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患者之间的关系学

1988-12-30

祝您健康 1988年5期
关键词:非技术医患医生

何 伦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的重要组成部分。譬如你生了病,要到医院看病,其先决条件就是要同医生建立一种联系。作为病人角色的你与医生所建立起来的联系就是一种医患关系。任何医疗活动的顺利、圆满完成,都建立在和谐、良好的医患关系基础上。医患关系可分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部分,即“医患关系的非技术方面”和“医患关系的技术方面”。

在病人求医与医生诊治过程中,病人与医生在社会、伦理、心理方面的关系,为医患关系非技术方面。医患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部分,与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交往具有共性。譬如、社会伦理要求人与人要相互尊重,信任,在医患交往中也要求医务人员和病人相互尊重、信任。医患关系的非技术方面是医患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病人对医生是否满意,并不在于对医疗技术本身的评价,而往往是看其是否耐心,是否认真,是否抱着深切的同情,是否尽了最大努力去作好诊治工作。医院里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病人病故后,其家属还是贴出感谢信,对医务人员的尽心尽力表示谢意。其次,医生与病人的纠纷,绝大多数不是因医疗技术差错,而是由于非技术方面因素所致的。如医生或病人态度粗暴、语言不文明等。有时一句话便可能成为医患关系冲突的导火线。因此,正常的医患关系的建立,主要取决于医患交往的非技术方面。对此,除医务人员应加强医德修养外,作为病人,也应尊重医务人员劳动,尊重经治医生。在医息非技术方面的交往中,彼此的人格应该是平等的一

那么,在一断与治疗措施的决定和执行中,病人和医生相互关系地位又是怎样的呢?这便是医患关系技术方面所涉及的内容。譬如说,医生在决定治疗方案时是否与你讨论,治疗实施前是否征求你的意见等。这些均反映出病人与医生的地位是否平等。根据医生和病人在诊疗实施中的地位和主动性大小,可将医患关系分为三种类型,即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

主动一被动型医患关系:这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医患关系类型。在这种类型的医患关系中,医生是完全主动的,病人则是完全被动的;医生的权威性不会受到任何怀疑,病人不对医生提出任何异议。医生是作出诊断、制订治疗方案的主导者。而病人则处于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被动的从属地位。对于重危、休克及其失去知觉的病人,或对罂儿等某些难以表述主观意识的病人,均是这种类型。这类医患关系相当于生活中父母与婴儿的关系。婴儿是无自主意识的,一切由父母照料。因此,作为病人来说,此类型特征是:“医生为我做什么。”

指导一合作型医患关系:这是一种构成现代医疗实践中医患关系基础的类型。此类医患关系,医生与病人存在着相互作用。病人因某些症状而痛苦,于是主动地寻求医生的帮助,病人有一定主动性,但是以配合、执行医生的意志为条件。医生时意见仍是权威的,但病人可。以提出疑问,可以寻求解释。这种关系如同生中父母与少年的关系。少年有一定的理解力和主动性,但是在各方面远不如父母那样成熟,因而,父母充当引导者,少年接受父母引导。此种医患关系多适用于急性病人。病人病痛较为严重,大脑虽很清楚,但对此疾病了解甚少,要依靠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医生不喜欢病人提问题、表示异议,或不履行医嘱。在这种医患关系中,医生与病人权利是不平等的,对病人来说,其特征是:“听从医生的吩咐。“

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这种类型的医患关系,医生与病人都具有大体同等的主动性和权力,相互依存,共同参与医疗的决定和实施。这种类型多见于慢性病人,他们不仪是清醒的,而且对诊断和治疗都有所了解。在这种医患关系中、病人和医生一起商讨采取什么治疗措施,共同作出决定,丰要由病人自行执行治疗。慢性病的防治常常要牵扯到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的改变和调整,这些都有懒于病人自己完成。此类医患关系相当于生活中成人与成人之间关系,因此在心理卜有更为复杂的要求。其特征对病人来说是”接受医生帮助的自疗。”

谈到这里,不知读者是否想过,当你作为一名酱通病人求医时,与医生建立的是何种医患关系?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尚不发达的国家里,传统的家长式的医患关系仍占很夫比例。当然这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决定的。从医生方面来看,就是由于传统家长丰义伦理思想影响和医生的职业特殊性等决定的;从病人方面来看,一是由于患病后的依赖心理闪素,二是由于文化水平的因素,这种传统的模型有很大缺陷,即把病人在医疗中的主观能动作用、病人可能参与的意见和在诊疗中的主动配合作用都排除在外。这不仅对治疗效果有影响,还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使一些可能避免的差错得不到避免。

应该看到,传统的家长式的医患关系正在向民主式的医患关系转变。这是因为,随着文化的普及与提高,医患医学知识的差距较以往缩小。现在大量医学科普书刊对卫生知识酱及起了很好的作用。对一些常见病,人们多少都有些了解。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增强。在政治生活中,人们意识到公民权:在商品交换中,人们意识到消费者权利。那么在医疗中,人们也开始意识到作为病人的权利。特别是经济发展后,人们对自身的健康也愈加重视,对医疗服务的各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对具体医疗过程的关注。

谁都有可能罹患疾病,成为病人。作为病人,首先应该增强在医疗活动中的参与意识,在尊重经治医生的前提下,对诊疗过程发表自己的看法,合理地提出问题,主动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其次是确立自疗自护的观念,特别是一些慢性病或同生活方式相关疾病,单纯依赖医生的诊治是不能奏效的。且不说疾病的预防主要依靠个人保持,就是一些疾病的治愈也要靠个人努力,传统的医患关系模式的转变,需要医患双方的相互作用。除了医务工作者在这一转变中起主导作用外,每一位患者也应自觉关注和积极促成这一转变。

猜你喜欢

非技术医患医生
基于课程思政改革的非技术能力达成研究
最美医生
城市轨道交通高职院校学生非技术技能培养
非技术技能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医师能力培养中的探索与思考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