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忧郁的微风

1991-01-01刘湛秋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1年6期
关键词:本能微风幻想

刘湛秋

是那么晴朗的夏日正午,一个男孩独自在郊外玩耍。炎热使大地变得静穆。没有一朵浮云,也看不见鸟翅的闪光。蔚蓝的天空寂寞得有如沙漠。

他越过荒芜的铁路漫坡,看着废弃不用的铁轨已生了锈,碎石缝里长出的淡紫的野花却生气勃勃。他滑下了草坡,忽然一个小池塘出现在他眼前,那荷叶透来一股异常的清凉。他跪着大口地吸气,数着荷叶,不知为什么只开了一朵荷花,实实在在只有一朵。他又转圈找了一遍,真的没有第二朵了。他象被什么弹动了一下,心头的快意顿时消失,不知被吹到了什么地方。

这一天他转回家,却不愿说一句话,直到他上床做梦,始终摆脱不了他也说不清的情绪。

唉,人降临于世,襁褓中就懂得笑,懂得哭,尝试过吃奶和嬉闹的快乐,也经历过生病挨打的苦楚,但从什么时候开始体验到忧郁呢!当这种微风进入人的肢体,那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忧郁是什么?算快乐吗?可能不是,也可能是;算痛苦吗?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它不是那种动物普遍有的本能快感——舒适和难受。它是那么一种情绪,是人的特殊的体验;它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人生某一阶段的体验。

这种情绪的发生并非在每一个人身上都能经历的。有的人终生幸福,或平庸,或不幸,但都没有体验那深沉的忧郁。他们可能指挥若定,或忙忙碌碌,或生龙活虎,有过大喜大悲,但是他们很少忧郁,或根本没体验过忧郁,他们不需要忧郁就象某些人不需要大海和草原一样。当然,这并不妨碍他们的智慧和能力。

但是,从小就萌发过忧郁的人往往容易具有智慧的表征。他们给人的印象比较丰满,有深度。因为他们尝试过忧郁的滋味,他们的情感必然又丰富和复杂了一层。

具有艺术气质的孩子可能更早体验了这种情感。这个领域一旦打开,他对人生就开始有所领悟,感触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并朦胧地观察到自己和周围生活所撞击的火花。往往是这种情绪的产生使他倾注于写诗,弹琴和作画的最初的幻想,

从某种意义上说,忧郁是成熟的标志。如果说人的本能的情感领域是第一领域的话,那么这属于情感的第二领域,它是后天的,是需要培育和发现的。体验了忧郁,也就是体验了人生的自觉,开始发现了自己的奥秘。

哪个早熟的孩子,没体验过忧郁啊!甚至在朦胧初化时面对浩渺的苍天,就为星空的转换和月亮的圆缺而默默地幻想和忧郁了。

忧郁往往伴随着孤独。即使在人群中,一旦忧郁产生,心灵也顿时关闭所有的窗户。这时,封闭反而为了更开放的发射,在默默的忧郁中才能品味身外的遥远之物。

忧郁当然不是快乐。因为失意,因为感慨,因为友情,因为自然,使忧郁悄然而起。一切都是因为不欢乐,或欢乐之后,或不想欢乐。但是如果一个人默默地进入忧郁状态,排除了那丝丝缕缕的杂念,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欢乐,把自己严实地包裹起来,荡漾于自己内心的忧郁湖水,也是人生的片刻享受啊!

人生哪有那么多的欢乐?而在欢乐的时刻,人们是忘情的,是沉醉的,甚至是来不及体验的。等开始体验快乐时,往往已是快乐的结束。而忧郁则不一样,就是在忧郁的时刻才能清醒地体验忧郁的深度和宽度。

而且,在一阵快乐以后,必然会伴随一阵莫名的忧郁,是为快乐的消逝而忧郁,就象对夕阳沉浸地平线,为辉煌不再而惋惜一样。

当然,我常常为那些终日陷入忧郁的朋友而不安,不知该如何使他们愉悦。片刻的忧郁往往充满诗意,但忧郁症是痛苦的,它只能使人结束美好的人生,而不是在美好的人生尝试偶然的“再见”,促使相逢时更热烈的感情。

那么,只偶尔忧郁一会儿,好吗?

真的象一阵微风,象忧郁本身那样——清澈、纯真而又美丽!

〔甘立随摘自《八小时之外》)

猜你喜欢

本能微风幻想
去露营吧
阅读理解专练(三)
用道
逆本能
微风吹
吉米问答秀
微风轻轻起
锁不住的幻想
杜小同作品
幻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