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妇产妇可用的中药

1984-12-29申文江

祝您健康 1984年3期
关键词:麻仁五苓散益气汤

申文江

孕妇使用中药,必须考虑到中药对孕妇本人,以及胎儿的影响,特别是不应有造成胎儿畸形的副作用,对孕妇最重要的副作用则是引起子宫收缩,造成早产、流产。尽管使用中药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一般认为中药比较安全,副作用少,但孕妇使用仍不可大意,特别是妊娠6~11周的妇女使用时应慎重。中医经典著作《金匮要略》中,妊娠病、产后病和妇女保健都有处方,但实际应用远不止这些,遇有习惯性流产、不孕症时,也常用中药治疗。

孕妇禁用的药有巴豆,牵牛、大载、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慎用的药有通经祛淤、行气破滞、辛热、滑泄作用的中药,如干姜、积实、红花、厚朴、牛膝、吴茱萸,五味子,酸枣仁,辛夷、大黄、桃仁,薄摘、半夏、附子、芒硝,牡丹皮、麻仁、薏苡仁等。

孕妇能用哪些中药

妊娠初期:一旦确诊妊娠时,应停用祛淤行血药,如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气汤、防风通圣散、女神散等,因为这些方剂有降下作用。此时可改用安胎药当归芍药散。

紧迫流产、早产时期:如有阴道出血、下腹痛时,前者用芎归胶艾汤,后者用当归芍药散。疗效不比西药差。

妊娠中感冒:虚证用桂枝汤、香苏散,实证用葛根汤;重症用麻黄汤。有咳嗽的肺血虚燥热,用麦门冬汤具滋润疗效(但此方中有半夏,只可用一周左右)。

妊娠呕吐:可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厚朴汤,半夏泻心汤及五苓散治疗。有精神烦躁及精神症状者,可用半夏厚朴汤。以上四种药均含半夏,不可长期使用。有大量水样呕吐者用五苓散。

妊娠中毒症,基本以饮食疗法、降压利康治疗为主,以减少子宫的灌流量。按病情可用中药当归芍药散、五苓散、防已黄芪汤等。中药可单用或与西药合用。中药不会影响电解质平衡,效果慢。用中药预防妊娠中毒症有效。

妊娠贫血。妊娠中全血量增加30-40%,容易发生贫血。因为水滞留造成血虚。用当归芍药散可利水及补血。还可用归脾汤,同时补充铁剂。

妊娠便秘:妊娠便秘属虚证的习惯性便秘。用桂枝加芍药汤及小建中汤。顽固的便秘使用大黄,芒硝时应慎重(如大黄甘草汤、麻仁丸、润肠汤等)。泻下药大部分应慎用,因为可引起子宫肌肉紧张及盆腔充血。

妊娠中的膀胱炎。对症处理主要用当归芍药散;有尿道痛时用五淋散、猪苓散、猪苓汤和四物汤;有尿闭者用补中益气汤及五苓散。

产褥期及哺乳期的中药

子宫复旧不全用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四物汤、芎归胶艾汤、桂枝茯苓丸等。产后阵痛用当归芍药散,芍药甘草汤等。产后精神烦躁、失眠,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消遥散等。便秘时可用润肠汤、麻仁丸。大黄可引起盆腔脏器充血、阴遭出血量增加,并且还会移行到乳汁中使乳汁变黄,因此哺乳期不用大黄。产门不闭、骨盆底会阴肌肉松弛给予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等。促进乳汁分泌用八珍汤(四物汤加四君子汤合用)、补中益气汤、葛根汤,桂枝茯苓丸等。加味消遥散加薄荷有回奶作用。预防与治疗新生儿迁延性黄疽时,可用甘连大黄红花汤(或用四分之一量的三黄泻心汤代替)。

猜你喜欢

麻仁五苓散益气汤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基于数据挖掘丹葛五苓散治疗CHF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汉麻仁发酵酱的研制
国医大师唐祖宣应用五苓散经验
针灸联合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男性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的效果分析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Maren Runchang Pill (麻仁润肠丸)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nile Constipation
五苓散治盗汗
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40例
补中益气汤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低血压性眩晕50例
补脾益气汤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