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尔文怎样评价自己的智力

1983-01-01许立言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5期
关键词:评论家达尔文本领

许立言

1876年8月,达尔文在《我的思想和性格的发展回忆录》中,对自己的智力进行了较客观的自我评价,并给人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大科学家并非生来就是神童,尔后成名也并非全才或完人。

在谈到审美兴趣和智力培养时,他写道:我过去一直到三十岁,曾经对很多种类的诗歌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发生很浓厚的乐趣;对绘画和音乐也有相当的爱好,可是现在,我竟不能容忍去阅读一行诗句。最近,我尝试去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却发现它枯燥乏味,我几乎也丧失了对绘画和音乐的兴味。

我对这种高尚的审美的兴趣,丧失得实在奇怪而且可悲;这种丧失也是最令人惊奇的,因为我对于历史、传记、游记和种种专题的论文,仍同往常一样有着浓厚的兴趣。我的头脑,好象已经变成了某种机器,专门把大量收集来的事实加工研磨,制成一般的法则;但是我还不能理解,为什么我头脑中专门激发高尚审美兴趣的那些区域衰退了呢?如果我今后还要活下去的话,那么,我一定要制订一条守则:至少在每个星期内,要阅读某几首诗和倾听某几首音乐;大概采取这种使用脑筋的办法,会因此把我现在已经衰退的那些脑区恢复到经常的灵敏度。这些兴趣的丧失,也就等于幸福的丧失,可能会对智力发生损害,而且很可能也对品德有害,因为这种情形会削弱我们天性中的情感部分。

在谈到自己智力的短处和长处时,他写道:我既没有极其敏捷的理解力,也没有机智;我只是一个很差的评论家:我在初次阅读任何一篇论文或者一本图书时,通常总是对它发生赞美,但是在继续作了一番思考以后,马上就会看出它的缺点来,我要遵循一条冗长的抽象思想路线——这种本领,对我是有限度的。因此,我在形而上学和数学方面,从来没有获得什么成就。我的记忆力,范围广博,但是模糊不清,任何一个日期,或者一行诗句,过不了几天,就会忘个干净。

有几位评论家曾经批评我说:“哦,他是一位出色的观察者,但是他却没有推理能力!”我认为,这种评语是不正确的,因为《物种起源》一书从开头一直到结尾,正就是一长篇论证,而且它已经使不少有见识的专家信服了。任何一个人,如果没有推理能力,决不会写出这部著作来。我有一点发明本领和合理见解,就是推理能力……我具有比一般水平的人更高的本领,能够看出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的事物,并且对它们作细致的观察。我在观察和收集事实方面,勤奋努力,真是无以复加的了。可是,我却怀有一种虚荣心,想要博得我的同道自然科学家们的尊敬;这种虚荣心,也就强烈地促进了我对自然科学单纯的热爱。我从少年初期开始,就抱有极其强烈的愿望,想把一切事物去分门别类,归纳到某些一般的法则中去。所有这些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曾经培养出我的一种耐心,使我能够在任何悠长的岁月中,对任何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顽强的思考。根据我所能作出的判断,我对于别人的指示,并不轻易听信,盲目遵从。我始终不变地努力保持自己思想的自由,其范围可使我在一见到事实明显地相反于我深爱的任何假说时,马上就放弃这个假说。

在总结自己成功的要诀时,他写道:作为一个科学家,我的成功,不管它有多大,是取决于种种复杂的思想品质和条件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热爱科学;在长期思考任何问题方面,有无限的耐心;在观察和收集事实资料方面,勤奋努力;还有相当好的创造发明本领和合理的想法。确实使人惊异的是:象我所具有的这些中等水平的本领,竟会在某些重要问题上,对科学家们的信念,起了相当重要的影响。

(摘自《达尔文回忆录》)

(题图:崔维)

猜你喜欢

评论家达尔文本领
一个符号,表示否定
达尔文的新发现
谁的本领最大
基于奖励值RNN和A2C模型的音乐生成
梁晓声“报恩”
第十一章 奇遇达尔文之船
动物园日记
睡觉也是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