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理论的颜色

1981-01-01董志新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1年1期
关键词:歌德列宁共产党人

董志新

理论会有颜色吗?有的。有些同志轻视理论工作,对学习理论不感兴趣,其根据就是马克思和列宁都说过“理论是灰色的”。可见,理论的颜色颇值一议。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长青的”。——这是伟大的德国思想家和作家歌德的一句名言,出自他的名著《浮士德》。马克思最早是在《揭露科伦共产党人案件》一书中引用这句话的。当年,普鲁士政府策划了陷害国际共产主义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成员的“科伦共产党人案件”。普鲁士法官、科伦共产党人案件的起诉人泽特对共产党人的革命学说是无知的,以至他本来想“找反对马克思的客观材料”,却找错了对象,把本来是四章的《共产党宣言》说成只有三章,而漏掉的那一章,恰恰是最能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同过去所有的共产主义派别之间的区别”的那一章,这使泽特陷入“窘境”,变得“可怜”。马克思在对泽特的种种荒谬做了淋漓尽致的解剖后,写道:“然而,我的朋友,理论在任何地方都是灰色的。”诙谐的嘲弄讽刺了泽特,揭露了他在理论上的无知。同时,马克思指出:革命无产阶级的党虽然弱小,但是党的学说“无论如何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充分肯定了革命理论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八卷五百三十四——五百三十五页)

列宁也曾经写道:“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辩的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和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我的朋友,理论是暗淡的,而生活之树是长青的。”(《列宁全集》第二十四卷二十五——二十六页)列宁在这里引用歌德的名言,在于批判这种“使活的马克思主义变成死教条的牺牲品”的思想倾向。列宁从来没有以为理论是无足轻重的,恰恰是他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可见,我们不能错误地理解歌德的这句话。马克思和列宁引用这句话的用意,在于说明实践对于认识的重要作用,在于说明理论不能脱离实际,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充实、丰富和提高。这里强调的是生活对理论的重要性,而不是对理论作用下的定义。

问题出在“灰色”上,十年动乱时期,盲从的人们是以“色”判定是非的。红色象征革命,黑色象征反动,灰色呢,至少是“右倾”了。所以有的同志也就“闻灰色变”。其实,歌德是诗人,诗多夸饰,这句名言也不例外,并不是对理论的意义和作用下的科学定义。如果理论能够正确地反映生活,能够随着生活的发展,深深地植根于生活之中,正确地总结生活中本质的东西,那也就会同生活一样生机盎然,青春长在。

革命理论在现实生活中会发生巨大作用。远的且不论,仅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论讨论来说,它在解放思想,肃清极左路线流毒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是众所周知的吗!当我们在讨论会上畅所欲言地发表意见的时候,当我们在发放工资时拿到奖金的时候,当我们从早市买来各种早点、鲜菜的时候,当我们在书店买到许多古今中外名著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了各行各业的繁荣,各种各样的可喜变化,都与那场生气勃勃的理论讨论有关呢?如果你再把这种充满朝气的局面和四年前那种呆板沉闷的局面作个比较,你又会怎样想呢?当然,这不仅仅是理论的功劳,但有理论的功劳则是不容置疑的。

对于理论的作用,我们没有必要去做夸大其词的宣传,事实已经在反复证明它应有的位置。我们党历来重视革命理论的学习,轻视理论是没有道理的。有这样一句话,可以作为本文的结语:“满载愚人的船,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摘自1980年9月4日《辽宁日报》)

猜你喜欢

歌德列宁共产党人
一个符号,表示否定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想对您说
初心如磐
晚年的歌德
拉美有多少“列宁”?
从“两学一做”谈共产党人的信仰
习近平的共产党人政治自觉观
我要歌德的书
纪念列宁
最后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