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月

1990-08-28寇伟

中国青年 1990年9期

1856年9月,天京事变

太平军定都天京(今南京)后,领导人骄傲自满和贪图享乐的情绪迅速滋长。1856年8月,西征和击溃清军江北、江南大营的胜利,使东王杨秀清个人野心膨胀,决意夺取最高统治者地位。22日,他以代天父传音形式逼迫天王洪秀全到东王府封他为“万岁”。洪秀全一面表示在9月23日杨秀清生日时加封,一面密诏在前线作战的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回京“勤王”。与杨秀清素有积怨的韦昌辉率心腹将士从江西赶回天京,9月2日包围东王府,先后杀死杨秀清及其部众、家属两万多人。9月中旬,石达开回京后,对韦昌辉滥杀无辜的行为表示不满,韦又欲杀石达开,石闻讯连夜逃出天京,其留京家属全被韦昌辉杀死。韦的暴行激起公愤,洪秀全依靠广大军民的力量,诛杀了韦昌辉等。11月底,石达开回京辅政,但洪秀全经此变乱,对异姓王疑心重重,石达开处处受到监视挟制,遂于次年率10余万精锐将士离开天京,独立行动。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经此次内讧和分裂,元气大伤,太平天国为此由胜利发展走向衰落失败。

1860年9月:怡亲王捕囚巴夏礼,英法军攻陷八里桥

1860年9月初,英法联军以进京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为借口,从天津出发,向北京进攻。清政府派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为钦差大臣,到通州与英法议和。侵略者蛮横坚持向清朝皇帝递国书、撤除北京周围防务等要求,遭载垣拒绝。18日,侵略军突然进攻张家湾清军,载垣即拘捕英法谈判代表巴夏礼等人,和谈破裂。21日,侵略军猛攻通州城西八里桥。驻守清军英勇还击,虽伤亡惨重,“无一退却者”。后因僧格林沁率队逃跑,胜保负伤,八里桥失陷。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与英法联军的最后一战。次日,咸丰帝逃往热河。10月5日,英法联军到达北京城下,随即进犯圆明园,进行野蛮的抢劫和破坏,最后纵火焚毁了圆明园。

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

甲午战争开战不久,9月16日,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率战舰12艘及鱼雷艇4艘,护送清军向朝鲜平壤增援。次日返航旅顺途中,路经大东沟附近黄海海面,突遭日本海军中将伊东祐亨率领的日舰袭击。日舰凭借其炮火、吨位、兵员、速度等方面的优势,开战不久即击毁北洋舰队旗舰定远号桅楼,丁汝昌负伤。在指挥失灵、相互间失去联络的情况下,清舰爱国官兵决心与日寇决一死战。致远舰官兵在管带邓世昌带领下,为保护旗舰,奋勇杀敌,弹药用尽,遂开足马力,猛撞日舰吉野。吉野逃避中连施鱼雷,致远中雷沉没,邓世昌等壮烈牺牲。战至午后,敌旗舰松岛号被定远发炮命中,日舰队转舵逃出战场。北洋舰队追击十余海里,然后整队驶回旅顺。是为黄海海战,又称“大东沟之役”,是中日甲午战争中主要海战之一。此战重创日军主力舰5艘,毙伤敌600余人。北洋舰队损失战舰5艘,死伤官兵千余人。此后,李鸿章为保存自己实力,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军港,不准出战,使日舰轻易地获得了制海权。

1898年9月:戊戌政变

1898年6月11日,在康梁维新派推动下,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推行变法。但变法运动一开始就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扰和破坏。9月初,被光绪皇帝下令免去礼部尚书的怀塔布与直隶总督荣禄等密谋策划,预定10月19日慈禧与光绪同到天津阅兵时,举行政变,废黜光绪帝。维新派对此有所察觉,9月18日深夜,谭嗣同携带光绪密诏往见袁世凯,要他杀荣禄、除旧党,恢复皇帝的权力。袁当面保证绝对忠实光绪皇帝,但一回到天津便向荣禄告密。19日晚,慈禧从颐和园突然返回紫禁城,21日凌晨,正式宣布重新“训政”,下令捉拿康有为。23日,将光绪囚禁于瀛台,并搜捕维新派和支持变法的帝党官僚。28日,将康广仁、杨深秀、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等6人同时杀害。各种新政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外,全部被废止。历时103天的维新变法宣告失败。

