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孩子”可以办科学

1966-08-17

中国青年 1966年1期
关键词:科学实验大队小麦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龙其是这样。希望各地的党组织,协同青年团组织,注意研究如何特别发挥青年人的力量,不要将他们一般看待,抹杀了他们的特点。当然青年必须向老年人学习,要尽量争取在老年人和成年人同意之下去做各种有益的活动。……对于保守思想当然是不应当妥协的,那末好罢,就来试试看,成绩出来了,他们也就同意了。

毛泽东:《中山县新平乡第九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青年突击队》一文稿的按语

山东掖县西由公社王贾大队技术队,是一九五六年成立高级社时举办的。当时是技术组,公社化以后扩大为大队技术队,现有二十五个成员,其中二十个是知识青年,种了五十三亩实验田。

十年前,当青年们组织起来向科学进军时,有人说:“连二十四节气都不分的毛孩子还能搞科学!做梦要媳妇——想的挺好。”但是,事实打破了对科学的神秘观念。这伙“毛孩子”,在党的领导和团组织的带动下,依靠集体化的优越条件,依靠贫下中农的支持和农业科学技术部门的指导,充分发挥了敢想敢干、刻苦钻研的革命精神,解决了当地生产方面的许多重要技术问题,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全大队的平均亩产量,一九六三年就过了“长江”。今年又创造了平均亩产一千一百多斤的新纪录。给国家交售粮食一百二十多万斤,每人平均五百斤。队队搞储备,一人百厅粮。科学实验不仅出技术、出粮食,也出了人材。现在,有些青年已经成为当地农业生产的全把式,有部分青年分别学会了当地主要作物的栽培、育种、病虫害防治和牲畜繁殖、防疫等新技术,有的人还被省农业科学院聘请为农民研究员。

不怕困难,敢于斗争

革命是在斗争中前进的。科学实验一开始,他们就同一连串的困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社会上一些旧习惯势力的抵制。有些人说:“没见过种庄稼还得实验!”还说什么“重活不干,试验田里瞎转。”有些人还专门我些疑难问题来考问他们,因为一时答不出来,他们说研究研究再答复,就叫他们“研究先生”。在这种情况下,个别青年泄气了,也有人劝说:“趁早算了吧,别瞎子点灯白费蜡。”这时,党团组织明确指出,科学实验不单纯是个技术问题,而是一场大革命。这一下子提高了他们的

认识。大家想,既然是一场大革命,那末,首先自己就必须具有革命的志气,站得稳,顶得住,努力做出成绩,用事实战胜旧思想和习惯势力。如女青年王文波,开始搞牲畜配种时,一些街坊邻居说:“十八九的大姑娘,天天在牲口腚上转转,和大叫驴打交道,真不害羞!”她为此也苦闷过,但在党支部的教育下,她认识到,配种也是干革命。妇女自古没干过的事她要干。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掌握了人工授精和接产技术。八年来,给牲口配种、接产一千七百多头。

搞科学实验,就要懂得科学知识,对他们这些技术水平不高、实际经验又少的高小、初中毕业生来说,的确是有很多困难的。但是,他们牢记着党的教导:“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人,飞机大炮也不是天生就有的,是人一步一步研究出来的,怕什么!”为了学习技术,他们经常是书本随身带,休息时间学起来。啃不动小麦、玉米栽培学,就拿着麦穗、玉米棒,根据书上的原理,一点一点的解剖着学。有了问题就向老农请教,写信到科学技术部门去问,到周围先进单位参观。原技术队长张焕英,就是一个有名的“每事问”。她见虫子总要抓住看看,听别人介绍个新办法,总要试验试验,碰到不懂的东西,就到处去问。农技站的人说,她一见你就提问,而且打破砂锅问到底,非问得你答不上来才算完。十年来,她读了不少校术书籍,还上了函授大学。经过苦学深钻,已经掌握了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的育种、栽培和治虫技术,人们称她为“农业小专家”,省农业科学院聘请她为农民研究员。

科学实验开展起来以后,他们本着毛主席关于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教导,因陋就简,自己动手解决困难。没有房子自己盖,没有标本盒自己做,没有化验桌垒土台,没有培养皿回家拿菜碟,没有皮尺用绳子代替,农具坏了自己修理……。总之,凡是自己能制造的就不花钱买,有旧的就不买新的,能用土的就不买洋的。他们说,这样既节约了开支,又学会了技术,还长了革命志气。

从实际出发,为当前当地生产服务

十年来,他们搞科学实验的经验是丰富的,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从实际出发,为当前当地生产服务。

一、实验课题从群众中来。

课题从群众中来,经过实验,再推广到群众中去,是科学实验为生产服务的一条群众路线。他们的实践证明,凡是这样做的,就能促进生产,受到群众欢迎,否则,就一事无成。

曾经有一个时期,由于他们产生了好高鹜远,贪大求洋的思想,一心要搞新玩艺,提出“向尖端进军”,搞了许多稀奇古怪的远缘杂交,对当前生产中的问题反而没有兴趣了。结果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大批“尖端”项目,一个个地失败了,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群众意见很大,说“技术队是败家子”。

