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分析学派试探

1981-07-15裘小龙

读书 1981年8期
关键词:学派潜意识心理

裘小龙

文学艺术的起源究竟是什么?

本世纪初,西方现代批评界里出现了一个所谓的心理分析学派,对这个问题作了自成一家的解释。直至今日,心理分析学派仍是影响极大、面又很广的一大流派。

最初在著作中触及这个问题的,是奥地利心理学家费洛依德(SigmundFreud,1856—1939)。弗洛依德本人有关文艺问题的专著甚少,但在他的医学著作中所涉及和影响的文学方面的观点相当多。继他之后,心理学家荣格(CarlGustafJung,1875—1961)提倡的集体潜意识说(于文学言,指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学所具有的共性)、文学作品中象征的复杂性和原型(archetypes),另一弗氏流派的心理学家艾德勒(AlfredAdler,1870—1937)阐述的自卑心理、生理缺陷与艺术家气质,天才的观点,都对心理分析批评流派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影响。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的是,心理分析学派并不就在这几个著名心理学家的笔下为止,大多数现代派批评家都或多或少地接受了弗洛依德的理论,以此为根据著书立说,声势日盛,成了西方现代最重要的文艺流派之一。

按照弗洛依德的学说,人(从动物进化而来)总还带有种种本能的冲动和欲望。除了意识之外,大脑里还有潜意识的存在。有一部分原始的冲动和欲望是在潜意识里的,它们要求得到满足和发泄,但并不能被明确意识到,人们通常在“享乐原则”(plea-sureprincipal)的驱使下追求欲望的满足,但是现实生活却有种种局限和阻力(即“现实原则”realityprinciple),使人将某些欲望硬压下去,然而这些受压抑的欲望却不为人知觉地在潜意识里活动;过份的、不正常的压抑导致了精神上的病态。

艺术家与一般人的不同就在于:他们在无意中通过文学创作将这些冲动和欲望纳入渠道,得到了正常的发泄途径。用弗洛依德的话来说,这就是“升华”。

“升华”用于这个意义,抽象而且比较含混,当时就遭到激烈的反对。更有来自另一方面的曲解,如教会的苏黎世学派曾利用这个观点达到自己的目的。

照弗洛依德派的解释,这种升华过程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而且还涉及到创作中变相的补偿功能。“补偿功能”这一提法后来是由艾德勒作了较大的发展。艾德勒有篇著名的论文《自卑器质》①。他认为,文学艺术成就的根源在于潜意识中自卑器质的补偿功能或作用。艺术家幼年时往往心灵遭到挫伤,或者因为先天性生理不足之处,形成自卑心理。然而,不甘于自卑和自悲,艺术家经常对于自卑心理所作的试图克服它的努力就越大。这种内在的张力和大脑的专注,虽然不一定能在意识中觉察到,实际上促进了神经和精神综合体的发展,使艺术家走上他们的创作道路。这里,他们举了几个著名的例子。

达·芬奇幼年是一个可怜的孤儿,对他母亲的感情特别深厚。母亲过早地激起了他潜意识中的性欲活动(即所谓的“恋母情结”,又译奥狄浦斯情结),因而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性力”(libido)以后则以非凡的力量升华到绘画和其它的研究活动里,使他成为一个杰出的艺术家和学者。

贝多芬的耳血管硬化,莫扎特听力的缺陷,布鲁克纳(奥地利作曲家)的双耳被人讽刺为象鼹鼠一般,狄摩西尼(雅典政治家兼演说家)小时说话特别含糊不清,摩西幼年也是口齿不灵,而舒曼的听力是有幻觉的……

在这些例子中,他们试图证明:一个人选择文学艺术往往是由自卑器质决定的。对艺术作品的尝试本身就是对于自卑心理的纠正,艺术的成就给这些人提供了安慰和补偿,使他们获得一种信念:自己再不是低下的或者不完美的,而是个了不起的人。

