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产业品牌影响力与社会文化价值提升策略研究
——以河南省南阳市为例

2024-04-26昉,邢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6期
关键词:艾草南阳文化

王 昉,邢 舸

(1.南阳师范学院;2.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南阳艾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产种植情况

资料显示,截至2023 年,南阳艾草种植面积30余万亩,占全球艾草总量80%。南阳下辖的13 个县(市、区)都建设了艾草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南召县、淅川县、桐柏县、唐河县、镇平县等,其中有16 家种植基地面积超千亩。

(二)市场供求与应用情况

南阳是全国最大的艾草原材料生产供应基地,30 多万亩种植基地的年产量为2.4 亿公斤,另开发利用野生艾草1.2 亿公斤,艾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一。目前,南阳艾草产品共开发出6 个系列,品种有200 多个,涉及衣、食、住、行、保健等多个领域,力求满足各个阶层、各类需求的消费人群。同时,南阳艾打通了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全国经营南阳艾产品的网络电商有3 000 余家,遍布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

(三)南阳艾产业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目前,南阳市注册艾草种植加工企业1 551 家,服务机构393 家,批发零售企业3 132 家,其中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6 家,艾产业年产值为150 亿元。在南阳艾产业链上,有约30 万农民参与其中,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同时,除了与艾草种植、加工、服务有关的行业外,依托南阳艾产业发展起来的关联行业如机械制造、物流运输、快递印刷等企业数量也在持续增多,不仅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而且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更激发出广大青年、农民返乡创业的热情。由此可见,南阳艾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可观,已成为南阳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二、南阳艾产业发展瓶颈

尽管南阳艾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各级各部门全面支持和大力推动,产业规模稳步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但由于南阳艾产业在发展规划、品牌塑造、产业融合、转型升级等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其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产业链顶层设计不够

首先,南阳艾产业的产业链条比较短,初级产品的种植和销售仍然占较大比例,深加工产品、科技含量及附加值高的产品相对缺乏。其次,在产业布局方面,南阳艾产业的种植和加工区主要集中在某些县(市、区),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衡,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最后,虽然南阳有多个规模较大的企业,但是缺少具有带动一方产业发展的代表性企业,产业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还有待提升。究其原因,虽然近年来南阳艾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但由于在顶层设计方面主要注重艾产业的全面铺开,以“大而全”的规模化发展去开拓市场、壮大自身,没有专门从产业规划、政策支持、突出优势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安排。

(二)品牌建设进程较慢

在中国艾草市场中,知名度较高的当属湖北蕲春的“蕲艾”和河南南阳的“南阳艾”。与“蕲艾”相比,“南阳艾”的品质毫不逊色,只是品牌知名度稍弱一些。早在2010 年12 月,“蕲艾”就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而“南阳艾”在2021 年6 月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目前还处于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过程中,品牌效应尚未形成,品牌优势尚不明显。另外,一些来自外地的企业低价收购南阳艾草原材料,再进行高价转卖或贴牌售卖,存在着南阳艾“为他人作嫁衣”现象。加之对艾产业的品牌宣传推广不够,消费者对南阳艾了解不充分。

(三)产业融合度有待提升

近年来,南阳艾产业虽在产业融合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产业融合水平不断提高,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等奠定了一定基础,但艾产业融合的水平、质量、效益等还有待提升。具体表现在:受区位、资源、政策、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南阳艾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较大,与艾产业融合发展有关的配套政策不够系统和完善;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不足,南阳的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难以在大范围使用现代化大型机械设备,导致艾产业种植的机械化率不高,而且产业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使用覆盖率较低;对艾产业经济功能的挖掘比较注重,对其社会、生态和文化功能的挖掘不够。

(四)社会文化价值挖掘不够

南阳有“天然药库”之称,艾产业拥有悠久的历史,中医药文化氛围十分浓厚,然而南阳艾产业仍存在社会文化价值挖掘不够的问题。第一,对艾产业的文化认知存在偏差。资源不等于产业,有文化资源并不意味着有文化产业。南阳对艾产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比较深入,但更多是集中在其经济价值上,认为文化价值只是艾产业经济价值的附属品,没有主动将南阳艾文化转化成为南阳艾产业现实的、有竞争力的资源。第二,对艾产业社会文化价值的挖掘不够。南阳虽然被冠以“医圣故里”“世界艾乡”的美誉,但也仅仅停留在口口相传的层面,对于艾文化的社会价值缺乏更为深刻的解读,且没有通过外化形式对南阳艾文化的社会价值进行宣传推广。

