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辅导群众学习

1965-08-20黄守学

中国青年 1965年13期
关键词:著作自由主义毛主席

黄守学

通过一年半的学习,我们深深感到,农村广大群众都要求学习毛主席著作,而他们识字又少,在这种情况下怎样组织好大家学习,使学习能够经常坚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中间,除了党支部要加强领导,以身作则,学好用好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解决辅导的问题,要以党支部为核心形成一个学习辅导的骨干力量。正如毛主席说的,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那末,什么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桥和船呢?我们感到辅导员在学习毛主席著作中就是起着桥梁的作用。

以什么标准和根据什么条件来选拔辅导员

我们认为,第一是要选阶级成分比较好的。我们大队一百四十一户人中,贫下中农就占九十三户,根据这个特点,我们以贫下中农家庭出身的青年为主,吸收了一部分中农家庭出身的青年。现在的十九名辅导员当中,有十五名是贫下中农,有两名是中农,有两名是富裕中农。第二是要选拔有一定文化水平和讲解能力的人。在我们十九名辅导员当中,高中的两名,初中的十二名,高小的五名。第三就是要选拔思想好、劳动好、热爱集体经济、在群众中威信高的人。在这方面我们还有过教训。我们原来找了一个青年辅导员,他敢说敢为,对工作也比较认真负责,但在生活作风上有些问题。当了辅导员以后,他在上边讲,群众就在下边议论:“你可讲得好,光会说不会做。你耍学得好,怎能搞那些个事情呢?”这样,很影响大家的学习情绪。我们就是根据上面三个条件来选拔辅导员的。

哪里有社员哪里有劳动

就到哪里就有辅导学习

随着学习组织和人数的不断扩大,辅导员也逐渐增多。一开始,我们并没有十九个辅导员。原来我们小组七个党员学习的时候,只有一个辅导员。以后党员发展了,参加学习的人增加到十四名,就感到集中在一个地方学习会影响生产。人多了,学习时你来了,他还没来,等的时间就长。这时我们就培养了两个辅导员,以自然村为单位,成立了两个学习组。在党内学习尝到了甜头,解决了问题以后,党支部决定把毛主席著作的学习扩大到干部和贫下中农中去。这样,学习的人数扩大了,由十四个到二十四个,到三十六个,直到七十多个。这时党支部决定以生产队为单位组识成五个学习小组,由五个辅导员来辅导。以后参加学习的人不断增加,一直发展到现在的二百二十八名。这样多的人,又是两个自然村,怎样辅导是个问题。尤其是妇女,拖累很大,每天要劳动还要做饭吃;再拿我们队的生产情况来看,在一段时间里有锄田的,有掘地的,有翻场的,还有种西瓜的,这么些个组,你要集中到那一个组学都不行。因此学习组织必须适应于生产形式,党支部提出哪里有社员,哪里有劳动,就把学习搬到那里,使学习服务于生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也快。这样,我们的辅导员就扩大到了十九名。其中党员两名,团员十一名,青年六名,另外由三名文化水平较高的党员担任辅导员的老师。这样就形成了以党支部为领导,三名辅导教员为骨干的辅导队伍。

辅导教员怎样做好辅导员的辅导

整个辅导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辅导教员怎样做好对辅导员的辅导,再就是辅导员怎样做好对群众的辅导。

辅导教员对辅导员的辅导,我们一般采取这样几个步骤:第一通读讨论。我们的辅导员有高中的,有初中的,有高小的。他们对毛主席著作的理解水平很不一样,有些辅导员对毛主席著作上有的字还认不下来。因此,怎样让辅导员全部能原原本本地把毛主席的文章读下来,这是进行辅导的第一个条件。我们通过通读,大家讨论,来解决不识字的问题。同时通过解决不识字的问题,相应地也使辅导员对毛主席的文章有了个基本的了解。第二就是逐段讲重点。辅导员究竟怎样给群众讲解,原来我们有三种形式:一种是通篇念,把一篇文章完全念过去,再返回来从头一字一句地讲;一种是念一句讲一句;再一种就是念一小段突出讲重点。这三种讲法现在看来,前一种,由于群众文化水平比较低,记忆力也比较差,从头读到末尾的时候,头上的就忘记了。第二种,一句一讲,又把主席文章上的意思割断了。还是以小段来讲,突出重点比较好。比如拿辅导《为人民服务》这一课来说,这一篇共有五小段段。开头毛主席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这个队伍中的一个。这一小段说明啥问题呢?它说明我们党,我们军队,我们的干部就是为群众利益服务的,就是为群众利益战斗的。讲这一段时,要把这个意思突山来。第二段毛主席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重如泰山,有的轻如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剥削者和法西斯卖力而死就比鸿毛还轻。这一段主要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辅导员在讲这一段时就要把这个中心意思突出来。这样逐段地讲下去,五小段都讲了以后,第三就是全面讲精神。通过每一段的讲解,辅导员对每一段都有了个印象,那么,全篇究竟讲的是什么?它的精神是什么?我们学习这一篇究竟要解决个啥问题?这些都要让辅导员思想上有个清楚的印象。基本精神明确了,大家再来联系实际,看我们队里,我们社员当中在这方面表现怎样,有些什么问题。所以第四就是用毛主席的话来对照当时当地在生产上、思想上、工作上这几个方面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辅导员怎样给群众辅导