从这段弯路中,他们吸取了深刻教训,懂得了搞科学实验,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实际,不能考虑个人的名利;任何实验项目都要实事求是,不能违背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从此,他们回到了事事听取群众意见,项项实验从生产需要出发的轨道。

他们经常向群众作调查,向生产实践作调查,凡是生产需要、群众又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就实验。比如,种子、虫害就属于这类问题。他们抓住不放,一抓十几年。先后引进各种品种二百五十个,大面积推广二十个,使全大队主要农作物的品种进行了三次大更换,每次都增产百分之十到二十,还给国家交售和直接支援外地优良品种二百多万斤。并且摸索出了引进实验、示范推广和提纯复壮相结合的一整套经验,

不仅使全大队实现了良种化,而且使种子的纯度经常保持到百分之九十到九十五以上。同时,还学习掌握了十多种害虫的一般发生发展规律,以及科学的防治方法,基本控制了农作物的虫害。

凡是生产中有重大争论的问题就实验。他们认为,生产中的重大争论,实际是反映了群众所关心的增产关键问题。比如,推广玉米和大豆间作的种植方法时,究竟是三行玉米间一行大豆增产多,还是二行玉米间一行大豆增产多?干部群众,争论很大。不少人觉得,三行比二行多一行,当然高产了!技术队认为,群众的争论,就是自己的实验课题,搞了“三间一”和“二间一”的对比实验。结果证明,在当前水肥条件下,“二间一”比“三间一”,玉米株数虽然略有减少,但布局合理,能够充分利用地力;每行都有边行,通风好,光照充足,白天升温快,晚上降温快,温差大,植物晚上呼吸作用小,消耗少,每亩多收七十三斤。群众一看信服了,都说:“‘二间一的好,玉米没有孤老子(不长棒的空株),里外一个样。”现在,全大队已经普遍推广,县技术推广站也向全县介绍了这个经验。

凡是群众有怀疑的技术措施就实验。他们觉得,群众对某项新的技术措施有怀疑,不敢用,是没有看准它的好处,这时候正需要技术队给做个样子,帮助群众拿定主意。如一九六三年,供销社购进大批“氨水”肥料,群众使用后说是“无效肥”,出现了供销社“氨水”积压,生产队肥料缺乏的情况。技术队对“氨水”就进行了化验,发现“氨水无效”的原因,主要是运输不加盖,洒后不盖土,肥效“飞”了。他们采取合理使用“氨水”的方法,同“硫酸铵”作了对比实验。结果,施用“氨水”的小麦比施用“硫酸铵”的小麦长得还好。从此,“氨水”威信大振,供销社积压的存货,很快就卖完了。

二、一切经过试验再推广。

根据他们的体会,搞科学实验必须有一个为群众负责、为生产负责的政治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论是对外地介绍的先进经验,还是上级布置的技术措施,都要经过实验,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不能撇开自己的实际条件,盲目推行。

在这方面,他们是有过教训的。一九五九年,从河南引进小麦品种“辉县红”,经过小区试验,表现很好,当年就推广下去。结果到大田一种,因土质、水肥、气候条件的变化,比其他品种一亩减产百十斤。群众纷纷批评:“技术队尽熊人(欺骗人)。”从这件事上,使他们认识到,对一个品种的观察,不能只看它一时的表现。从此,他们不论搞什么实验,都坚持在不同的条件下,仔细观察、具体分析、反复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且根据全大队的土质条件,选了四个有代表性的生产队,作为技术队的示范基点。采取“小区反复实验——四个基点示范——再到大田”的方法,使他们克服了盲目性,增加了自觉性,收到了良好效果。

对自己的实验是这样,对别人的经验,也不盲目照搬。一九六○年立冬前,发现很多麦苗被蝼蛄咬断了。根据外地经验,撒毒饵、灯光诱杀,全不见效。他们经过几个晚上观察,发现是因为天冷温度低,蝼蛄都不到地面上活动。后来,改变方法,把毒饵 埋在表土以下,结果杀虫效果很好。

上级布置的生产措施,他们也是因地制宜地贯彻执行,凡是不符合科学要求的,敢于纠正。一九六三年冬,下着小雪,上级号召给小麦浇冻水。社员认为地气温,不愿浇。大队干部为了这件事很着急。到底要不要浇水呢?技术队对麦田的含水量进行了化验,发现麦田土壤含水量为百分之十八到十九。根据有关资料,百分之十六就够用了。再浇就会降低地温,不利麦苗生长。当技术队长张焕英向大队提出停止浇麦的建议时,有人“好心”地劝解说:“上级说浇了好,你说不浇好,不是寻着犯错误?”她说:“这是科学,要实事求是。”大队根据他们的建议,决定停止小麦浇冻水。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个结论,他们又做了实验,结果浇水的比不浇水的减产百分之九点五。

