证明,其实一个人一年的零碎时间就足以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因此外语并不可怕。之所以那么多人学而生畏,一是方法不当(连不少大学英语教师给李阳写信都说上课时自己最怕“说”,由此可想而知学生“说”的能力),但更重要的乃是心态问题,尤其是最初的难关未冲破、“原始积累”未完成前,很多人就因惰性泛滥而改换门庭了。

李阳的演讲之所以蔚为风潮,在近年来的几百场演讲中吸引了超过5万人次的听众,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不仅传播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且传播了一种积极向上、超越自我、激发潜能的文化精神。后者往往更加令人着迷,并且解脱了许多人的性格枷锁。

其实,李阳的少年时代是非常痛苦、“怕羞、内向又比较自卑”的岁月。因为怕给父亲讲述电影的内容,他宁可不看电影。

当李阳在兰州大学因英语小有名气时,他开始想如何进一步改造自己。有一天,他突发奇想,何不写一篇演讲稿,与大家分享经验。于是他花了两天多时间写成了洋洋洒洒40多页的草稿。可是下一步呢?真要面对大家说话简直像下地狱!“我宁可下十次地狱,也不愿体会那种紧张心情。”但经过几天思想斗争,李阳想到一个破釜沉舟之策,他让同学贴出海报,说一个叫李阳的家伙准备开一个讲座。当阶梯教室订好后,李阳再无退路。那天晚上,他晚饭一点也吃不下,紧张得只想呕吐,把演讲稿都摸破了。7点钟,最后一刻来临,李阳被朋友一推,跌跌撞撞地走上讲台,差点绊倒在台阶上……“往事不堪回首,但我迈出的第一步,是改变我一生的一步!”

紧张、贫穷、恐慌、烦恼,并不可怕,因为它们正是人生中的常数。但问题是:你有没有真的决心和毅力突破自己,开辟变局?!

李阳的回答是:与其终日冥想,不如善用此生。无法舍弃小快乐的人,是不会得到大快乐的。所谓突破者和平庸者之间的差距,“就是由多一点的自律、多一点的决心和多一点的牺牲所拉开的!”为了练听力,他听坏了三台进口录放机;为了过单词关,他跟大家打赌去背了本字典;为了和不专心、坐不住斗争,他强迫自己在星期天连续“钉”在板凳上9个小时。直到今天,从霓虹灯的广告和偶尔捡到的纸片上,一旦发现地道的英语句子,李阳都会驻足记下。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让太阳每天为你升起

1990年7月李阳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安一家电子研究所当了一年半工程师,其间他每天都跑到9楼楼顶继续磨练。1992年,他只身南下,以出色的水平被特批调入广州,筹办中国第一家省级英语电台——广东电台英语台,并担任该台新闻播音和“Talkshow”的主持人,同时主持广州电视台英语新闻节目。在广州,李阳成为身价最高的口语翻译,被誉为“万能翻译机”,曾创下8000多元一天的口译纪录。李阳也是广东省翻译家协会会员中年龄最小又没有受到英语科班教育者。1993年底,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首席顾问理查德·布什到广州发表演讲,李阳作为美国领事馆的特邀翻译,赢得了布什先生的热烈称赞。美国总统特使、商业部长布朗访问广州时,李阳是主控室(即指挥中心)的惟一中国译员。李阳还成功完成了1994年世界移动通讯国际会议27位发言者的同声翻译,以及朱森林省长接见苏格兰行政区议会主席及工业家代表团的全部口译。

李阳从大学开始,运用自己的克立兹(即英语“疯狂”意)语言突破法,先后自学了德语、日语、法语。他也用这种方法教会了不少“老外”说中国话、唱中国歌,“用嘴努力”,“从嘴突破”,“口语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可以突破”。然而,李阳“嘴讲英语”,内心深处却希望有朝一日到世界各地推广汉语口语。他常讲给学生听的一句口头禅是:“我们首先要有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外国人才会尊重你。”

1994年下半年,李阳从电台的优越岗位上辞职,在粤北大厦租了一间小办公室,成立“李阳·克立兹国际英语口语推广工作室”,开始朝一个巨大的学习市场进军。李阳想用产业化的传播方式开拓出一个新的市场。他和三四个员工白天办公,晚上挤住在办公室,一有流感就集体感冒,但他矢志不移。“疯狂的”信念的力量支撑着他们,使他们在艰苦的前行里看到更理想的自己。

李阳非常愿意提供他宝贵的方法给他人。他说:学习,永远不晚(Neverbelate)!他将下面这段演讲辞献给每一位渴望进取与不断成长的朋友——

“很多人都把别人经过艰苦努力而获得的才能简单地归结为天才,从而给自己找到最好的借口。我是做英文播音的,为了练习语言流利和减少错误,每天早上都要到公园里对着湖水进行‘最大声、最清晰、最快速朗读文章的‘三最训练。当我看到我的普通话和广州话同行也在勤奋地练习时,我才发现,原来在广播里自如地说母语的人也不是天生就行的。朋友们,与其羡慕别人,不如自己一试。如果以为天资不如别人,那么你就多花点时间,一句地道的英文,别人读10遍,你就大喊50遍,一直到脱口而出,这样你不也能说英文了?你不也是天才了?!英语的学习又有什么神秘的呢?所以不要悲观,更不要怀疑自己的记忆力和语言模仿能力!成功的结果只是冰山之尖。努力是冰山的水下部分,占了5/6以上,但却默默不见地泡在苦苦的海水里。如果我们也去做那5/6,难道就得不到1/6吗?那时,你的冰山之尖也会在海平面上、在太阳下熠熠发光。”

天才的脑袋并不只长在别人头上,世间最大的限制常常是我们自己心灵中的设限。突破,不断突破;超越,不断超越;那么,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太阳每天都将为你升起!为你喝彩!

(徐明、吴斌摘自《南风窗》)

猜你喜欢

李阳学习者英语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特殊的考卷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开在心头的花
非典型婚外情结局
开在心头的花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