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毕加索画像

1992-01-01理查德·科克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2年6期
关键词:毕加索画像素描

理查德·科克

当年我十八岁,正准备上大学,趁假期同几个朋友一起环游欧洲。我们盘川用完了,在康城替人髹船。可是我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绘画方面。

有一天中午天气很热,我拿着素描本在码头旁边漫步。突然见到毕加索、他夫人贾克琳和另外三个人坐在露天的一张桌子前面。要不是我朋友一再怂恿,我真不敢去请他签名,但是他很爽快就答应了我冒昧的请求。

这位八十多岁的艺术大师正在吃午餐,本可以不必理会我。在1965年,毕加索已开始过近乎隐居的生活,大部分时间在俯临康城的山上别墅里工作。

他接过我给他的大图画纸,在上方签了名。然后,好像纸上的空白使他按捺不住似的,他在纸上加了一些花饰。此后许多年,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些纯粹抽象的图案。可是,毕加索的画常常以他实际观察到的事物为基础。所以,他那些轻快起伏的曲线,可能是一片浮云,可能是给风吹皱的海面,也可能是从餐桌望过去的康城海港。

我很高兴地谢过他,然后结结巴巴地和他谈话。因为毕加索的英语比我的法语还差,他同桌的一位女士替我们传译。我总算告诉了毕加索,我热爱艺术,常常绘画,而且很景仰他的作品。他提出问题,我只顾腼腆地回答,所以我对他当时所想不大了了。

过了一会,我觉得不应该再打扰他进午餐了,就走回船上,得意地炫耀此行的收获。当初鼓励我去自我介绍的那个朋友看到他们还在吃午餐,就对我说:“为什么不回去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呢?这机会千载难逢,相信他也不会介意你替他画像或者什么的。”

我不愿再去打扰毕加索,担心会自讨没趣,可是结果还是去了。我把素描本夹在腋下,再走到桌子那里,站在一旁,把素描本搁在一块铁架上,就开始画了。

毕加索发觉我在干什么,马上就像个顽童那样笑着,使我无从下笔。他作了各种各样的鬼脸,滚动眼珠,伸出舌头,带着天生小丑的兴致,用两双手在额头两边作出各种手势,又淘气又古怪。这场比试我输定了,差点就知难而退。不过,我觉得他是在考验我的毅力,也许是想看看我究竟有多大决心。

后来毕加索终于大发慈悲,给我宝贵的几分钟,可以毫无阻碍的观察他。我注意到他额头很硬朗,精神奕奕,穿着蓝色条子针织外套,腰身挺直。他身体结实得像个摔跤手。晒得古铜色的皮肤,看来像个六十岁身手敏捷的人,而不像快到八十四岁。

他脸上皮肤绷紧,没有老年人常见的那种松弛的脸肉。一双清澈而深色的眼睛,目光炯炯,年轻得令我惊讶。这双眼睛是迷人的,我无法绘画出那有力的眼神。

虽然他和好几个人在一起,可是他看起来若有所思,很孤单的样子。大部分时间是他的朋友在说话,他则默然沉思。

我还没有画完,毕加索就吃完午餐了。那位“传译员”说,毕加索想看看他的画像。我很不好意思地说,我画得不好,不值得看。毕加索坚持要看,看完还很和气地点头赞许。

接着,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的,他居然替我画像。他干净利落地在纸上画了三两笔,才几秒钟,就在我费了好多分钟辛辛苦苦地画出的头像下面,勾画出一张长了胡子的脸,然后把素措本还给我。

一双眼画了在我鼻子上,一条活泼的线代表了笑容,画里的我像是他的戏笔神话人物,一个兴奋的森林之神。

也许他觉得我是从另外一个世界来的不速之客,一个年轻人,面对着一个传奇人物,以不知所措的好奇眼光注视着他。

到今天我再看这张画着两个人像的画纸时,见到我那肤浅生硬的笔法,与下面勾画的头部那种潇洒豪放精湛技巧相较,真有天渊之别。

我很高兴我有这样的运气,和毕加索见面使我认识到,这位作品受人尊敬、几乎被人崇拜的人物,仍然充满热情,喜欢展示他的才能。

1965年那个炎夏的中午,他一时兴起替我画像的那种兴致在他有生之年始终不减。在他才气纵横的漫长岁月最后几年,他继续写出生气勃勃的作品。

(李秋雁摘自美国《读者文摘》中文版)

猜你喜欢

毕加索画像素描
毕加索的厨娘
武汉素描
素描
毕加索:像孩子那样画画
看不懂没关系
画像
跟踪导练(一)4
画像
凡·高的早期素描
莫尼卡的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