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恋爱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1985-11-01张松印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5年8期
关键词:理想主义异性爱情

张松印

恋爱中的青年心理发展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青年前期的渴望交往异性;青年后期的浪漫追求异性;和恋爱中的逐渐专一。其中专一阶段可分为狂热的初恋时期和正常的恋爱时期。

1、渴望交往异性

由少年期刚刚跨入青年前期的青年,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自尊心强烈地发展起来,他们希望自己的能力能被同龄伙伴所接受,他们有建立友谊的强烈要求。男青年觉得同性中缺少女性具有的温柔、和蔼、文雅的气质,女青年觉得姑娘中缺少异性豪爽坚韧、果断的“男子汉”气魄。但是,这一时期的青年与异性建立友谊,只局限于团体中的来往。

男女青年彼此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吸引力,少年期故意疏远异性的现象似乎已不复存在了,代之出现的是对异性的敏感和亲近。他们内心编织着具有浪漫色彩的爱云春梦,渴望“意中人”了解和尊重自己。无论在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方面,多数年轻人好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他们极不愿教师和家长辈在异性面前批评、指责自己。在彼此好感的基础上,男女青年之间的交往会发展为内心隐藏的“爱情”。因分不清对异性的是好感,还是爱情而苦恼,出于社会的“压力”,他们还不敢将恋爱的念头付诸行动。男女青年初期与异性交往中情绪是不稳定的,为了掩饰自己的害羞,会做出一些“攻击性行为”。

刚刚涉入爱情领域的青年把爱情看得过于神秘,理想主义的色调格外显著。在他们看来,爱情应是尽善尽美的,不应有额外的烦恼和忧虑,他们头脑中始终萦绕着符合自己条件的理想伴侣的模型。正因为如此,青年在接触异性中,冲突较多,接触的对象也容易变化,他们把不如意的异性看得过份丑陋,眼里只盯着对方的不足,而没有看到对方具有的长处。

2、浪漫追求异性

进入青年后期,青年对人生、恋爱的认识提高了,理想主义色彩逐渐消退,他们把注意力转向生活实际方面。只要是符合道德的异性交往,不会受到同伴们的指责。相反,如果谁有了恋爱对象,还会得到伙伴们的羡慕,其他青年就会更加渴求迅速物色到恋爱对象,浪漫追求异性的现象明显表达出来了。

当青年把爱情集中在某一个异性身上时,对其他异性的关注就明显减退。虽然大多数人对“一见钟情”式的恋爱怀有成见,但他们看到异性的魅力(如女性容貌姣妍、身材窈窕、风度翩翩,男性健壮魁梧、活沷开朗、潇洒俊逸)时,被一种神奇的力所驱使,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渴望了解她(他)的愿望。因此,常常会出现盲目地追求异性的现象。特别是男性的追求更显得热烈、外露而稍嫌粗鲁、女性则表现得内含、深沉而略带羞涩和执拗。正由于女青年的执拗觅偶的条件比较“苛刻”,在不顺利的情况下不象男性那样可随时调整择偶标准,使得一部分女青年错过了恋爱的“黄金岁月”。

3、恋爱的专一化

经过浪漫追求的努力,青年们会各自寻觅到理想的“伴侣”,初步相识后就公开交往了。渴望已久的恋爱关系的到来,促使大多数青年迅速进入狂热的热恋阶段。

热恋的青年表现出分离时激动不安,等待时焦燥烦闷的样子,真可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他们总喜欢同恋人单独在一起,不希望别的朋友参与自己的幽会。狂热中的青年,“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的缺点在对方看来也觉得可爱,他们常相依相偎在一起,幻想着爱的航船一帆风顺地到达幸福的彼岸。此时的爱情是脆弱、稚嫩的,经不起一丝半点爱河中浪涛的冲击。

狂热的恋爱对当代有志向、有头脑的青年来说很快就会过去,他们需要进一步冷静地了解对方的言行举止和内心深处,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她(他)会生厌而分道扬镳。这时的青年都十分注意双方心理上的相容,并力求在精神、事业、生活中适应

(下转第37页右下)(上接第38页)对方,同时也力求把对方美好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纳入自己的精神世界。

恋人之间都善于体察对方心理上微妙的变化,情侣间不需要言传就能意会的“特异功能”,常常使他们自己也感到诧异。当他们的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进入婚约期),双方会出现所谓渴求的亲昵行为,这是正常的恋爱表达方式。结婚前期,他们更多地想象婚后的生活,并在心理上已为成为丈夫(或妻子)做准备。结婚之日,恋爱过程便宣告结束,爱情便转移到了新的领域。

(摘自《时代青年》1985年第4期)

(题图:李志国)

猜你喜欢

理想主义异性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异性齿轮大赏
严爵 以最理想主义的态度做一张“现代艺术”
你有让异性心动的本领吗
外教新词堂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
你善于结交异性吗?
理想主义的感召
校徽消失说明了什么(讨论)/自信不能带有理想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