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恶意创造力干预策略浅析

2024-04-26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杜秀敏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消极情绪教养创造力

○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杜秀敏 孙 潇

恶意创造力是指蓄意伤害他人或社会的创造力,既有伤害性又有创新性。恶意创造力不仅常见于违法犯罪,而且常见于校园学生冲突。比如,学生小李将学生小王撞倒,没有道歉却扬长而去。小王采取新颖且隐蔽的报复方式,即请小李吃油鱼。油鱼无毒,但导致小李腹泻、肠胃痉挛。由此可见,恶意创造力不仅具有破坏性,而且其难以预测性会给他人或社会的有效防范及应对带来极大困难。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策略,为校园恶意创造力的干预提供启示。

1.采取积极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包括积极教养方式和消极教养方式。积极教养方式是指父母采用关爱、鼓励、温暖、理解等方式教养子女。消极教养方式则是指父母采用惩罚、拒绝、溺爱、否定等方式教养子女。当父母采取积极教养方式时,子女的恶意创造力水平较低;反之,子女的恶意创造力水平较高。因此,父母应该多关爱、鼓励孩子,注重亲子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良好亲子关系中,学生可以获得心理安全感,更倾向于采用理智的方式应对矛盾冲突。但是,关爱不等于溺爱,父母过度保护程度越高,子女的恶意创造力反而更高。因此,如何把握关爱的“度”,需要家长根据孩子的气质类型和行为特点,因“孩”而议。

2.提升学生情绪调节力。

在校园中,欺凌、排斥等负性生活事件常引发学生愤怒、烦躁等消极情绪,而消极情绪会通过诱发攻击性进而增强恶意创造力。因此,如何调节消极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是最常用的两种情绪调节策略。表达抑制策略是通过调动自我控制能力来抑制个体负性情绪表达行为,进而实现情绪调节。虽然表达抑制策略可以一时控制情绪,但不能消除消极情绪产生的根源。与之相比,认知重评策略从认知角度调控情绪,效果更好。认知重评是指个体通过改变对负性生活事件的理解和评价而进行负性情绪调节。比如,对于上述事件,小李可以向小王解释,因为上课赶时间而没来得及道歉。该解释可以使小王重新评价小李的行为,降低愤怒等消极情绪。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培训提升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改变学生对负性事件的理解和评价,进而减少其攻击性和恶意创造力行为。

3.加强宽恕教育。

宽恕是指受害者的心理、情感、身体受到伤害后,从愤怒、憎恨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并不再渴望报复侵犯者的情绪变化过程。宽恕不仅可以改善情绪和心理健康,而且可以抑制受害者恶意创造性想法的产生,避免冲突事件矛盾升级。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要重点对受害者进行宽恕教育。

在宽恕教育中,可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开设宽恕训练课堂,使学生学会用积极有效的方式来应对矛盾冲突事件;可鼓励学生写感恩日记,引导学生体验处理冲突事件中的自我成长,使宽恕成为学生处理消极事件的一种积极策略,成为遏制恶意创造力行为的良方。

猜你喜欢

消极情绪教养创造力
我们需要消极情绪?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静心
测试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教养方程式
帮孩子化解消极情绪的绘本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