三、南阳艾产业品牌影响力与社会文化价值提升策略

(一)加强对南阳艾野生资源的保护

在今后的艾产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南阳市应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研发先进的加工提纯技术和生产工艺,加强对野生艾草资源的精深度加工,提高野生艾产品的科技含量与产品附加值,同时要通过建设艾草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基地以及南阳艾生态种植示范区,广泛收集优质的艾草种质资源,使南阳艾野生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需加强野生艾草资源的保护工作。可基于《南阳艾产业高质量发展倍增计划(2021—2025 年)》,开展南阳野生艾草资源调查工作,明确野生艾草种类、分布、蕴藏量,并制定野生艾草采收技术规程,提升野生艾草原材料品质,保护野生艾草种质和适生地环境。同时,要开展野生、种植艾草以及同科属蒿类对比研究,培育优良品种。

(二)加强南阳艾产业的发展规划与品牌影响力

第一,积极培育艾产业龙头企业与知名品牌。目前,南阳艾已经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意味着南阳艾草企业生产的各类艾产品有了统一的品牌,有助于彰显南阳艾草的地域特性和市场定位。相关部门可制定有利于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如税收优惠、资金扶持、土地使用优惠等,为龙头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并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整合艾草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第二,以科技创新引领南阳艾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产业融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也是构建全产业链的必然选择。产业融合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对此,应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沟通与交流,合作开展南阳艾优质品种的研发,培育更加优质的艾草种源,研发出质量更好、效果更优的艾草产品,及时将先进、优秀的科研成果进行推广和应用,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艾草种植和深加工为主,以文旅休闲、保健养生、装备制造、科研创新等为辅的南阳艾草全产业链,推动三产融合,促进农民致富增收,以艾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第三,建立全媒体联动的一体化营销服务体系。在现代营销环境下,企业应具备现代化的整合营销思维,熟练运用各种媒体营销方式和工具,建立全媒体联动的一体化营销服务体系。

(三)深挖南阳艾产业社会文化价值

第一,提升南阳艾文化影响力。将功能多样的艾产品与丰富多彩的艾文化相结合,使艾文化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为公众所认知和了解,加速艾文化的传播。可定期举办南阳艾文化节、艾草产业博览会等活动,展示南阳艾文化的魅力,吸引游客和投资者,推动南阳艾产业的发展。第二,促进南阳艾产业社会价值与防疫文化结合。在艾草加工方面,要突出精加工、深加工,根据市场需求,研发出各种具有不同防疫、养生、保健功能的艾草产品,将传统的艾草产品从基础的艾绒、艾条、艾枕等,拓展到食品、中药材、中药饮片、化妆品等各个领域。在艾草利用方面,充分利用防疫节气,将南阳艾的社会价值应用于防疫文化中。如端午节期间,可以设计更多结合南阳本土文化、国内时政热点以及艾文化诗词歌赋的艾草香包、艾草挂件、艾叶汤、艾叶酒等。

(四)推动南阳艾产业与文化的国际传播

通过国际传播,将南阳艾产业与文化推向全世界。第一,为南阳艾产业与文化的“走出去”提供便利条件,在艾产品出口贸易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出口成本,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和竞争力。第二,企业应该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受众人群的体质和购买需求,研发出适合当地消费者的艾产品,并保障产品质量与安全,逐步积累和提升南阳艾在国际市场的口碑。第三,要在南阳艾产品包装形象设计方面下功夫,既要符合出口标准,又要彰显南阳艾的特色文化,提高南阳艾产品的辨识度,提升消费者对南阳艾的认知度和美誉度。第四,要加强与国际知名药材企业、社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比如邀请外国专家、国际友人前来参观交流,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南阳艾的历史、文化和产业,提高南阳艾的国际知名度。本地企业也要积极参加国际医药产品展会、药材交流会等活动,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和趋势,与国际同行进行商业洽谈,谋求国际层面的研发合作与资源共享,拓展南阳艾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猜你喜欢

艾草南阳文化
艾草,爱了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艾草
艾草青青
艾草飘香的村庄
谁远谁近?
一朵盛开在大美南阳的爱心之花
南阳人大“四有”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南阳解放纪念碑》失误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