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中我了解了队长

1964-08-29汪来歆

中国青年 1964年10期
关键词:农村干部下田小江

汪来歆

本刊今年第五期发表了顾纯发同志关于《怎样才能和农村干部合得来?》的来信后,收到了很多读者的来稿。我们觉得下乡知识青年正确处理这个问题很重要。下乡知识青年必须和农村干部搞好关系,才能在农村扎下根来,做出成绩。为此,我们在本期刊登了部分来稿,其余来稿下期还将继续选登。——编者

顾纯发同志说,队长有些事情做得不对,他提的意见队长又不听。在这里,我且不说他的意见是否正确,只谈一点自己的经历。

我是去年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的,到家后第一次参加社员会,就碰到了一件令人不满意的事:队长派一位社员去耙田,这个社员因为腿不好,不肯去。队长却坚持要他去。就这样,“我不耙!”“我要你耙!”吵个不停。其他社员都不吭声。我就说:“队长,他有困难,明天就让我去耙。”队长说:“你会耙田?你刚回来,应该先料理一下家务。我一定要他耙。”这时,我心里的话压抑不住,就说:“当领导的不应该耍态度,摆架子,更不应该和社员大吵大闹。当社员的也要尊重领导,服从分配;有困难可以申述。否则像这样吵,问题又不能解决,反倒影响了团结。”谁知队长对我的意见不仅不考虑,反说:“什么是团结?什么是摆架子?”我看队长正在火头上,也没敢再说什么,会议就这样不欢而散了。短短的接触,队长给我的印象不算太好。我觉得,他对人生硬,不好说话,反正以后叫我干什么我就干,少接近就行了。

第二天,我赶了牛,背了耙去耙田了。两亩田我耙了几个钟头,心想:质量蛮可以了吧!就去请队长来检查。谁知队长看后说:“你再耙给我看看。”我又耙了几个来回。他说:“小江啊!你这田没有耙好。你看,三个土块一翻起,怎么能插秧呢?耙田应该圈子转小一点。一耙紧靠一耙,一环紧扣一环。这跟写字一样,也是一门学问哩!”说着他走下田去,给耙了几个来回做示范。我照他的样,把这块田又耙了一遍。中午休息时,我再去请他来检查。他这回满意地说:“耙好了,以后就照这样耙。”

有一次,我的脚碰破了皮,当队长让我下田撒种时,我就说:“我挑种吧!脚下不得水。”说着就把脚给他看。他看后说:“哎!这点怕什么。你看我脚底下还有个眼呢!”我一看,他的伤口比我大得多。可是他在水田里来来往往,若无其事。找就想:他是农民,我也是农民,他干得,我为什么要退缩呢?我没吱声,就下田去了。他教会了我撒种、育秧。后来他问我:“小江,搞农业生产苦不苦?”我说:“艰苦是艰苦,可就是不能怕苦啊!”

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使我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化。通过这些劳动,我真正认识了队长,感到他虽然作风比较简单、生硬,但其他各方面都“呱呱叫”。有一天晚上,队长到我家里来,他说:“小江,社员都像你这样,叫做什么就做什么,就好办了。”我说:“队长,你一心为集体,什么事都吃苦领先,对人也很直爽。这段时间,虽然我们谈话不多,可是你用行动教育了我。你对人要求严是很好的,可是你看,十个指头伸出来总不会一般长吧!前次你派社员耙田的事,我觉得社员的意见就有考虑的必要。你看呢?”我边说边望着他,以为他又会不高兴,谁知我的预料完全错了。他很诚恳地说:“你说得对。我就是这个坏脾气,说出了的话,总不愿意收回。我怕一收回,以后说话大家不听,工作不好办。……”这天晚上,我们足足谈了一个多钟头,谈得很投机。这时,我才发现队长是一个很贴心、很好说话的人。从此,我和队长的关系愈来愈好了。

我在同一个问题上,前后给队长提了两次意见,但两次意见的提法不一样,效果也就迥然不同。因此,我体会到:我们在向干部提意见时,既要考虑场合,注意方法;还要在劳动中和干部建立感情,对干部有全面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提的意见,才能比较中肯,干部才易于接受。

猜你喜欢

农村干部下田小江
合同之谜
县级党校要围绕农村经济市场化加快培养经济型农村干部
劝 告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干部廉政教育研究
“两会东风劲,大家快下田”
完善农村干部监督机制的思考
深耕
兄弟
吴刚学艺
小江和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