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们在黎坪山区锻炼成长

1965-08-20赵家璧

中国青年 1965年6期
关键词:野兽山区队员

赵家璧

一九六二年六月,一支由四十四名城市知识青年组成的垦荒队,在陕西汉中团地委副书记周沪同志带领下,怀着改造山区、占领山头的雄心壮志,从汉中出发,奔向荒无人烟的黎坪山区。这些刚从学校出来的城市娃,年龄最大的二十三岁,最小的才十六岁。两年多来,他们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在中共汉中地委和汉中专署的领导下,充分发扬了披荆斩棘、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建立起一个以粮食自给为立足点,以多种经营为发展方向的国营垦殖场。现在,全场已开辟出牧地四千多亩,垦种荒地九百多亩,点种松树二百多亩;栽苹果、蜜桃三十亩,核桃三千株,花椒八千多株;种植党参一百五十亩。两年多来,全场共收获粮食四万六千七百零三斤,蔬菜七万七千八百四十斤,油料九百一十九斤。繁殖大牲畜五十三头。此外,新建和修补房屋八十三间;建立起气象观测哨一所,水磨一座;架电线三十里。知识青年也由原来的四十四名增加到八十五名;加上干部和从其他牧场合并过来的一部分工人,全场共有一百二十一人。两年多以前还是灌木丛生、野兽群居的荒山野谷,如今人欢马叫,庄稼葱绿,一派热气腾腾的兴旺景象。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变化啊!但是,这个翻天复地的变化,得来又是多么不容易啊!

在深山里扎根

一九六二年六月二十日,青年垦荒队员从汉中跋山涉水,经过三天时间,徒步行走了一百五十里,来到了黎坪山区。

这儿山高天寒,海拔一千六百公尺,平均温度只有摄氏九点七度;冬天雪深数尺,几月不化;夏季则淫雨连绵,蚊蝇丛生,常有疾病流行。人们要在这里居住下来,战斗下去,真是难哪!垦荒队里的姑娘和小伙子们都是在城市里长大的。过去他们过着安逸、舒服的日子。没受过风霜,没经过雨雪。刚一到这荒凉的黎坪山区,不知哭了多少鼻子,闹了多少笑话。有的人放下背包一看,四周山峰林立,那么高的山多难爬呀,也不知啥时候才能见妈妈,心里一酸,泪珠儿“吧哒吧哒”直掉。有的人躺在牛栏里,睡在草铺上想起城市、学校、家庭生活来,翻来复去睡不着……

但是,他们在毛泽东思想的抚育下,在垦殖场这个革命大熔烬里得到了锻炼成长,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没有住房,他们就在十五里外的元坝牧场借两大间牛栏,铲除了稀牛粪,铺上了新土当宿舍;砍来毛竹、木杆编好床铺,几十口人搬进去住了下来。做饭没有厨房,他们在荒草堆里架起锅台,做出了喷香的饭来。没有青菜吃,他们自己开荒,自己种菜,吃到了新鲜蔬菜。野兽的侵袭,深夜的狼嚎都没有把他们吓跑,不久以后,倒是他们把野兽吓跑了。

黎坪山区到处长着漆树。很多人一挨上这种树就要中漆毒。小伙子李明珍做饭时烧了漆柴,第二天肿得睁不开眼睛。第三队误把一根漆树做了门柱,中毒的人更多了。怎么办?转移阵地吗?大家坚决不同意,他们说:“哪里都有漆树,见了就躲,怎能开发山区?”“漆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不仅不能躲,还要发展它,利用它。”在党支部的领导和亲自带动下,他们以顽强的革命精神把困难顶了回去。为了对漆树产生适应能力,没中漆毒的同志,偏去惹惹它;中了毒的挺过去,好了后又去摸。他们忍受肉体上的痛苦,一次两次,有的经过七八次的试验,终于产生了适应能力。现在就是把漆涂到他们手上也没有反应了。

秋天到了,绵绵淫雨下了四十来天,山洪爆发把黎坪和外地的联系隔断了。山上的粮食快吃完了,洪水还不退。党支部书记和场长几次冒险渡河都没有成功。粮食愈来愈少了,有的队每人一天吃四两。垦荒队员们发扬了高度的阶级友爱精神,领导把自己的粮食让给队员,队员又让给领导……他们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热火朝天地学习起毛主席著作《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学习红军、志愿军的英雄故事和上山下乡的先进青年的优秀事迹。他们激动地说:

“我们再苦也没有二万五千里长征苦!革命战争的考验我们没赶上,但是一定要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艰苦斗争中锻炼成钢!”

