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食的科学

1987-11-01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7年9期
关键词:咸味味蕾味觉

石 阳 吴 凡

觉的机理

一般说来,食品的优势主要靠人的味觉来品尝。人的味觉是通过味蕾,主要分布在舌头上,也有少量分布在软腭、咽部等处。

按1916年德国心理学家赫宁格给出的味觉四原则,味蕾所接受的刺激有酸、甜、苦、咸四种,这四种刺激在舌头上所显示的敏感性也不一样、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尖两侧及舌外侧缘后部对咸味最敏感,舌外侧缘的中部对酸味最敏感,舌根则对苦味最敏感。

所谓酸甜苦咸,不过是在某种范畴内人们给它的称呼,从生物学观点来看,味觉是区别对维持生命的物质是有用还是有害的信号。

美味——第五种味感

从赫宁格的味觉四原则观点来看,尚有不可解释的味觉。就拿从单细胞动物阿米巴到高等动物都不可缺少的蛋白质结构成分“氨基酸”来说,放在哪一类都不合适,看来它是生物感受到的又一种味觉,把它列为第五种味觉——美味。

氨基酸的种类很多,大约有20多种。从信号上来区分,有易接受和不易接受两种。易接受的氨基酸,除了丰富地存在于蛋白质中的谷氨酸外,木松鱼中的肌苷酸,香茹汁中提取的乌苷甜,这些都是美味的成分。特别是谷氨酸和核酸(肌苷酸和乌苷甜)合在一起会带来更“鲜”的味道。

味觉是身体变化的信号

味觉不仅是辩别物质营养的信号,也是身体方面有所要求的信号。正如运动以后人需要盐分一样,当身体状态变化时,喜好的味觉也会改变。

科学家曾用两组老鼠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组喂含蛋白质一般的食物。另一组喂一般的食物。结果营养不良的老鼠喜欢咸味,营养好的那组老鼠则要求“鲜味”,如果营养不断加码的话,喜欢咸味的老鼠也会变成追求鲜味。喜好的味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身体健康状态和营养状态而变化。

食味不仅是味觉,也是食品的香味(嗅觉)、温度、软硬程度、粘度(触觉)、颜色、光泽、形状(视觉)、嚼音(听觉)的综合,还要和饮食习惯,食品文化,气氛,温湿度等外部环境,心理的、生理的情况相配合,才能得出“好吃”的结论。设想对于一个由于失恋而沮丧的男子来说,美味佳肴也如同嚼蜡。

猜你喜欢

咸味味蕾味觉
快把动物放进冰箱
引领意大利菜味觉的美酒力量
花园洋房里的味觉新趣
咸味
LOVE, XO
当味蕾遇上棉花糖
酷爱重口味 可能你的唾液与众不同
VR新技能:虚拟味觉技术
休“咸”一刻
刺激味蕾的春夏色彩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