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学文言文怎样做笔记

1983-01-01王家祯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2期
关键词:初学译文笔记

王家祯

《郑人买履》是初中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课文。在“郑人有欲买履者”一句下边,同学甲做的笔记是这样的:

同学乙的笔记则是:

《黔之驴》是学生接触的第三篇文言文,在“益习其声”一句的下面,同学甲做的笔记是:

这和他在第一篇中所做的笔记比较,已经有了变化。可是同学乙还是原来那种方法:

《狼》是第一学期最后一篇文言文,同学甲对其中几句做的笔记是:

而同学乙却仍然用的是老方法。

仔细比较一下他们做笔记的方法,这对初学文言文的同学是有裨益的。

同学甲一开始就重视了句子中每个词的解释。尽管在“郑人有欲买履者”一句下边把译文也都记上了,但他能用竖线标出词和词之间的对应(当然也可用另外的方式标明)。到学后两课时,同学甲只在自己认为有必要注明的词下边做笔记,对那些已经会讲的或注释中注过的,就没有再记什么。形式上虽然有了变化,但重视掌握词义这一点却是一贯的。这样做,不仅节省了时间,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对重点词的讲解上,便于理解、掌握它。

对比之下,同学乙做笔记的方法就有较明显的弱点。他只是把译文一字不丢地写在原句下边,而忽视每个词的具体解释,这样下来,一堂课虽然紧张地记了不少东西,但却只是懂个大意,对于一些关键性的词语仍不能掌握。因而不少词语尽管在前边不止一次地出现过,但到了新课文中,仍然不得其解。这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如果年年袭用,那么即使到高中毕业,所谓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也不可能获得。

(摘自1982年5月5日《语文报》)

猜你喜欢

初学译文笔记
无解≠增根
你看到的是点,我看到的却是函数
弟子规
弟子规
弟子规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我的自然笔记(一)
比较二次根式的大小
轮滑苦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