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闲事”不可不管

1962-08-16苗枫

中国青年 1962年24期
关键词:明哲保身闲事集体利益

苗枫

有些青年朋友在生活中碰到了一些不合理的事情,就想去管。但是常常为此碰人家的钉子,有时还伤了朋友之间的和气,而且最感到苦恼的是落个爱管闲事的名声。

管闲事,在人们心目中,长期以来是一个褒贬不定的概念。在古人中,爱管闲事的人员不少。“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行为就被称为美德。司马迁在他写的“游侠列传序”中,对那些“不爱其躯”“不矜其能”专门爱管闲事的游侠,大加赞扬一番。古人中劝人莫管闲事的也多。有一本叫“苕溪渔隐丛话”的书,记载了一段民谚:“闻事莫说,问事不知,闲事莫管,无事早归。”在这段民谚之后有一个评语说:“若能践此言,岂有不省事乎。”古人劝人莫管闲事类似“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话,不胜枚举。从这些劝人莫管闲事的话里,可以看出只要与自己无关,那怕天大的事,也可以归于这个“闲事”之类,置之不理。

这种见“闲事”不管的人在今天也不罕见。“闲事”莫管,这是一种自由主义的态度。毛主席在《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关于自由主义的表现形式有几条是这样写的: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

“听了不正确的议论也不争辩,甚至听了反革命分子的话也不报告,泰然处之行若无事。”

“见群众不宣传。不鼓动,不演说,不调查,不询问,不关心其痛痒,漠然置之,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把一个共产党员混同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

“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

在这里,毛主席深刻地揭露了那些不管“闲事”的人的处世态度。在这篇文章中,毛主席还告诉我们“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思想的来源,是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马克思说过:“利益是没有记忆的”。一个人,只要陷于这种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之中,他就会忘记自己是共产党员,是共青团员是新中国的青年,只记得自己是自己的。这样,多少重要的事在他们看来,都无非是“事不关己”,可以不闻不问不管不顾的了。

人各有职责,这种职责总是在规定范围内的。作工人,就不能同时作农民。要当医生,就不能同时当教员。但是,做职责以外的有益于人民的事,却是没有什么范围限制的。去管“闲事”或者说随时随地做有益于人民的事,这是不能不积极提倡的一种良好的风气。所谓“闲事”,只是沿用人们的习惯语,其实并非闲事。所谓“管”,一种是见有好人好事加以赞助,见有不正当行为加以劝告、批评,以至揭发、检举。还有一种“管”是需要动手去做的。比如公共场所的电灯夜里没人关,你看见了就动手关好。比如猪跑进地里糟蹋庄稼你看见了就把猪赶进圈里,并且告诉饲养员要把猪关好。任何细致的分工,任何周密的工作,总会在有的时候有的事情上出现遗漏,需要人们以管“闲事”的精神去随手把它做好。这两种“管”,哪一种是少得了的呢?应该说都是不可少的。所以“闲事”不可不管。

在我们的国家中管“闲事”是受人尊敬的行为。新中国的青年,应该以主人翁的态度敢于去管“闲事”,并且争取作一个好管“闲事”的人。好管“闲事”, 就是说管“闲事”成了习惯。这就要以革命的责任感来武装自己,不怕碰钉子。有些人碰了钉子以后他们主人翁的直任感,经不起那“但求无过”的自私心理的冲击就学着“明哲保身”起来。好管“闲事”还应当是管“闲事”管得好。要管得好,并不容易,有时就要舍得花时间,费精力,不辞劳苦。管“闲事”也最忌态度傲慢。处处好为人师,指手划脚,甚至自恃有理,训斥别人,人家就反感,即使管得对,人家也不听。

“闲事”要管,但不是抛开自己的工作去管“闲事”,也不是什么事都管。一切关乎集体利益,革命利益的“闲事”就管,一切无关乎集体利益,革命利益的闲事,就不管。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界限。我们提倡管“闲事”, 决不是主张人们越过这个界限去乱管闲事。乱管闲事,就会造成对别人的乱加干涉。这对于集体利益,革命利益,不但无益有时反而有害。还有,我们提倡管“闲事”,却并不提倡说闲话。说闲话,会把本来不好的事情弄得更加不好起来。甚至以讹传讹,把好事情也给弄糟了。这同样是有害无益的。所以,管“闲事”一定要管的得当。今天的青年,是新中国的主人。为了维护集体的革命的利益,我们要敢于管“闲事”,又要善于管“闲事”。

猜你喜欢

明哲保身闲事集体利益
王艮“明哲保身”说的历史叙事
比力气
朱森林养生漫画
朱森林养生漫画
《庄子七篇》大树的形象,彰显超功利的处世方法
《庄子七篇》大树的形象,彰显超功利的处世方法
《大鱼海棠》个人与集体利益的价值冲突
集体主义话语权的重构
为马克思的集体主义辩护
爱管“闲事”的老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