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元钱拥有一个“世界”

1994-01-01杨志方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4年3期
关键词:中国青年报老乡汗水

杨志方

一看到拉煤,我的思绪就会被拉回到二十多年前故乡的一条路。

那时,我在中学读书,除每月家中给8元5角生活费外,几角钱的零用都没有,想订书报是很难的。

我想订阅报刊,只好扣下菜费。学校为了节约经费,不再雇用外单位的人拉煤,而由学生自己拉。学校规定:拉100斤煤,给4角钱跑脚费,那时我才15岁,最多只能拉500斤煤。

一年夏天的周末,我从老乡那里借来一辆平板车,与同学去城镇拉煤。过了铁路,就是慢下坡,大约有3里地,这是拉煤最轻松的一段。我轻轻地向前小跑着,后面较重,前面轻,我压着双杆。

前面的同学越跑越欢,距离越来越大,离学校还有8里地时,我已落后他们两里地,我有点沉不住气了。

快上大慢坡时,前后都没有人,已是晚上10点多了。我一鼓作气向上冲刺,不敢直上,只走“之”字形,我累得腰酸腿痛,满脸汗水。

到了大坡中间,我就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又恐怕车滑退下去,立即横过车慢慢停下,赶忙取下两块煤垫在轮胎下,我大口地喘着粗气,坐在地上,守株待兔。

此刻我才得知人生求学的艰难,倘若父亲知道我现在的处境,决不会允许我这样干的。

似乎听到后面有人说话,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分辨出是班里两个同学。我大声地喊着:“新才!加油!我在前面等你。”

当我拉着车,他俩在后面推车时,我并不感到轻松,也许劲都用光了。我将双手吐点唾沫,紧握双杆,低着头,弯着腰,迈着艰难的步子在大坡上移动着,这煤好像一座山压在我身上。

夏夜很静,下弦月上来,月光如银倾泻在大地上,田野村庄像是披上了一层轻纱,蛐蛐蝈蝈不时在草丛欢唱着。路坑坑洼洼,煤车吱吱乱叫,我也晃晃悠悠,默默地向前拉着,谁也没有气力说话。我的心情很沉重,老乡明天早上还要用车,为了挣一、两元钱订书报学知识竟是这样难。

当我用自己辛勤的汗水领取这两块钱的时候,心里无比的激动。那钱从会计手里传给了我,我紧紧地握着,生怕它飞掉,我小心翼翼地将它装在口袋里。

离开财务室时,我将钱郑重其事地掏了出来:“陈会计,下季度我要订《中国青年报》和《世界知识》,现在就把钱给你。”

“不留几角钱零花吗?”他有点惊讶道。

我摇了摇头。

用拉煤挣的钱,我先后订阅了十多种报刊,是全校学生订报刊最多的一个。

报刊来后,我逐行逐字阅读、琢磨,吸收其中的营养。报刊使我懂得了生活,了解了世界。

(王风绪摘自《中国青年报》)

猜你喜欢

中国青年报老乡汗水
建设性新闻的文本建构与内容生产
新语
荆楚老乡敲钟忙
詹一刀
偶遇鹦鹉
送给年轻人的5句话
《人民日报》与《中国青年报》天津爆炸事件报道的比较研究
人生因汗水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