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乾隆六下江南是功还是过?

1984-11-01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4年9期
关键词:南巡乾隆江南

乾隆六下江南辨

海外有些专家、学者,近年不断撰文,说乾隆六下江南,骄奢淫逸,寻花问柳;每次出巡动辄万银千金,挥霍无度,以炫耀他花花天子的“威风”。这些与史实符合吗?否!

乾隆二十五岁登基,在位六十年,他在七十四岁,即乾隆四十九年(1784)总结他一生的活动时说:“予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一曰南巡。”西师,即指平定准噶尔内乱。南巡,指他四十一岁初巡山东、江苏、浙江。到六巡时,他已七十四岁。六次南巡所到之处,皆以上三地。

乾隆南巡目的何在?归纳起来主要有二:一治理长江水患和利用黄河水利,实地勘查,出主意,以利农田灌溉,同时他沿运河南下,查明漕运;二为了解农田谷物情况并察看民情。乾隆十年,他曾下令免去当年地丁钱粮,“与民休息”。以后四年或五年大赦一次,或再减浮赋。“水患偶乘,动支国帑”。乾隆与康熙在位时期,史称“康乾盛世”。乾隆继承了康熙的治国大策——外御列强,内联各族,重视农田,轻徭薄赋。

有本叫作《清史演义》的书,竟将乾隆南巡说成是由重臣和坤陪同乾隆,自济宁乘船来到秦淮河上,与许多名妓“浅斟缓酌……而至色迷心醉”。这不过是小说,纯属虚构,不足为凭。然而海外有些学者撰文,竟然采用“演义”之论,实在令人遗憾。我国故宫博物院,至今藏有各朝实录、奏折,各代皇帝起居注。尽管有夸大之处,但从中是可以看到不少真实材料的。纪刚

乾隆南下实为大过

乾隆一生,功过皆有。然其六下江南,实为大过。此乃乾隆自语,史家也有定评。《乾隆六下江南辨》,恐有不当之处。

康熙时,因黄、淮泛滥为灾,故屡有南巡之幸,视察循其旧例,凡南巡者六。然乾隆六十年间,黄淮于河南、江苏等地漫口达二十余次。乾隆从未亲至漫口之地去抚察灾情,督促河防,相度形势。乃以南巡为由,奉其母,下淮扬,幸苏杭,观海潮,庆寿典,铺陈辉张,无以复加。是知其意不在此,而在彼也。

其巡幸所至,戏台、彩棚、龙舟、灯舫等物,沿途点缀。水行巨舟千百艘,侍卫官吏乘势逞威,强向人民勒索,有不与者,以碍皇驾,立毁其宇,百姓怨声载道。“运河两岸,并令打纤,谓之‘龙须纤”。舟过扬州,于支港汊河,桥头村口,各设卡兵,禁民舟出入。计纤道每一里,安设站兵三名,村镇民妇,踣伏瞻仰。于应回避时,令男子退出,不禁妇女。街道尽铺锦毯,周围百十里,所值甚巨。两淮盐商捐资修建行宫,一输每至数十万。据《嘉庆扬州府志》记载,韩隆二十七年第三次南巡所费银两达一百二十万两之多。这样劳民伤财,耗剥元气,岂是减免当年地丁钱粮所能补救!

乾隆时期,正是《红楼梦》所反映的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时期,特别是乾隆中期以后,国势日见衰微。对于乾隆的巡幸无度,当时臣工亦多谏诤。尹会一视学江苏,还奏言:“上两次南巡,民间疾苦,怨言载道。”杭世骏论时事疏亦曰:“巡幸所至,有司一意奉承,其流弊及于百姓。”对此,乾隆自己晚年亦有所认识。他退位后,尝谓吴熊光曰:“朕临御天下六十年,并无失德,惟六次南巡,劳民伤财,实为作无益,害有益。将来皇帝如南巡,而汝不阻止,汝系联特简之人,必无以对朕!”果然,在乾隆以后所有的清朝皇帝,再也没有出现南巡之举。程昱

(木子摘自1984年4月28日《北京晚报》)

猜你喜欢

南巡乾隆江南
乾隆帝南巡对惠山泉文化的介入干预
一路向南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这样的乾隆你想不到
泰国游大事记
浅谈邓小平南巡
纪晓岚戏乾隆
乾隆:当最牛点评师都是被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