荣格有一句耸人听闻的话:“在每一个患有神经官能症的人身上,都能发现潜意识中的艺术天赋”。

这种似乎把艺术家和神经症患者等同起来的论点,遭到了激烈的反驳。其实这和弗洛依德的另一个论点——艺术创作与白日梦的相似——还有密切的关系。

弗洛依德的这一观点有二个方面:梦的起源和发展。他们认为,早在远古时期,原始人发现他在物质世界中的局限,于是就出现以一种超自然力克服它们的梦想——象赫丘力士杀死恶魔和巨妖等的传说;或长生不老,占有无限的空间和时间的神的故事,传说渐渐地变为小说:创造一种与现实生活不同的世界,或者与人们自己生活的世界不同的世界。

因为按照弗洛依德的说法,梦是人们潜意识中受压抑的愿望的曲射,而文学艺术的创作是白日梦。创造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人物和故事,来满足作者潜意识中得不到满足的种种欲望。

下面,又是几个心理分析学派批评家引为口碑的例子。

莎士比亚因为得不到玛丽·费顿和W.H的爱情,塑造了《哈姆雷特》中的俄菲丽亚;她得不到爱的信念,最后疯狂地死去。屠格涅夫终身倾倒于一个无甚风趣、智力平庸的女歌手的裙下,在他的作品中,却涌现了许多热情澎湃、博才多学的青年女性。她们倾慕革命者,自动投进他们的怀抱。陀斯妥也夫斯基,(按西方的说法)是一个品质低下的癫痫症患者,在《白痴》中描绘了一个品德高尚的癫痫病人,其它作品中还有许多富于自我牺牲精神,完美无缺的男主角——是他自己想成为而又成为不了的英雄。

简言之,艺术家通过幻想(白日梦),利用各种艺术手段,将那些受压抑的欲望表现出来(升华),得到变相的满足(补偿功能)。同样,一个读者通过阅读作品,能在不知不觉中分享这种效果。现实生活中受阻的欲望有了导泄,紧张的心情得到松弛。

在弗洛依德这一派看来,文学艺术的奥妙竟全在于此,

文学艺术的起源问题,他们大致上就用上面谈的这些论点(艾德勒关于自卑心理通过艺术创作达到精神上的平衡的理论,可归入其中)作了解答。

心理分析学派的批评著作甚多,我们只能例举几部典型的作品。美国文艺批评家摩德尔(AllertMordell)在《文学的性爱动机》(一九一九)一文中,将文学作品中的种种描写都简化为作家性潜意识的流露,甚至象雪莱《西风颂》这样的诗篇也不例外。同年发表的英国皇家学院院士、心理学会主席琼斯的关于哈姆雷特的论文,被公推为阐明丹麦王子一再延宕的复仇的权威解释。照他的分析,哈姆雷特是由于潜意识中“奥狄浦斯情结”作祟,因而踌躇再三,不能下手。《爱伦坡》(一九二六)一书的著者克拉奇(J.U.Krutch)提出的论证则是:爱伦坡钟情于他美貌而早逝的母亲(在潜意识中),这种精神病态影响了爱伦坡的婚后生活,迫使爱伦坡到艺术中去寻找补偿。于是,以变相的形式出现的文学作品,主题成为反复描述美丽女子的死亡和强调纯粹理性的力量,艺术上就表现为一种梦幻感。著名批评家威尔逊有一部专著,称为《创伤与巨弓》(一九四一),以艾德勒所阐的自卑心理与通过艺术创造来取得平衡的学说为依据,论证艺术天才必然与心灵创伤相互连系。书中提到,吉卜林幼年受姑母虐待,后又遭同学歧视,潜意识中总有以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欲望,终于成了一个宣扬殖民主义的作家。另外一些批评家喜欢发挥艺术与梦同源之说,赫伯特·里德(HerbertRead)就主张最好的艺术最接近梦境。更多的一些批评家则是在某些具体问题上运用弗洛依德的某一观点,而基本理论仍属于正统的批评流派。确实,在西方,心理分析学派的影响是渗透性的,是无处不有的。

