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厂长讲的故事

1993-08-27孟丽

中国青年 1993年4期
关键词:金笔软笔台胞

孟丽

王力军,当这男子汉的名字属于一位年轻女性时,似乎同时赋予了它的主人与其名字相应的性格:刚毅、果断、责任感、事业心。

在丹东金笔厂,职工们对王力军的名字抱有几分敬畏。在这位女厂长手下工作过,你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严”。丹东金笔厂建厂40年,从只能生产一种产品发展到可生产金笔、高级铱金笔、普通铱金笔、软笔、两用笔、活动铅笔六大类近百个花色品种,成为我国制笔行业的骨干企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居于同行业领先地位,金龙牌、白翎牌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与王力军严格的质量管理分不开的。

不过王力军不承认自己是“女强人”,她说:“别叫我‘女强人,我有女性应有的一切情感。”除此之外,这位团干部出身的女企业家还有一肚子的故事,于是我们便记录下她讲的几个故事。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1990年3月份,丹东金笔厂修理部收到了长春大学苗长艳教授的一封来信,苗教授在信中反映,他买的该厂生产的笔质量不好,吸墨水时笔尖竟掉到了墨水瓶里,问工厂这该怎么办。

大约“教授”这个词令人刮目相看,修理部的维修人员回了一封很有“水平”的信:“来信收阅:1、请把笔寄来检查修理,以便总结经验提高质量。2、关于笔尖掉到墨水瓶里取不出来的问题,我们都觉得好笑,古代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希望参考吧。”苗教授看了回信,没学司马光砸了墨水瓶,而是写信给金笔厂的领导,反映了这回事。这下引起了轩然大波,王力军当即召集检查科全体人员,宣读了苗教授的信,同时作出决定,免去当事人两个月奖金,并将其调离岗位;当事人除写出书面道歉外,还必须当面向消费者道歉。随后,厂领导将这一情况在全体管理人员会议上进行了通报,并在原来修理部“用户信息处理完成率”考核标准的基础上追加了“用户满意程度”一条,以检验售后服务工作。

在一名科长的带领下,当事人亲赴长春向苗教授赔礼道歉。

后来苗教授又给王力军写了一封信:“我的信引起您如此重视,使我十分感动,这充分体现出您厂对顾客负责的社会主义企业精神。这件事甚至使我感到自己是否做得有些过分了,这些后果完全超出我的本意。”

不管苗教授如何想,那位受了处分的职工从此吸取了教训,全厂职工也受到了震动,质量意识和“顾客是上帝”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赔本赚吆喝”

的故事丹东金笔厂的质量文件垛起来有尺把高,其中第一个文件就是《质量政策》,明确规定质量政策是全厂每个职工和各项管理活动所必须遵守的同一准则。

700型高级铱金笔是丹东金笔厂的“绝活”,被评为轻工业部优质产品。正当这种产品在市场上走红之时,质检部门却在一次例行的质量检查中查出一批700型笔尖的材料不合格。面对这一情况,王力军断然决定,立即暂停700型高级铱金笔的生产。谁都明白,停止畅销产品的生产对工厂的经济效益来说意味着什么,但王力军心里更明白,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产品的质量信誉,对企业的生存来说意味着什么。为了企业的长远利益,她不能不“挥泪斩马谡”,赔本就是要赚一声吆喝——“质量!”

像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事在丹东金笔厂可不是头一次发生了。1991年,工厂开发厂一个新产品,外观造型别致,谁见了谁说好,正准备投产,却发现该产品在设计上还有不足之处,抗漏水性达不到标准,王力军二话没说,立即决定停止投产。一次质检人员在抽检一箱800型软笔时发现有两枝笔漏装笔头,这是极偶然的情况,但装配车间硬是将已封好的40箱16000枝笔重新开箱复检。

工人们心里都明白,厂长对质量问题向来是毫不含乎的,出现了质量问题必罚无疑。不过大家对此心服口服,因为凡遇到质量问题,王力军首先要罚去自己的奖金。

“大腕”、台胞与“老外”的故事

相声“大腕”马季讲了自己的一段故事:我喜欢钢笔,上瘾到什么程度?那年去辽宁,在机场,人家让我留个地址,送过来一枝笔。半包尖,丹东产的白翎。我—用,流利、舒服。人家告诉我,市场上就有卖的。赶巧了,飞机晚点。我叫了辆出租车进城买笔去了。一枝笔十六块,出租车费却花了二十多。我一下子买了十枝。”

台胞的故事是这样的:1990年5月,金笔厂向台湾出售了批金龙牌800型软笔,一个月后台胞来信反映软笔漏水,要求换货。工厂对此极为重视,组织检查部门、商检员反复检查试验,却未发现质量问题。后来接触到台湾生产的墨水,才算找出了原因。原来台湾的墨水注人800型软笔后,能够腐蚀软笔所用的封闭胶。虽然这说起来不是工厂的责任,但他们认为本厂的封闭胶不能适应各种墨水,就无法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于是工厂成立了试制新型封闭胶小组,经过两个多月的试验,终于生产出—种适用于台湾墨水的新型胶水,受到了台胞的好评。

800型软笔是1983中开始研制生产的,当时国内有不少厂家上马这种笔,终因质量不过关等问题先后停产,唯有丹东金笔厂的软笔以其上乘的质量称雄于市场。于是,又引出了“老外”写信求购金龙牌软笔的故事。来信者是日本朝日地区日中友好协会会长水岛末吉先生,他在信中说:“中国朋友访日本时给我金笔厂出的800#真好使,我的朋友都希望要。我们要2箱20枝,东西收到后经由银行送款。”

金龙软笔在国内更是大受欢迎,哈尔滨书法家杨墨纯用这种软笔撰写了《软笔书法》一书,成为国内软笔书法的创始人。

王力军的故事还有不少,可惜没有那么多篇幅为她开个故事会。不过就是这么几个小故事,也能帮助我们认识王力军和她的丹东金笔厂了。

猜你喜欢

金笔软笔台胞
橘子
台胞宋志平的“田园梦”
人大代表薛玉凤 平潭的美,台胞出了力
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携手打造女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丁逸
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考级辅导教材精选课堂之软笔② 隶书的基本技法解说(续)
重振英雄再创辉煌 上海英雄(集团)有限公司2016’新品推介会暨英雄金笔厂成立85周年庆
天津市首届“津美杯”中小学生书法大赛获奖作品选登(软笔)
软笔临写宋米芾《苕溪诗帖》
英威天下闻 雄豪冠当时——英雄100型金笔的演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