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在重刊“放下你的鞭子”之前

1955-08-16安娥

中国青年 1955年22期
关键词:尖子鞭子爱国

安娥

“放下你的鞭子”在“九一八”后

在祖国东北领土沦陷后,东北人民不堪“亡国奴”生活,大批逃亡到关内各地,他们同各地人民一起,在共产党领导下,掀起了如火如茶的救亡运动。“放下你的鞭子”就是以东北流亡到关内的父女俩为主角写成的。它表现了当时人民爱国主义思想的一面,在各地演出时节获得很好的效果。当时人民在国民党卖国主义的血腥压迫下,爱国就是犯罪,曾有“爱国罪”、“爱国犯”的名称,就是当时对国民党统治的一种惯怒的讽刺。但无论国民党怎样压迫爱国运动,迫害爱国者,特别是共产党员,广大人民始终坚决团结在共产党的旗帜下,用各种方式保卫祖国。“放下你的鞭子”是用戏剧形式指出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日,揭露国民党的卖国政策,反抗国民党的血腥压迫,暴露流亡生活的痛苦。剧中人说出了许多当时有良心的中国人要说而不敢公开说的话,对白和观众的思想呼吸紧紧相连。演出效果最好的时候,不像是在演戏,而且直接在组织群众运动,演员成了运动中的领导者,组织者。东北人民曾为这个剧落下了“流亡者”的伤痛的酸泪,同时也加强了团结。一加强了战斗的意志和胜利信心。在“一二·九”学生运动中和在抗日战争初期演出时,对当时的救亡运动和抗日战争都起了一定的宣传作用。

从“迷娘”到“放下你的鞭子”

这个剧的创作渊源是很长久的,远在一九二八年田汉根据歌德的小说“威廉姆麦斯特”改编了话剧“迷娘”。“迷娘”(Mingion)是威廉姆 麦斯特小说中的女主人之一。

“迷娘”的故事大致是这样。有一家农民在地主压迫下破产,又被帝国主义压迫逃亡他乡。这家人被迫把女儿——迷娘——卖给一个卖艺的老尖子做徒弟,贪得无厌的师傅为着要迷娘赚更多的钱,近度的劳动使得迷娘在一次表演中昏倒,老尖子用鞭子打她,叫她继续表演,这时候一个青年(剧中人)从“花道上”跑到舞舞,向老尖子高喊:“放下你的鞭子!”

“九一八”后,崔嵬把它改成“放下你的鞭子”在舞台上出现。在“一二·九”学生运动中,各地学生下乡宣传时,改在广场上演出,收到了更大的效果。在当时的北平,著名的演员崔嵬和张瑞芳曾多次在广场上演出,情况很热烈。后来,每一个剧团又根据当时政治情况的发展和人民的要求。随时增减了剧的内容,渐渐成为更完整的本子。剧中的插曲,根据各个剧团和演员的条件,所唱的数量有所不同,所唱的歌曲也不都一样,有的唱“九一八”小调,有的唱“芦沟桥”小唱,还有的唱其他的歌曲。但都是唱当时已经流行的歌曲,是为了使观众更容易听懂,更容易记忆,更容易上演的缘故。

猜你喜欢

尖子鞭子爱国
鞭子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赶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尖子坐抛物线及其几何性质拔高训练答案与提示
技巧啦啦操中尖子出现的心理障碍及训练方法的研究
鞭子
鞭子
高校教学中技巧啦啦操运动员难度动作保护能力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