就这样,他们上山寻找可吃的野菜,一直坚持到雨停路通,运来粮食为止。

刚到十一月,黎坪已经是满天满地大雪了。从平原上来的姑娘和小伙子能顶住这高山的严寒吗?党支部准备必要时,把人马全部撤到半山腰避风雪。住在下沟的贫下中农也非常关怀青年们,特意上山建议领导让他们撤下山来。但是,年轻的垦荒队员们觉得山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他们说:“劳动是最好的防冻剂,我们趁冬天把元坝子的肥料运回来,这种劳动既可抗寒,又为明年春耕作了准备。”

青年们顶着寒风,背着粪斗,奔走在积雪一尺多深的山路上,滑倒了,爬起来,再奋战。十八岁的姑娘曹雪芳每次背八、九十斤,一天背三趟,跑九十里路,创造了二队背粪的最高记录。这一来,小伙子们急了。有的天不亮就动身,有的半夜就起床,领导拦也拦不住,你追我赶,展开了热火朝天的竞赛。他们眼睫毛上挂了冰霜,心里却燃烧着烈火,在沿途老乡们一片称赞声中,他们激动地引吭高歌:“到农村去!到山区去!到革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是毛泽东的好儿女。不图安逸,不享现成;以农为乐,以农为荣;为建设新农村而战斗终生!”

就这样,他们赢得了第一个回合的胜利,在深山中扎下根来。

披荆斩棘,改天换地

年轻的垦荒队员们要在这黎坪山区建设一个以粮食自给为立足点,以多种经营为发展方向的垦殖场。进山不久就开始了向荒山要粮,向野岭要宝的战斗。

黎坪山区满山遍野都是荒草、灌木和刺架,要开荒种地必须先把这些东西砍倒、烧掉。当地老乡把这种活路叫“砍火地”。砍火地的战斗开始以后,姑娘们和小伙子们拿起镰刀一齐上阵。他们的镰刀一落下去,一条条刺条弹起来直向他们脸上、身上刺去。干不多久,很多人的脸上、身上划满了一道道血印。多数人没有害怕这些困难,少数人却有些受不了。小伙子谢胜愈干愈泄气,把镰刀往地下一摔,坐在石头上闹情绪。同志们粉纷帮助他,场领导找他个别谈话。谢胜晚上躺在床上翻来复去睡不着。他想起毛主席《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白求恩是外国人,对中国革命却那样热情,我这样对待劳动太不应该了。第二天他干得欢起来了。不久他还动脑筋、想办法,在砍刀上安了一个长把,提高工效三倍。

参加砍火地战斗的三个队,热火朝天地干了一个月,战斗结束了,全场砍出了一百四十五亩土地。

一九六四年冬,垦殖场为了彻底改变山区面貌,保证粮食丰收,决定开沟排浸,兴修梯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在零下十多度的天气里,青年们脱掉棉衣,挖的挖,抬的抬,干得热火朝天。小伙子黄顺统抡锤打石头,一块碎石蹦掉了他的一颗牙,嘴里直流血。队长让他休息,他发急说:“这点小伤还能下火线。”女青年崔大芳正在这个时候闹脚病,医生让她休息,党支部书记周沪同志坚决不准她参加,她千方百计还是来了。她说:“修基本农田是千秋万代的大事,不能没有我的劳动。”人们就这样连绩奋战两个月,捡出一千六百多方石头,修出梯田一百一十多亩。

十二月的黎坪山区天气寒冷极了,最耐寒的动物也躲得不见了。年轻的垦荒队员们为了给祖国营造大森林,改变山区气候条件,提出“为子孙万代造福”的口号,在拔海一千六百公尺的高山种植松树。他们在风刀雪剑中,挖开一个个一尺多深的土坑,把一颗颗松子细心地种下去。雪花落在他们的头上,化成水珠,又立刻结成冰。他们并不觉得这是苦,反而干劲越来越大。因为他们认识到,今天播下的种子,不久的将来就会长成参天大树,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贡献。

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一个一个的困难都被年轻的垦荒队员们克服了。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改这里的天,换这里的地,把“进了炮坪沟,三年两不收”的历史扭转过来,创造出“进了炮坪沟,年年大丰收”的新局面。

革命熔炉炼新人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青年垦荒队员在这里既改造着自然,又改造着自己。他们在和风霜雨雪斗争中,在向一个个山头开战中,逐渐培养起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学习到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真才实学。短短两年多的时间,这一支建设山区的生力军,健康地成长起来了!关于他们成长的经验,可以总结许多,但是千条万条,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认真学习了毛主席著作。晚上,绵延无边的黎坪山区沉睡了,只有这一伙青年们围坐一起,在灯下认真、专心地阅读着《青年运动的方向》《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等文章。他们开了无数个大会、小会进行讨论。一旦他们用毛泽东思想武装了自己,就会产生改天换地的力量,就会扫掉形形色色的个人打算,把一颗红心献给党,献给人民,献给建设新山区的革命大业。二十一岁的崔大芳在日记中写道:“只要革命需要,我丝毫不吝惜地献出自己的全部青春!”