他们这种一切经过试验的科学态度,不仅有利于生产,而且使科学在群众中的威信越来越高,使青年也真正学到了科学技术。

三、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

过去,有些人认为,学习推广已有的科学成果,是吃别人的现成饭,没有搞头,他们的实践证明,学习推广已有的科学成果,并不是照抄照搬,在原有基础上打转转。只要从当前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学习推广,就一定会有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就是遵循着普及提高,再普及再提高的过程向前发展的。

从前,他们对付虫害,只有一个“治”字。后来,他们想,见虫再治虫,费药又费工,治的再快,也免不了庄稼受损失,如果想办法找到虫卵,把它消灭在孵化以前,不是多快好省吗?粘虫,是当地小麦、玉米的大敌。一九六一年八月,他们在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下,决心下田查找虫卵,经过几天的观察,终于在玉米棵中部发干的叶尖上发现了。每个卵块,一般有一百个左右的卵粒,最多的三四百。他们立即报告大队党支部、管委会,发动群众,一齐下

手,掀起一个剪干叶,烧卵块的运动。从一九六一年到现在,年年坚持这样做。干部群众同声称赞是“绝法”。这样,从杀虫到灭卵,变被动为主动,不仅省药省工,粘虫危害也大大减轻。

又如,过去种麦都是按斤数下种,现在他们发展到按籽粒下种,更科学了。今年,小麦刚刚收打完毕,技术队就进行室内烤种,发现一千粒小麦的重量达四十克,比去年增加四克。根据他们的历年资料,千粒重的年度差距都在一二克,象今年这样大的差距,实在出人意料之外。按这个数据计算,今年的小麦每厅比去年要少一千三百八十九粒,如果今年还按去年每亩十六斤的播种量下种,每亩就要减产百十斤,这是多么大的数字啊!他们立即报告大队党支部和管委会,建议今年种麦要相应加大播种量。县里农业领导部门也根据他们的情报,要求各公社根据自己小麦千粒重的增加情况,提高今年的小麦播种量。一位县农业部门的同志深有所感地说:“就这一手,不知道给集体增加多少收入,对国家有多大贡献。啥叫为人民服务?我看这就是具体的为人民服务。”

十年来,由于坚持了从实际出发,为当前当地生产服务的原则,很受群众欢迎,夸他们是“生产参谋”、“技术顾问”。同时,向群众普及了科学知识。现在,队队都搞种子田,又发展八个科学实验组,还办起了政治、文化、技术三结合的业余学校,已经形成了一个群众性的学科学、用科学种田的活动。

毛泽东思想是“毛孩子”可以办科学的根本保证

技术队在科学实验中,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绩,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依靠党的领导,依靠群众,坚持革命实践的结果。他们认真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这是“毛孩子”可以办科学的根本保证。技术队善于抓住各个时期青年的活思想,组织大家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如针对一些青年参加技术队为了干轻活、多分钱、好出名、好找工作的个人打算,学习《为人民服务》,树立为革命搞科学实验的思想;针对一些青年在科学实验中马马虎虎,观察不细,记载不准的问题,学习《纪念白求恩》,树立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针对一些青年认为“论产量咱们不低,论名誉是全县第一”的自满情绪,组织到临近先进单位参观,克服故步自封、骄傲自满的思想;针对青年思想生活上的自由散漫的问题,学习《反对自由主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等。有的人还读了《实践论》、《矛盾论》,学习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自己的实践。此外,还组织青年学习雷锋、王杰等英雄模范人物,表扬好人好事。

他们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认真学技术,刻苦搞实验。农忙季节,根据需要,干啥学啥;各春时间,集体上技术课,系统学习。自己办个学习室,藏有一百五十一本技术书籍,还订了农业科学技术杂志,供青年们阅读。在实验方面,有一套严格的科学要求和制度:一切试验有计划,项项块块专人负责,自始至终都有观察、记载,不论成功失败都要总结,实验结果及时向大队汇报;常年坚持虫情预测预报制度,常年坚持化验小麦、玉米各个生长阶段的土壤含水量,常年坚持小麦、玉米千粒重的测定和发芽率的试验。现在保存的有关实验的计划、记载、总结等各种资料,就有六卷,三百四十三页。

为了联系群众,联系实际,了解生产中的情况,他们抓住了一年农业生产的四个方面的主要情况:干部群众讨论制订生产计划的情况;每年夏秋作物管理过程中,发生旱、涝、病、虫等自然灾害,庄稼出现好坏变异的情况;每年夏秋作物收获前,大队管委会组织群众性的检查评比情况;每年夏秋作物收获后,大队管委会组织干部、老农、技术人员总结生产经验的情况。同干部群众一起参加议论,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认真进行调查,及时发现问题。他们所以群众路线走得好,实验课题抓得准,这是一条主要的经验。

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刻苦搞实验和密切联系实际的思想作风,是技术队的革命作风,促进了青年的锻炼成长,也促进了技术队的巩固和发展。

猜你喜欢

科学实验大队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天宫”上的科学实验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驱猴大队
大队委竞选记
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将于4月发射
精心准备 科学实验
国际空间站上的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