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数学课堂,培养符号意识

2024-05-10陈玉温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4年4期
关键词:含义符号意识

陈玉温

新课标认为,对小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是助力学生形成抽象能力与推理能力的经验和基础,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是给学生日后的发展学习打基础的重要工作,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引导学生生成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符号,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确保学生能够在理解符号的基础上正确运用符号。

培养符号意识的思路

对符号意识的培养,要从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入手,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符号的含义,掌握符号的使用方法,能熟练地应用数学符号表示数学规律、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关于符号意识的培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符号,是要让学生掌握符号自身的内容及其本质含义;第二,意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符号产生的各种想法;第三,数学,是要让学生站在数学的角度上,以数学的视角,分析符号在数学中的实用方式。

随着小学生知识体系不断丰富,其认知发展水平持续增长,学生会渐渐对数学符号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基于个人过往的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对符号的含义做出个性化解析,这也使得不同学生对符号的理解与认知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持续对学生做出引导。

首先,让学生认识不同的数学符号,观察不同数学符号的区别,将这份观察习惯延伸到生活中去,能够在生活中发现各式各样的数学符号,并分析这类符号在生活场景中的含义,让学生意识到符号有表达信息的作用。

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对数学范围内的符号与生活符号做出区分,明确相同的符號在其他领域与在数学领域之间的差异性,让学生有意识地区别不同符号的含义,并在学习数学时选择对应的数学符号解决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有效策略

唤醒符号意识,发现生活中的符号

数学符号具有抽象性特征,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了解符号的含义,教师要采取多样性的教学手段,适当在课堂中引入生活化元素,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案例为学生解析数学符号的本质含义。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个符号的含义,以免学生认知混乱,影响学生后续的学习与发展。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到熟悉事物,拉近学生与数学符号之间的距离,以此降低学生理解数学符号的难度。

例如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符号意识培养时,教师可以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类符号,如左转、右转、直行、禁止、洗手间等,让学生意识到在生活中,是可以通过符号来表达某个事物的。接下来教师要导入与数学相关的符号,如对(√)、错(×),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符号可以表达含义的认知。待学生能够用流畅的语言表达符号含义后,教师再导入数学符号的教学,为学生解析“+、-、×、÷”的含义。教师还可以将“乘(×)”和“错(×)”放在一起对比,让学生了解到外形相似的符号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截然不同,也会代表完全不同的含义。

深化符号认知,培养数学符号意识

从本质上讲,数学符号并不仅仅是一个图案、一个字母或一个图标,数与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也属于数学符号中的一种。在教学时,教师便要逐步深化学生对数学符号的认知,让学生了解数学符号语言的多变性。在培养学生符号意识时,教师要有目的地将数学符号逐步渗透在课堂之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务必要遵循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及学习规律,确保数学符号的渗透策略是可行的。

对低年级小学生的符号意识培养,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中导入一些常见的数学图形,让学生能够利用简单的图形表达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符号语言的基础使用方法,例如使用“△”标志表示一个三角形,使用多个“○”表示数量等。当学生步入中年级时,教师便要逐步引导学生使用字母表达未知数或一些数量,让学生意识到在某些情境下,字母可以用来表示单个数字也可以表示多个数字,让学生学习使用方程解决问题,在方程中求解未知数的方法。针对高年级小学生的符号意识培养便可以突出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及认知,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数学符号语言解答一些相对复杂的应用题,也可以让学生自创数学符号完成数学表达。

强调符号运用,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最后一步,便是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符号,提高学生应用符号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及思维变化规律,在保证学生可以全面理解符号、了解符号本质含义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正确选择符号,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用。此时,教师要搭配多样性的教学手段,丰富数学课堂的表现形式,构建课堂中的活跃氛围,利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尝试各项符号的使用,并踊跃地利用符号解决问题。

教师培养学生符号运用能力时,通常会使用应用题。为进一步提升学生使用符号的正确率,教师要带领学生审题,逐步分析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及题目的核心问题,要求学生主动思考题目信息中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学生有了明确的解题思路之后,让学生自由选择对应的符号解答题目。

例题:一家游乐场里,在旋转木马前排队的游客一共有54名,其中女生的数量是男生的两倍,请问排队的人里共有多少名男生,多少名女生呢?

题目的信息相对模糊,给出的数字也不能直接运算列出竖式。这时,教师便要引导学生审题,让学生圈出题目中的重要信息,即“人的总数为54人,女生数量是男生两倍”。随后再要求学生使用线段法整理已知条件,在绘制线段时,线段总共分三份,其中女生占两份,男生占一份。这时,便可轻易得出一份的人数,即排队的男生人数,再将一份乘以二,便可以得到排队的女生人数。加入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数学符号x表达一份(男生)的人数,女生的人数便可用2x来表达。让学生渐渐熟悉数学符号在解题中的应用方式。

学生在掌握数学符号、理解数学符号之后,便会在解题过程中开始使用数学符号,数学符号的使用形成习惯后,符号意识自然也就生成了。所以,教师要在教学时为学生提供使用数学符号的机会,引导学生慢慢养成使用数学符号的习惯,不要强硬地为学生灌输符号概念,或对学生作出硬性要求。

结束语

符号意识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教学时,教师需要正确意识到符号意识的培养对小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随后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完善课堂教学,无声地将符号概念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渐渐接受符号、理解符号、学会使用符号。教师要在课堂中导入生活元素,唤醒学生的符号意识后,再深化学生对数学符号的认知与理解,并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与练习题,为学生提供使用数学符号的机会与平台,使学生养成使用数学符号解决问题的习惯,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专家点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中提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注重对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同时,新课标也将符号意识列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之一。本文作者不仅对符号意识做出了简单说明,同时结合实际,讨论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策略,旨在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综合实力,方法独到,值得广大教师借鉴。

猜你喜欢

含义符号意识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学符号,比多少
“+”“-”符号的由来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变符号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虚荣的真正含义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