我们基本上分三个阶段,这三段不是绝对分开的,但各有重点。首先是反复地读,反复地讲。你要使群众掌握毛主席著作的思想,能够了解毛主席著作的精神,就必须首先使群众知道毛主席在这一篇文章中竟究讲了啥。我们学习的目的在于用,群众掌握不住基本精神,意思了解不清,怎样用呢?原来我们没有这样做,只是念一遍讲一遍就算辅导过去了。结果学的到是很快,但不解决问题,过不了多一会,群众说:“学了啥我忘掉了。”初学时大家还你议论他议论,学了一个阶段以后就不说话了。这是什么问题呢?就是没有把基本精神了解了,没有把问题摆出来。因此首先一点就是要问群众反复地讲,三遍四遍地讲,直到群众把原文的意思了解以后,这个阶段才算完了。第二步就是联系实际。比如我们辅导《反对自由主义》这一篇。毛主席在文章一开头就说了,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自由主义取消思想斗争,主张无原则的和平,在革命队伍中就起了一种腐蚀作用。要把这个给大家讲清楚,让大家在思想上明确,自由主义究竟对我们工作,对我们个人,对我们集体有什么危害?再下来就是自由主义的十一种表现,一种一种都给大家讲清楚,然后再联系实际。看我们队里有没有自由主义?表现在哪些地方?有啥危害?原来我们没有把文章的基本精神讲透,群众的认识没有提高,一上来就要大家检时,搞来搞去弄得有些群众不敢学了,说学了还要检讨。以后我们把问题讲清楚了,大家认识提高了,再讨论时,大家就主动联系实际了,说我们锄地时只锄当中不锄边子,干活拈轻怕重,……这些都是自由主义的表现。这样一谈就谈好了,把问题对照出来了,看到了自由主义的危害性,有些存在这个缺点的人,也表示今后要改。第三步就是大抓用,见之于行动。问题摆下了,矛盾找到了,怎么办?就在用字上下工夫,以实际行动来改正。一般的文章我们就通过这么三个阶段来学。

如何让辅导员经常保持旺盛的革命精神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辅导员就是要多吃点苦,多作调查研究,掌握群众的思想情况;大家睡觉了,他不能睡觉,大家休息了,他不能休息。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好,时间长了他就会感到精神疲乏,思想松劲。同时由于我们辅导员的文化低,在铺导当中绊脚石不少。这就要党支部和辅导教员一方面抓好业务,一方面抓好政治。首先要让辅导员认识到这是个光荣的任务。毛主席著作是革命和建设的指南,党让我们辅导群众学习,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应该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毛主席的话,一字一句地送到贫下中农心里去。这样讨论以后大家认识明确了。一队的辅导员蒋得应说:“我在辅导学习当中,要做毛主席著作宣传的牵引机,一定要让社员学好。”这样,有很多困难大家都主动想办法克服了。象一队女辅导员蒋银华在辅导《为人民服务》这一篇文章时,对李鼎铭的鼎字不认识。她先问同院的小学生蒋得生,蒋得生也不认识,她又查字典,还是认不得,她又请蒋得生把字带到学校去问校长。别人问她为什么不嫌麻烦,她说:“对毛主席的文章每一个字都不能马虎,字字都是有用处的,字字都有革命道理。”第二个方面就是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检查学习情况和交流辅导经验。组织大家在一起座谈:你辅导得怎样?他辅导得怎样?怎样辅导群众才能理解?怎样辅导群众就能发言?象这样总结以后,对我们的辅导工作就有了提高。就象毛主席说的,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前进。第三方面就是要树立旗帜。辅导员都很年青,年青人上进心强。通过交流经验,评比,好的可以表扬。比方四队和三队这两个辅导组中,大家认为焦玉莲辅导得比得好。焦玉莲是个女青年,有两个娃娃,小娃娃才两三个月正在吃奶。她原来辅导的时候就提前回家喂奶,等大家休息时再来辅导。后来她想:当辅导员就要以身作则,这样少劳动不就少为集体出力了吗?于是她就买了牛奶、奶粉,叫她的老婆婆给孩子喂奶,劳动时不再提前回去了。我们及时表扬了他们这些好的表现,经常树立旗帜,使辅导员对工作感到有信心,求上进,你追我赶,这样辅导队伍就能始终保持着比较生动活泼的局面。

辅导时怎样才能引起群众的热烈讨论

这是辅导员感到头疼的一件事情。有时辅导员讲了,群众不发言,相当冷场,把辅导员也搞得很不好意思。群众不发言,精神讨论不出来,问题摆不出来,怎么办?我们采用辅导员启发,“两摆一对照”的办法。“两摆”就是摆队上或社员思想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摆这些问题的危害性。“一对照”,就是拿上这些问题和毛主席说的话对照,研究怎样解决。这样做,一般可以引起大家讨论,因为我们队存在什么问题,干部存在什么问题,生产中存在什么问题,群众是一清二楚的。除此以外,我们还采取讲革命故事,讲村史家史的办法来启发大家讨论,效果也很好。比如二队的辅导员蒋新天,在讲《反对自由主义》一课时,群众不讨论。他就给大家讲了丘少云的故事。大家说:丘少云同志在烈火烧身的时候,一动也不动,这是什么精神?是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这样引导,能落实到具体问题上,大家就能讨论起来了。

我们的辅导情况大致就是这样。由于我们辅导时间不长,办法也不多,有些经验也很不成熟,谈这些只供同志们参考。

猜你喜欢

著作自由主义毛主席
“八大”上我为毛主席做了同声传译
柴文华著作系列
赵轶峰著作系列
杨大春著作系列
读毛主席词《渔家傲》“不周山”的注
李帆著作系列
必须宣布新自由主义已完结。下一步何去何从?
反对自由主义
严明党的纪律,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导读
壮锦献给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