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学要把握住三个环节

1983-01-01夏海初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5期
关键词:立足本职成才科学技术

夏海初

自学成才是社会和自我的综合运动,一般说来,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即选择目标阶段,达到目标阶段和争取社会公认阶段。通观自学成才的全过程,又大致需要着重把握住三个环节,一是要立足于本职岗位这个起跑点;二是要进入自学成才的前沿阵地;三是选定目标。

一、立足本职岗位,是自学成才的起跑点。

每一个青年就业之后,都有个固定的本职工作岗位。立足本职岗位自学比较容易成才,这是因为有利于利用已有的基础,自学起来容易入门;有利于把自学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本职岗位的实践中应用,从而加深理解,步步深入;有利于得到周围人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与实际工作的矛盾也比较小一点,学用一致。可能有的青年会说,各人有各人的爱好,各人有各人的兴趣,是不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另行选择目标进行自学呢?当然,“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对于确有专长的青年来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自学本职之外的专业,也是可以的。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个有志自学的青年,对于立足本职岗位自学或者自学与本职工作有着比较密切关联的其它专业的问题,都应当慎重处之。

二、进入自学成才的前沿阵地,是成才的基础。

怎么样才能是进入了前沿阵地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学好数、理、化和外语等基础课。正如大家都熟知的那样,技术科学是建筑在基础科学之上的,数学、物理学和化学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外语则是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必不可少的工具。因而,每一个青年的自学,都要首先从学习数、理、化开始,从掌握一门外语入手。只有有了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从事自学的基本功,方才具备成才的基础。例如,美国的声学家贝尔,原来他对电学也是一窍不通,后来花了两年时间自学并掌握了电学知识,为他发明电话机打下了基础。又例如,无损检测工程师李衍,刻苦地自学日语,从而掌握了日本无损检测的最新技术,使自己成为国内具有较高水平的无损检测专家。当然,学习基础课,要从各人的实际出发,有所侧重。比如说,自学无线电专业的,就一定要把电学学好;自学机械、建筑等专业的,就一定要把力学学好。至于高等数学,则无论是自学哪一门专业的,都是必修之课,特别是在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个新的特点,叫做科学的数学化。任何一门科学技术的发展,都要成功地运用数学精确地验证客观事物存在的状态和变化的规律,并推算出未来的数据,提高科学预见的可能性和精确程度。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不仅促进了自然科学,而且也促进了社会科学向数学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学好数学,就显得异乎寻常的重要。那么是不是可以一边学习基础课,一边学习专业科学技术呢?当然也是可以的,不过自学起来困难要大得多,其效果也要差一点。

三、选定目标,是成才的关键。

进入自学前沿阵地以后,正确选择自学目标,是成才的关键。有人把“社会需要,现实可能,少有人搞,我就会搞”这十六个字,作为选择自学目标的原则,这是可供我们参考的。当代自然科学技术的门类多达1000多种,发展速度尤快,知识新陈代谢亢进,其失效率亦越来越大。我们每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样样都学,面面俱到。天下哪有“万能的博士”。因而,在选择目标时,一般应该做到两点:第一,要“窄化专业”,也就是说要集中精力钻一点,攻一点,这样就比较容易突破。第二,要在“不同学科的交界处”下工夫,或者说是专攻那些两种学科交界处的“隙缝”科学,有人称之为“知识杂交”、“知识改组”的结合点,“窄化专业”、“知识改组”,是人才走向成功的一个闪光路标。前些时候,听说某地有个青年,潜心研究公共厕所的建筑结构,由他设计的厕所,得到了社会公众的好评,而被有关部门所采用和推广,外地很多人都去向他索取图纸资料,这位青年不就成了个“厕所专家”了吗。上海郊县有个饲养地鳖虫的农民,日以继夜年复一年的观察地鳖虫的生长规律,他创造了地鳖虫人工饲养的高产纪录,还专门撰写了一本有关人工饲养地鳖虫的专著,成为我国第一个农民科普作家。由此可见,在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里,行行能成才,行行可以出“状元”。把自学的注意力,放在那些没有被多数人所注意的关键技术上,“冷门突出”在科学技术上是值得提倡的。

摘自《全国第二届人才研究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

猜你喜欢

立足本职成才科学技术
优化干部动员机制加速年轻干部成长成才
“双减”助力均小学子成才之“四个词语”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更名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
科学技术部令第19号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立足本职不断创新—全面提升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浅谈政工干部应如何做好本职工作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迷途知返,奋发成才的汤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