至于它对现代派资产阶级文学的发展所引起的影响,人们可以毫不夸张地指出:意识流小说,超现实主义诗歌和表现主义戏剧,都与它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对于这么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过去我们国内介绍得甚少,批判得却不少——一批辄冠之以二顶帽子:伪科学和唯心主义。笔者认为,批判是应该的,但要在了解(或至少是较全面了解)的前提下进行,而且还得有一个扬弃的过程。因此,本文的前半部分主要用于介绍,当然不免十分粗略,批判更是如此了。

五十年代时,苏联科学家对心理分析学派反对得最激烈,主要理由就认为潜意识是伪科学的,根本没有潜意识的存在。然而到了六七十年代,通过种种科学实验(苏联采用的电极插入大脑,我国六十年代曾试过的低血糖疗法等等),潜意识的存在被证实了。至于它是不是象弗洛依德所叙的,贮藏着本能的欲望和冲动(主要是性方面的)还有待于科学的证明。本来,这是一个很古老的问题,人性是恶还是善?弗洛依德的学说出现之前,黑格尔就说过:人们认为,当他们说人本性是善的这句话时,他们说出了一种很伟大的思想,但是他们忘记了,当人们说人本性是恶的这句话时,说出了一种更伟大得多的思想。哲学史上的尼采、叔本华等的观点也已有这个倾向,弗洛依德则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同样被运用到了文学。

问题是,按照心理分析学派的观点,潜意识、非理性的本能和欲望被提到了首要的地位,几乎将它们说成是决定文学艺术起源和创作过程的基础和唯一动力,而意识(理性)则被认为是无足轻重的因素。这就本末倒置了。即使承认有些心理因素会对文学创作起影响,我们也必须首先指出,是什么样的社会(背景)导致了这些心理因素的产生。作者是人,决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的。作家思想首先得打上社会和阶级的烙印,还有他特定的时代。而且,一个作家即使是受潜意识中受压抑的愿望的驱使,又怎样解释他产生了作品以后的心境;或者,一个生活比较幸福,没有什么不能满足的作家(艺术家)是否就什么都写不出来呢?

事实上,心理分析学派在许多著作中,片面地、绝对地将人的潜意识降低到动物的水平,无视社会对人的影响,是反进化论的、无视作家有意识的创造劳动,是唯心主义的。

艺术与梦同源说也是如此。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如果说最初的神话带有梦幻色彩,心理分析学派倒还能自圆其说,可它却是由此向纵深推入,将所有的文学形式与梦幻等同起来,那就谬之千里了。

文学作品不仅仅有反映社会,还有改造社会的功能。倘若文学作品真的完全象心理分析学派所言的,仅仅是个人的发泄,就不可能有它的生命力。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一千年前人们所不能达到的愿望,今天已是人人可以满足的了。然而,优秀的文学作品仍然为人传诵,激起人们的共鸣。这,也许心理分析学派无从解释。

总之,心理分析学派在解释与文学有关的心理因素时,既不考虑它同大脑(皮层的关系、第一第二信号的功能等等)的联系,又不承认外部世界对它的意识的主导的、决定性的关系。这和列宁科学地阐明的关于心理是“头脑的机能,是外部世界的反映”的唯物主义论点相对立。

在心理分析学派的理论系统中,不是将外部世界、社会条件等理解为文学艺术作品的决定因素,而是把它的作用贬低到对人的潜意识中心理倾向(本能、欲望、冲动)的压抑、障碍的水平上。社会条件实质上则被看作是由潜意识中的性力产生出来的,结果真实的关系完全弄颠倒了,这种潜意识决定论同马克思主义关于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决定论相违背。

不过,这里倒不妨再试引用一句黑格尔的话:“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从本世纪初到现在,弗洛依德学说和心理分析学派已有七十年的历史,可是其声势有增无减,而且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仅仅把这个现象理解为统治阶级对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虚伪的答案,也许还不够。

姑且不提“文学是人学”,搞文学批评,我们是应该对作家和艺术家的心理状态作些研究,“悲愤出诗人”,这就是革命导师们用过的话。

在对于一部作品和一个作家进行具体分析时,我们经常将创作动机和阶级性划等号。在论及背景时,我们往往只提时代背景,而对作者的生平一笔略过。而事实上,一部作品的产生有很复杂的原因,也不能排除一定的个人的心理因素。拜伦和拜伦式的英雄人物、陀斯妥也夫斯基和他的《白痴》就是较典型的二例。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规律——或用数理统计的术语——概率,需要我们研究和探讨。当然,这必须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进行。

