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村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考

2024-05-02张茜

河北农业 2024年2期
关键词:农民群众农村

□文/张茜

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农村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许多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筑牢基层安全防线,就要及时发现农村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根源,并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一、农村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

(一)宗教和迷信活动侵蚀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一方面,一些农村地区信教人数增多、宗教活动活跃,给一些非法宗教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打着合法宗教的旗号,散播蛊惑人心的言论,呈现出争夺阵地、争夺群众之势,对农民的精神世界造成侵蚀。另一方面,很多封建迷信活动在农村地区蔓延滋长,农民中信奉鬼神的人越来越多,直接导致了个别农村群众精神思想方面的歪曲:一些人生病不去医院,去拜神;一些人家中有灾难,就找“大师”看等等。非法宗教和迷信思想的蛊惑,严重干扰了广大农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二)农民群众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较多

一是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在不少农村地区,农民办婚事相互攀比、铺张浪费之风日盛。比如:结婚彩礼过高、名目繁多。高额的彩礼使很多家庭不堪重负,甚至导致个别人铤而走险、非法谋财,危害社会安定。有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沿袭下来的丧葬习俗,披麻戴孝、撒纸钱、摆酒席,冥器陪葬盛行,办一次丧事要花费上万元甚至几万元,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二是赌博现象盛行。打牌赌博成了部分农民群众的主要娱乐活动。一些地方地下赌博活动猖獗,甚至存在高利贷现象,造成生产荒芜、债台高筑、家庭破裂,陷入“越赌越穷,越穷越赌”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三是人情随礼名目繁多。不少农村地区人情应酬范围越来越广,数额越来越大,除了传统的婚丧嫁娶,亲友盖房、乔迁、生小孩、孩子升学、老人祝寿、结干亲、参军、开业等,都必须送钱、送物,而且讲究排场、摆阔气,人情被严重异化;四是庸俗落后的“酒文化”普遍存在。在农村地区过度劝酒现象仍广泛存在。过度劝酒轻则使人身体不适,重则致病致死,另外酒后闹事现象也屡屡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同时,过度劝酒造成巨大的浪费,败坏了社会风气。

(三)农民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不熟悉不理解

个别农民群众由于文化素质较低、思想境界不高,不善于用先进理论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对党和政府宣传的方针政策和理论知识不学习、不领会,理论素养不高。这些现象直接导致了个别村民对党和政府的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有抵抗心理。比如: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需要对“散乱污”企业进行集中清理整治,但由于个别村民对这项政策不了解,只是看到了自己的利益受损,就认为党委和政府不体贴群众,不关心民生;在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过程中,一些农民群众意识不到严重性,认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违法,在拆除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抵抗心理。这些都是理论文化素养较低、对党的方针政策不熟悉、不理解的表现。

二、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

一是对农村意识形态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在思想上存在“经济建设是看得见的硬任务,意识形态是看不见的软任务”的片面认识,在精力、财力上的投入不足,工作抓得不够紧;二是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标准低、条件差,与群众精神需求不相适应;三是村“两委”班子成员整体偏老龄化,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在农村意识形态工作中发挥作用不明显。

(二)对宗教的监管不彻底

传统宗教和封建迷信思想历史久远、根深蒂固,短时间内难以消除和肃清。一些基层干部对宗教工作不会管不敢管不愿管,看不到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认为念经、烧香、拜佛,没什么危害,对非法行为的依法打击力度不够,让一些封建迷信思想甚至邪教组织有机可乘。

(三)群众文化素质偏低,糟粕文化趁虚而入

一是信息网络迅速发展,一些误导民心的错误言论频现,弱化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感召力、信服力,导致农村网民群众的信仰危机;二是宗教与迷信相互掺杂,用蛊惑人心的传播方式,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控制农民思想,大范围抢占意识形态阵地。农村群众很容易受宗教和迷信观念的支配,把自己的困难病痛归于命运不好、风水不好等等;三是由于个别村民缺乏脱贫致富的专业技能,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赌博、喝酒等陋习存在。

(四)宣传活动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农村宣传活动的方法、形式、渠道相对单一,特别是在党的方针政策和理论知识的宣传上,农村地区大多数采取条幅、广播等传统的宣传方式,所传达的信息有限、生硬刻板,宣传、教育、引导作用发挥不明显,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三、解决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由软指标变成硬任务

定期召开农村意识形态工作研判会,正确把握工作形势和发展动向,及时预防和处理影响农村意识形态工作的问题。建立有效的资金收支机制,设立专项经费,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硬件建设。

(二)强化宗教管理,引导宗教健康发展

一方面,抓好宗教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宗教工作者的政策水平和依法管理水平。特别要加强传道人士的管理,通过登记造册、学习培训、考核上岗等措施,引导他们发挥好特殊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宗教团体、宗教场所、宗教活动和宗教人员的监督管理,大力治理假僧假道和封建迷信活动,坚决打击一切邪教势力,确保所有涉及宗教的人和事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三)加大教育培训,全面提高群众整体素质

一方面,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农村群众整体文化水平,提升村民辨别能力,主动学习先进,摒弃糟粕;另一方面,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帮助群众产业致富,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夯实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经济基础。

(四)丰富活动载体,进一步灵活宣传方式

要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诗歌、快板、讲故事等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及时传递党的声音,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同时,要发挥榜样的力量,大力宣传身边好的典型,破除陈规陋习,营造积极向上的时代新风,凝聚社会正能量。

猜你喜欢

农民群众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多让群众咧嘴笑
饸饹面“贷”富农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