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1995-08-22朱玉

中国青年 1995年2期
关键词:纵波大火灾难

朱玉

从人类第一次在丛林中直起腰来行走,天灾就伴随着历史。当人的智慧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类就要被天灾和人祸两面夹攻了。

在短期内,消灭灾难不可能;而以人类现在的力量,完全战胜灾难也办不到;在如此情况下,如何应对灾难,把灾难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便是人类应该研究的课题了。当灾难突然降临时,如何自救救人,我们心里应该有点数。

1993年2月14日,唐山林西百货大楼。无证焊工黄建平违章操作的一朵焊花,酿成了一场大祸。火焰从一楼的海绵床上燃起,吞没了整个三层楼。

火灾造成了4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更让人心痛的是53人受伤,80人命丧火海。

现场的情况让人目不忍睹:除了一家人相依相抱死在一处的惨景外,几个售货员临死时还恪尽职守,把钱箱子抱在怀里……

三楼是出售布料及呢绒绸缎的柜台,一匹匹料子整卷未动地被烧毁了。救火的人们含着眼泪顿足了:傻呀!为什么没有人想到这可以缘窗而下的布啊!

而1994年新疆克拉玛依“12.8”特大火灾成325位中小学生、教师、干部死亡的重要原因,则是值班人员擅离职守,未及时打开安全通道……

覆巢之下,亦有完卵

倾刻之灾来临,人的本能反应便是逃。但是,往哪里逃,怎么逃,却大有学问。如果平时没有点灾难应急知识,也没有稳定的心理状态,急中亦难生智。

1985年10月18日,哈尔滨天鹅饭店11楼因1116房间旅客吸烟不慎引起火灾,住在该层的人员有的从楼上跳下摔得粉身碎骨,有的因浓烟窒息而死。这场大火有10人死于非命,其中6名是外国旅客。

事有例外。当晚也住在这层楼的6名日本人却在混乱之时匍匐通过浓烟滚滚的火场,沿着安全通道安然脱险,毫发无伤。在为日本人的镇静和团结触动的同时,日本人来时的灾难应急训练也让国人窥见一斑:在住入饭店的同时,几个日本人早已把安全通道的位置摸得清清楚楚,心中有数自然可以临阵不慌。

另一个具有说服力的例子是:1983年4月17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发生的一起震惊全国的大火灾。这次大火波及3条街道,死伤几十人。其中有一受灾户,全家5口因上楼抢运物资,被大火包围在屋内,全部丧生。但奇迹也出现了,有几户人家在被大火包围后,非但没有人丧生,而且连家具也保存下来了。其中一位居民住在6层楼上,当他们发觉大火扑来时,已无法冲出火海,于是他们马上把阳台上的可燃物全部搬进屋里,同时往阳台上泼水。接着,他们紧闭门窗,拿出被褥、毯子、棉衣、棉裤等用水浸湿后蒙住,再往地上、床上、桌子等所有可燃物上泼水。他们不停地巡视每一个窗口、门口,不间断地往上泼水。这时,整幢大楼烈火熊熊,可大火始终没有烧进这户人家。夜半时分,火势渐小,他们开门打亮手电筒向外发出求救信号,不久,几名消防人员上楼把他们救了出来。

教训告诉我们,哪怕是在拥有应急知识的两个人面前,哪个人冷静,哪个人就可能握有保全生命的致胜法宝。

科学告诉我们,在灾害发生时,只有约12~25%的人能够保持头脑冷静,迅速把握事态发展,及时采取果断行动。而3/4左右的人出现情感错乱,茫然失措或精神性麻木。还有10~25%的人出现严重行为混乱、焦虑和惊恐,从而使灾害损失成倍增加。1979年7月9日江苏溧阳发生6级地震,竹篑乡一9岁儿童立即躲在一八仙桌下,安然无恙。而这次地震死亡的41人中,却有9人死于慌乱人群的脚下;654名重伤员中就有524人则是在跑出门外时被塌下的前檐斗墙或门头砸伤。1976年7月28日,开滦矿务局一干部被地震惊醒,便立即躲在大柜下,结果混凝土楼板塌下搁在大柜上,他只擦伤点皮肤,逃出后还救

出了全家5口的性命。而远在北京某大学的学生,居然在波及北京的唐山地震中,抱了一个枕头跳至楼下,摔得鼻青脸肿,如果他不惊慌失措,而是好好地坐在屋里,本可以不伤一根毫毛!