再试举一个我国文学创作中的例子,且用心理分析学派的观点剖析一下。

经过了十年动乱之后,我国文学艺术创作重又繁荣兴旺起来。不过我们也可注意到一个小小的现象。以“恋”或以“爱”为主题、为题目的作品数量猛增。当然,这类题材的作品应该有。从历史的角度看,“四人帮”禁止了、压抑了“爱情”这么长时间;作者、读者从他们亲身的经历中,都有所积郁而得发泄,是一个很正常的心理现象。然而,这些以爱为主题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或多或少受到“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这一模式的影响。在这些作品里,男主角往往是在四害横行时受迫害、受冲击的;女主人公总是慧眼识英雄、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给以帮助,给人爱情,自我牺牲,忍辱负重(或者男女主角的位置倒换一下)。最后的结局不外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我们并不否认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事例。有,但却不象小说中塑造的那么多,那么强烈,而更多的(象张志新同志生前所遭受的)也许是恰恰相反。可是,为什么偏偏这类作品人们爱读、爱写呢?

这也许多少和荣格的集体潜意识说有些关系。荣格称集体潜意识——原始模型——为“无数同一类型的经验在心理上留下的沉淀物”,而我们知道,这一类的题材在中国文学史上确实是渊源深长。且再进一步发挥,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太缺少这种现象,人们的愿望只能在作品中“升华”和实现呢?而读者爱看,是否也有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这么一方面的因素呢?——这一切都是假设,但我们也可从假设上去思考。

从创作技巧上来看,意识流也已在我国渐渐得到承认、应用。用这种手法来描绘人流动的意识和潜意识中浮上来的一些零乱的念头,是否就更真实一些呢?

文学和心理学都是研究人、离不开人的;它们是相互影响的。我们再来看看文学和心理学的另一层关系。在我们的古典文学作品里,也可以找到一些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描绘,《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就是一例,但这里限于篇幅,不可能用三言两语说得清。笔者倒想举一段《阅微草堂笔记》中小故事来和弗洛依德对照一下。故事大意是说,一家书香门第的大宅里,住了一伙也颇识礼仪的狐狸精,和主人一家倒能和睦相处。有一天这家的一个丫环被发现困辱在一个僻屋里,主人大怒、痛斥狐狸精不知羞耻。俄顷,墙中传来一只老狐狸的声音,说已经鞭挞了那些劣子,不过他又提醒主人,为什么偏偏挑上了这个丫环——女子过了梅之年,尚无配偶,怀春之心油然而生,一经挑逗,遂决堤矣,主人顿然醒悟,将家里过了梅之年的丫环全都遣散。纪晓岚到底是大手笔,他将那些离经叛道的话给老狐狸说,自己便脱了干系。实际上,这故事所要表达的正是弗洛依德所讲的对正常的欲望压抑的后果。

上面的那些例子,论述不免零乱,不能全面,不过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文学和心理学总有内在的联系。要有科学的文艺批评,我们首先要掌握马列主义的科学思想。在这个前提下,吸收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些成果,只能使我们的文艺批评更具有科学性。同时,也要对心理分析学派的唯心主义部分进行批判。这二者并不矛盾,因为心理分析学派并不等同于心理学,而心理分析学派也的确有值得我们研究的东西。

列宁说过:“应当明确认识到,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没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能完成这项任务。”经过了十年空白之后,面对着西方种种新的文艺思潮,我们正应以列宁的这段话为指南,去踏踏实实地进行研究。

①这里的“器质”不同于气质,有译成“功能”的。

猜你喜欢

学派潜意识心理
梦境是链接潜意识的捷径
心理小测试
具有创新价值的伯明翰学派文化阐释
心理感受
重“流派”、弃“宗派”与讲“学派”
潜意识研究的现实意义
心理小测试
论朱智贤学派:儿童心理学理论与实验的创新
我喜欢你
论浙江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