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2024-04-27孟州市动物疫病防控与畜牧发展中心王英

河南农业 2024年5期
关键词:孟州市免疫抗体养殖场

孟州市动物疫病防控与畜牧发展中心 王英

“先打后补”是国家出台的改革完善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机制,更好服务养殖场(户)和适应高质量畜牧业发展的一项尝试性政策。通过养殖场(户)自主采购、财政直补到户的方式,可以提升畜禽养殖业主法律意识,强化其防疫主体责任。随着政府采购疫苗的退出,动物疫苗生产企业将真正进入市场化竞争阶段,为适应市场,必须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服务模式。

一、“先打后补”实践现状

按照自愿参与的原则,孟州市2020 年确定了一家符合“先打后补”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并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规模化养猪场开展“先打后补”工作,由于该养殖场经营不善中途停养,试点工作未完成。自2021 年起,符合条件的规模养殖场需在“牧运通”系统自愿申请强制免疫“先免后补”,通过县、乡两级审核后完成资格申报。2022 年度,孟州市确定“先打后补”养殖场 5 家,2023 年确定 21 家。对“先打后补”政策推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思路进行总结,能够为全面落实该项政策提供更多实践经验。

二、动物强制免疫“先打后补” 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宣传解读不到位

孟州市依托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对养殖场(户)进行了政策讲解和宣传,但在没见到实际效果前,许多养殖场(户)参与积极性不高且处于观望状态。受近年新冠疫情影响,政策宣传渠道主要靠走访养殖场(户)、微信或者电话通知,没有开展专门培训,养殖场(户)即使了解政策也不太清楚申报材料如何准备,导致后续需要不断地进行政策解释。

(二)养殖场(户)熟练操作“牧运通”困难

养殖场(户)申报强制免疫“先免后补”需借助“牧运通”微信小程序实施,并按要求填写养殖场(户)基本信息,上传动物免疫抗体监测报告、购买疫苗发票记录、免疫档案等作为补贴依据。系统建立的初衷是为了方便养殖场(户)和各级畜牧部门实现在线申报、线上审核、系统直补到养殖场(户)。问题是大多养殖从业者年龄较大,文化层次低,不能熟练操作手机APP,部分养殖场人员不稳定,导致信息对接不畅,工作停滞。

(三)自免疫苗采购问题

市场上各类疫苗品种繁多,养殖场(户)缺乏对疫苗的辨别能力,购进的疫苗质量参差不齐。部分规模养殖场疫苗购买数量有限,无法从厂家直接购买,从经销商处购买成本高,冷链运输无法保障,而且不能提供正规发票,这一系列问题都限制了“先打后补”工作的推进。

(四)抗体检测问题

为确保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国家标准,申报“先打后补”养殖场(户)应主动加强本场畜禽免疫效果检测,并将检测报告上传到“牧运通”作为补贴依据。由于缺乏自主检测意识和自检能力,委托第三方检测成本又比较高,部分养殖场(户)因不能提供抗体检测报告而放弃申请自购疫苗补助。

(五)基层力量薄弱

孟州市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任务繁重,从政策宣传、系统培训、信息审核、验收补贴各个环节,全部由县、乡两级工作人员完成。而基层队伍力量薄弱,村级防疫队伍老化,文化层次较低,业务能力有限,现有的疫病检测手段和防控能力难以适应新形势需要,基层人员在全面推行“先打后补”的过程中压力较大。

三、推进“先打后补”工作的建议

随着孟州市“先打后补”企业逐渐增加,配套服务的缺失势必会影响政策的推行,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急需解决。《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指导意见(2022—2025 年)》表明,要充分发挥养殖场(户)自身能动性,利用市场灵活性,依托政府协调性,调动多种服务模式全面推进“先打后补”工作。

(一)养殖场(户)自主服务模式

孟州市应积极引导大型养殖企业开展自主免疫服务。大型养殖企业各项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到位,具有较强防疫主体责任意识,具备疫苗购买、储藏、运输等条件,建立有完善的免疫程序和免疫档案,配备有专门的执业兽医师和技术人员,经过指导后可以很好地执行“先打后补”各项工作。同时,大型养殖企业还可以带动附近中小养殖户以合作社形式向疫苗生产厂家购买疫苗,解决自免疫苗采购问题。

(二)引导第三方服务模式

1.第三方免疫技术服务。据了解,很多中小型养殖户会雇请“免疫队”进行畜禽集中免疫接种。这种“免疫队”有专人负责组织农村闲散劳动力,培训基本的免疫技术,虽不算规范但也是顺应市场需求的第三方免疫技术服务雏形。随着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政策和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第三方免疫服务将趋向于规范化和市场化,一些疫苗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可以组织专业免疫服务队伍,实现疫苗销售和免疫服务一体化。

2.第三方信息化服务。第三方信息化服务属于自购疫苗和免疫服务的延伸,疫苗生产厂家业务员或者经销商、第三方免疫机构等在开展业务同时,帮助养殖场(户)填报“牧运通”,实现疫苗生产、销售、免疫、信息一体化服务。这样不仅能增强疫苗企业产品竞争力,也能使养殖场(户)更加便捷地享受“先打后补”政策实惠,保障相应工作顺利开展。

3.第三方抗体检测机构服务。免疫抗体监测工作是“先打后补”政策落实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养殖场(户)开展自行免疫“真苗”“真打”“真有效”的有力监督。目前大部分规模养殖场都在当地疫控机构进行检测,县级畜牧兽医实验室专业人员不足,检测任务繁重,无法完全满足检测工作的需求,开展免疫抗体自检或委托第三方监测机构进行抗体监测是大势所趋。

(三)强化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畜牧业现状表明小规模养殖场、散养户仍大量存在,必须依靠村级动物防疫员完成强制免疫疫苗注射等工作。在第三方服务体系不成熟的前提下,“先打后补”全面推广仍需依靠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只有进一步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完善动物防疫工作站设施设备,加强防疫人员培训和指导提升队伍人员素质,才能保障政策过渡期的无缝衔接。

(四)兽医部门明确分工做好配套服务

无论哪种服务模式都需要兽医部门积极引导、协调才能有序开展。从规范市场疫苗经营主体到协调第三方动物防疫组织,政府鼓励第三方抗体检测机构集中承接监测服务,使养殖场(户)不仅能买到正规实惠的疫苗,顺利完成疫苗免疫注射,还能及时开展免疫效果监测;动物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对养殖场(户)的防疫监管,督促养殖场(户)履行动物防疫的主体责任和义务,规范其疫苗采购、免疫档案建立、检疫申报等工作;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开展自身强制免疫效果监测同时,应指导监督第三方免疫机构监测情况,并结合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监测、流调监测、调运监测等监测数据,督促养殖场(户)及时补免,保障免疫抗体水平达标的同时为“先打后补”提供补贴依据。

四、总结语

强制免疫 “先打后补”作为一项过渡性政策,涉及疫苗流通、免疫接种、抗体效果监测等工作,需交由市场来运作和承接。孟州市只有尽快促进疫苗流通市场化,提升养殖场(户)自主采购能力,规范完善多种形式的第三方服务模式,才能真正使养殖场(户)意识到防疫主体责任的重要性,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动物疫病防控整体水平,使畜牧业健康平稳发展迈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孟州市免疫抗体养殖场
孟州市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孟州市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牛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检测与分析
2012~2015年重庆地区鸡新城疫免疫抗体的监测
浅谈动物免疫抗体监测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孟州地税完成“营改增”
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