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忘作歌人姓李

2024-05-16刘志坤

中学生阅读·高中·读写 2024年3期
关键词:皇甫李贺才子

刘志坤

诗至盛唐,大师辈出,百花争妍。诗作不论题材、内容,还是章法、技巧,都为后世开辟了学习和效法的门径。不过师法大师,终非易事。清代的袁枚就说,向李、杜学,容易“粗”;向王、孟学,容易“弱”;向元、白学,容易“浅”。若不能吸纳精华,捐弃诸弊,很可能“刻鹄不成尚类鹜”“画虎不成反类狗”。及至中唐,韩愈以天纵之学力,高扬道统;李贺以恣肆之想象,自铸新词。作为后来者,他们和前辈一样,也成为后人仰望的对象。上一期我们讲到韩愈的贡献,本期讲讲李贺的创造。

高轩过

[唐]李贺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此诗有序云:“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浞见过,因而命作。”意谓当时韩愈、皇甫浞来访,请教其作品,李贺遂作《高轩过》寄意。本诗虽缘起交际酬应,却非“苟作”,而是独出心裁,别具一格。

韩愈时任都官员外郎,皇甫湜时任内供奉侍御史,一服绿,一服青,故服饰或如“织翠”,或如“青葱”。两人着华服,乘华车,金饰摇荡,马蹄声隆。凡此种种,不一定俱是写实,而是想强调,如此声势,必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才配得上。“二十八宿罗心胸”以下四句,则是对“东京才子,文章巨公”的注解,具体表现来访者才学高迈横绝:二公周知天文,博通古今,为朝廷草制文书,心声可达天心,笔力堪补造化。诗人说,我这个“庞眉书客”(宽眉书生)失意坎凛,本如荒死之秋蓬,今日得依附二公,声价大涨,他日定能变化飞腾,化蛇为龙。

这首诗气势飞动,情感喷涌,有李白的豪纵,也有杜甫的郁结,但遣词比李白更诡奇,炼意比杜甫更深沉。或许正是这次相见,韩愈建议李贺参加科举考试,并积极为之延誉。清张文荪选编《唐贤清雅集》,说无论韩愈(或为时人)对李贺的假以时日或可超越《离骚》的推许,还是李贺对韩愈“笔补造化”的赞美,均非“谬誉”,毕竟作诗如果动辄“献谀”,还配叫诗吗?

苦昼短

[唐]李贺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識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食熊则肥,食蛙则瘦。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何为服黄金,吞白玉?谁是任公子,云中骑碧驴?刘彻茂陵多滞骨,赢政梓棺费鲍鱼。

唐代避讳甚严。唐高祖名渊,时人就将陶渊明改叫“陶泉明”;唐太宗名世民,时人就将观世音菩萨改叫“观音菩萨”。因为李渊的祖父名虎,前朝名将韩擒虎,除了改称“韩擒”,还得再受点委屈,《隋书·五行志》特别标注“本名擒兽”。

不过,臣民和“国讳”撞车还能通过改名解决,一旦遇到“家讳”就束手无策了。贾曾被拔擢为中书舍人,因其父名“言忠”,“中”与“忠”同音,遂转任谏议大夫、知制诰。李贺参加科举考试,有人举报说,其父名“晋肃”,“进”与“晋”同音,李贺不可举进士。韩愈愤而作《讳辩》,为其辩护说:“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可惜终究无法改变俗见。

《苦昼短》或为李贺科考之路断绝后的作品。有论者说:“这首诗里没有狂歌痛饮,没有声色伎乐,有的是白昼永驻的奇思幻想,字里行间透露着理性的绝望。”

诗人说,时光啊时光,我劝你停驻下来,也来饮一杯酒。过去我不知天高地厚,现在只能向你屈服。日月推迁,人寿被时间无情煎逼,怎能不让人深感熬煎呢?富贵者食珍味,贫贱者吃粗食,难道这一切皆为天命?诗人悲愤难抑,转而突发奇想——听说东方有棵神树,下有神龙盘踞。它口含明烛,盘旋起舞。这里的神龙衔烛,其实暗指时光流走。诗人狂心顿起,说要斩龙足,嚼龙肉,使它朝不得回,夜不得休。这样便可时间永驻,老少皆安。毕竟,时间若可掌控,谁还服金玉以求长生?任公子骑驴飞升,那是虚幻,秦皇、汉武身为帝王之尊,他们摆脱死亡了吗?

前人评此诗“错综变化,想奇笔奇,无一字不可夺鬼工”。无论是汪洋恣肆的想象力,还是对词语的精巧提炼,都可看出李贺努力跳出前人诗作框架的尝试。李贺有赠友诗云“莫忘作歌入姓李”,其实,一直到今天,“天下谁人不识君?”

猜你喜欢

皇甫李贺才子
Absorption spectra and enhanced Kerr nonlinearity in a four-level system
Images2Poem in different contexts with Dual‐CharRNN
李贺呕心沥血谱华章
鬼才李贺
《柳青在皇甫》《柳青言论集》出版
李贺的诗不合逻辑?(上)
赵晶、皇甫舟楠设计作品
才子的朋友圈更有料
才子的朋友圈更有料
才子袁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