我们中的许多人可能一生都不会遇到这种千钧一发的时刻,但如果一生中受过3个小时的灾难训练,受训者就会终生受益。

在面临灾难的某些时候,心理上的坚强甚至比物质上的充裕更为重要。为了给遇难的人树立海上自救的信心,1952年,法国医生阿勒·邦巴德亲身进行了一次海难试验,他不带水和任何食物,单独一人乘一只小艇在海上漂了65天,主要靠捕捞浮游生物或抓鱼、鸟为生。

据了解,在和平时期全世界每年有上万人死在海难中,其中25%的人是在被救上救生艇后因经受不住折磨、恐惧而死的,还有90%的人是出事后第三天离世的。这些人若在陆地上三天不吃不喝是不会死亡的,可人们一旦在海上遇难,就会觉得天崩地陷,所有的勇气和理智都丧失了。其他灾难对于人来说也是一样的,漫漫长夜、孤独寂寞以及饥饿干渴、灾难带来的恐惧和绝望,将首先在精神而不是肉体上压垮遇难者,而一个人精神上的崩溃将很快导致肉体的死亡。所以,一个落难者只有比灾祸更坚强才能够战胜灾祸,赢得生存的机会。

12秒自救与黄金24小时

大自然经常是残酷而又不失公平的,在天降大灾的同时,往往网开一面,给人们一个逃生的瞬间,此时是否能把握住,就全看个人了。

地震即是如此。地震发生时,人们能感觉到并受其害的主要有两种地震波,即专业人员常说的纵波和横波。两地震波以不同的传播方式和速度运动。纵波运动速度最快,传播速度每秒钟8~9公里,最先到达地面。在震中区,纵波让人感觉到的是上下颠簸,造成的破坏不大,是给人们发出的地震发生了的信号。横波的运动速度比纵波慢,通常平均每秒钟4~5公里,是继纵波后到达地表的破坏性极大的波。它使人们感觉到的是前后左右的摇晃以及建筑物的倒塌,是直接危害人们生命财产的波。因此,家庭及自我救助便主要是在纵波到达地面后数秒钟之内的事。当纵波到达后,应立即反应到的是地震发生了,若能在横波到达并造成破坏之前的十几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是抓住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一般称为12秒自救机会。

另外,地震地光也是大震的预警信号,许多地声出现在震前10分钟内,到临震十余秒时声响最大。据震区群众反映,临震时先听到“呼呼”风声,接着是“轰轰”声,再就是“咚咚”声。根据对唐山地震部分幸存者的调查,震前有很多人觉察到了地声、地光和地面微动,其中有5%的人判断地震即将来临,迅速逃离建筑物保全了性命;而大多数人并未立即想到地震,行动迟缓,失掉了最后的逃生机会。

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由北京发出的129次列车在通过唐山附近古冶车站时,就曾发现夜空中突然出现过3米耀眼光束,及三股蘑菇状烟雾,列车前方5公里处就是一座桥梁,司机立即紧急刹车。当时在酣梦中的乘客至今应感谢这位不知名的司机,若不是他当机立断,就算桥梁不塌,地震时如蛇形扭曲变形的钢轨也会带来一场车毁人亡的悲剧!

有了灾难应急知识,人们对防灾自会未雨绸缪;但万一发生了灾害呢?运用医学基本技能,现场冷静地进行自救及互救,就成为必需。科学统计告诉人们,有90%在自然灾害中免遭恶运者都是在最初的24小时内得救的,由于外来援助人员一般要在24小时后才能赶到现场,故有“黄金24小时”之称。1989年9月16日,本世纪最强飓风袭击加勒比海东部地区,造成财产损失达3.65亿元,却只有14人死亡,令救灾专家十分惊讶。事后得知,他们平时极为重视部门和地方活动的协调,并把救灾的努力立足于当地资源,一旦灾害降临,能以极大的努力实施快速自救。

遗憾的是,我国的灾害应急教育水平太低了。不信吗?请你环顾四周,有几个人会使用灭火器?谁知道地震之时何时该藏在桌下,何时又该冲出房间?又有几个人能正确地报火警、匪警?

遣憾中又让人生出几丝欣慰。在空白了这许多年以后,中国有了向普通百姓宣传应急知识的一方水土:1994年10月,由北京自然博物馆与北京三威发展广告展览公司联手推出的《突发事件的应急与自救》大型展览,孩子们可在地震模拟平台上领教一下大自然的威力,也许其创意尚不够完善,但无论是谁也不应苛求,毕竟灾难教育的第一步是从这两个并非专业主管部门的脚下迈出。

曾几何时,人定胜天几乎是我们曲不离口的口号之一。但至少在目前状况下,它只是倡导人们不屈不挠精神的号召。要战胜自然,就得先适应自然、科学地对待自然,这正是灾难应急教育的本意。须知,我们不是懦夫,更不是在大自然面前逞匹夫之勇的一介武夫。

猜你喜欢

纵波大火灾难
雷击灾难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面对一场大火
黄257井区叠前纵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分布预测
大火中的家——灾
大火是如何开始的?怎样才能停止呢?
变截面阶梯杆中的纵波传播特性实验
灾难不是“假想敌”
防范“抗生素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