这个在城市中长大的姑娘,刚来场时,胆子特小,晚上一个人不敢出房门。一九六三年,有一段时间她负责推磨,经常往返十几里到后山牧队取送牲口。一天下午,她给牧队送马,刚走到下巴口边,一只野兽猛地窜了出来。她一下惊呆了。刚想定住神看一下,不料这只野兽一溜烟地逃跑了。以后几次都是这种情况。从此她明白了一条道理:人怕野兽,野兽更怕人;何况自己背后还有强大的革命集体,有什么好怕的呢!她的胆子就这样锻炼出来了,甚至夜里也敢单独行动。

大芳从冲破怕野兽的这一关得到了启示,她说:“我们青年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任何困难,都不过象那个吓人的野兽一样,只要你不怕它,敢跟它斗,就一定能够战胜它。”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她闯过了做饭、筛簸、犁地等不知多少道难关,学会了许多项生产技术。每一次都出色地完成了领导上交代的任务。

炮坪沟雪大天冷,老乡和兽医都说在这儿喂不成牛。原因是高山上的大雪会照瞎牛眼。因此,他们上山第一年就把牲口赶到十五里以外的元坝子过冬。但是冬天正是积肥的时候,用人背肥料,花费工时不说,

人们还要吃苦头。场部经过慎重研究,把在炮坪沟试验喂牛的任务交给了大芳。这的确是个重担子,她该怎么去挑呢?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她接过了十四头牛以后,便到处求教,刻苦学习喂牛办法和保牛过冬的经验,最后归纳出几条措施。她始终一丝不苟地去实行,结果,所有试喂的牛,除五头母牛待产送到元坝去喂外,其余的全部健壮地度过了冬天。迷信被破除了!

“真是毛主席教导出来的好青年”

象崔大芳这样的先进青年,又何止一个两个呢!

多种经营队的刘义霞,才来时,走路脚上打了泡就哭鼻子,现在却成了这个队的副队长。她打破了当地妇女不能扶犁的老惯例,学会了使牛犁地。一天,她正在路边犁地,过往老乡看了十分稀罕,纷纷议论说:“真了不起,姑娘家还会犁地!”“回去叫我外女将也向人家学习学习,庄稼还愁做不好!”

才上山时,大家经常议论的是什么东西好吃,什么衣服好看,现在却谈的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这里将变成一个怎样美好的社会主义大花园。“五好”场员杨远义有着这样的理想:难道到共产主义也得住这种茅草房吗?我是在共产党、毛主席教导下长大的新中国青年,应该敢于创造。前人没有做到的事,我们要做到。一定要在黎坪山区建起窑场,烧出砖瓦,给我们和下沟的贫下中农老乡们盖起坚固漂亮的瓦房。

农二队的邹中兴说:“我为取得了祖国第一代新型农民的资格而自豪。我们一定要用自已的双手,在这里劈出一个新天地来。”曾在砍火地时扔下弯刀闹情绪的谢胜,现在说:“知识青年参加农业生产不是什么屈材,也不是什么大材小用,而是把空虚的东西,在实际斗争中改变成实实在在的本事。

“现在我开始懂得了,自己的劳动是多么有意义啊!山区的变化,党的教育和领导的关怀,使我下决心,立大志,誓当一辈子‘地球理发员。”

才上山时,他们看不起劳动人民,还放不下知识分子的架子来。经过学习毛主席著作,他们认识到要革命就要和工农结合。在场领导的支持下,他们利用雨天,到附近公社生产队去调查访问,又听老贫农梁成有讲家史。梁成有大半生的血泪史,深刻地教育了广大青年垦荒队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阶级觉悟。他们从骨子里痛恨阶级敌人,从内心里热爱贫下中农,并乐于给贫下中农做好事。老贫农梁成有夫妇,年已七十,无儿无女,住一个小窝棚子,又小又破。他们怕老人家过冬太冷,在党支书和场长带领下,突击了两天,帮老人盖了两间新草房。冬天老人没柴烧,武士德、曹雪芳等青年,就主动给老人打柴。逢年过节,许多青年还给他们送糖,送鸡蛋。梁成有感动极了,直夸奖说:“你们真是毛主席教导出来的好青年。有了这样的好青年,咱就不愁建不成社会主义。”

前进,再前进!

短短的两年时间,他们锻炼了思想,增强了体质,提高了劳动本领。过去这些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白面书生”,现在一天能砍三四百斤柴,背一二百斤粮食。外号“镇巴牛”的王志华,一次甚至背过二百八十斤粮食。

短短的两年时间,全场共评奖模范一百二十人次。去年六月二十日场庆时,又评奖“五好”场员三十三人。其中男青年十九人,女青年十四人。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短短的两年时间,黎坪山区的面貌大大改变了!青年垦荒队员的面貌大大改变了!他们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中,从劳动人民、从革命前辈们的身上,继承了多少宝贵的东西啊!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只要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革命化大道勇往直前,他们一定能够把革命的红旗接过来,传下去!

猜你喜欢

野兽山区队员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山区修梯田》
高傲野兽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山区
邮一堆微笑到山区
捣蛋野兽岛 我的火箭船要出发了,要我给你留个位置吗?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
小山区留守娃的圆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