1905年9月:北京户部银行开市

1904年清政府参酌各国银行章程,开始筹办银行。1905年9月,由户部拨出库银50万两为资本,正式成立北京户部银行。总行设在北京,各地先后设有分行。其章程规定:总管全行事务的总办和副总办,均由清政府选派;遇有银根紧急、青黄不接时,可向户部请求给予库款接济;除经营收存出放款项、买卖金银、抓收期票、汇兑划拨公私款项、代人收存财物等一般银行业务外,并有承领银铜铸币、发行纸币、代理部库等特权。发行的纸币分库平银一百两、五十两、十两、五两、一两等五种银两票和面额类似的银元票。此外,还可发行市面银行平色及百两以上的银票以及各种票据。可见它名为股份有限公司,实际具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二重性质。1908年改称“大清银行”,进一步确定该行具有代理国家发行纸币、经理国库事务和公家一切款项收付以及公家经理公债票和各种证券等权责。1910年,清政府明令纸币的兑换发行统归大清银行管理,其它官商行号一律不准擅自发行。1913年北洋政府财政部将它改组为中国银行。

1915年9月15曰:《青年杂志》创刊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月刊。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早期以竖起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著称,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以介绍西欧新思想、攻击中国封建思想为职志,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1918年5月,它发表了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将吃人的封建礼教,鲜血淋漓地展示给广大读者,引导和召唤广大读者走为民主和科学而斗争的道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革命青年的热烈赞扬和拥护。“五四”运动后,陆续发表宣传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状况的文章,逐渐成为宣传马列主义的刊物。自1920年9月第八卷起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度成为党的机关刊。1922年7月休刊。次年6年改出季刊,成为中共中央的理论刊物。1926年7月停刊。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陈望道、瞿秋白、李达、李汉俊等曾参加编辑并经常为刊物撰稿。

1927年9月:秋收起义

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于8月7日在汉口召开中央紧急会议,纠正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武装起义。湖南秋收起义由毛泽东亲自领导。毛泽东在长沙成立了秋收起义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共前敌委员会,并任书记,组成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9月9日,湖南秋收起义开始。起义军提出“打倒国民政府”、“农民夺取政权”等口号,一度占领浏阳、醴陵县城,建立了革命政权,没收地主土地,镇压土豪劣绅,恢复工会农会,开仓济民,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与支持。但因敌我力量悬殊,起义受挫。毛泽东率起义军退至永新的三湾,进行整编,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整编后,毛泽东率部队进入井冈山地区,创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湖北、江西、广东、江苏、山东等省农民也在党的领导下纷纷起义,虽然都遭不同程度的失败和挫折,但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农民群众中的影响,使土地革命与武装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按照预定的阴谋,先将沈阳北部南满铁路柳条沟段路轨炸毁,诬称中国军队进行破坏,随即以此为借口,突然攻击中国东北军驻地,炮轰沈阳城,开始大规模武装侵略。蒋介石顽固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电令张学良“绝对不准抵抗”,“缴械任其缴械,入占营房即听其侵入”。遂使日军于次日晨轻易占领沈阳,全国最大的兵工厂、制炮厂及200架飞机悉数落入日军手中。接着,日军分兵侵占吉林、黑龙江,至次年1月东北全境沦陷。“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救亡反蒋运动。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发表《为人民服务》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同志的会上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讲演。张思德是中共中央警卫团战士,1932年参加革命,参加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位忠实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9月5日,他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毛泽东同志在讲演中指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强调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时刻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勉励革命战士“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要彼此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这篇讲演曾以新闻稿的形式在1944年9月21日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为人民服务”的口号由此深入人心,成为共产党员和一切立志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人们的座右铭。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682人,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和其它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以及国外华侨等。会议一致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各少数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并给新中国制定了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的总原则。会议还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并改名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旗;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等四个决议案。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周恩来、董必武、陈毅等56人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会议还决定在天安门前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永远缅怀为中国革命牺牲的革命烈士,并于同日举行了奠基典礼。

本期作者: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