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判断型性格偏好学生的教育

2024-04-26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赵秀娟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性格计划家长

○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赵秀娟

性格千差万别,但又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如果按照喜欢怎样的生活方式来划分,性格类型可分为判断型性格偏好和感知型性格偏好。其中,判断型性格偏好学生,喜欢有计划、有体系、有步骤地行动,做事情更注重时间和进度。

判断型性格偏好学生具有鲜明的特征:

一是计划周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判断型性格偏好学生的完美写照,善于制订并执行计划是他们的先天优势。往往一学期还没结束,老师们就会发现,判断型性格偏好的学生就已经开始制订寒假或暑假日程表。他们喜欢制订清晰明确的目标,执行具体的任务。因此,他们的计划会详细到衣食住行、学习、锻炼、娱乐、会友的各个节点。他们的计划还常常落在纸端,习惯于图文并茂,并且经常使用思维导图。无计划不行动,可以说,计划贯穿于判断型性格偏好学生的一生。

二是按时作业。

每年开学季都会有家长、老师发短视频,或抱怨或调侃学生挑灯夜战赶作业。而判断型性格偏好的学生从来不需要家长、老师催作业,他们放学、放假后的头等大事就是及时完成学习任务。再多的作业,他们也会安排得妥妥当当。他们通常是老师、家长眼里的乖孩子。

三是尊重秩序。

判断型性格偏好的学生追求干净、整洁、美观,在生活中喜欢整理,坚持秩序,擅长管理。他们喜欢在有组织、有条理的环境中学习。因此,判断型性格偏好的学生不论是卧室、书房,还是课桌、书包,所有物品都收拾得井然有序。他们课桌上的书籍会按照不同高度、厚度进行有序排列,不容出现高矮错落。

另外,判断型性格偏好的学生非常讨厌别人翻动他的物品。一次外出听课时,有位学生跟我说:“老师,我同桌课间出去的时候,我偷偷打开他的书包。其实我啥也没拿,就是好奇……他回来后,很不高兴地问我是不是翻了他的东西。真奇怪,他怎么知道的?”其实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判断型性格偏好的学生仿佛生就一双“天眼”,即便周围的环境发生细微的变化,他们也会立刻分辨出来。他们感觉被冒犯后就会生气、发火,甚至上升到争吵,从而影响同学之间的关系。

四是按部就班。

要想激怒一个判断型性格偏好的学生,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打乱其计划,使他不能按既定方案办事。例如,小李老师按照常规应该讲新课,但作为感知型性格偏好的他常常进行到一半就改弦易辙——“同学们,现在请合上书,拿出纸,来一次考试吧!”这样做的后果是,向年级主任投诉的大多是判断型性格偏好的学生。尽管考试结果显示他们成绩优良,但老师临时变卦,调整教学安排还是会让他们极为不爽。

五是时间观念强。

教师常常因学生迟到而苦恼,但判断型性格偏好的学生却不在迟到之列。除去外界不可抗拒的因素,判断型性格偏好的学生不但不会迟到,而且经常早到。在他们看来,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是可以被计划和控制的,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期限。

判断型性格偏好的学生还善于运用时间矩阵。之前,我曾让安同学写一份朋辈心理辅导方案。明确要求后,她问:“最晚什么时候完成?”我说:“十天后。”得到答复后,她居然两天就完稿!我夸赞安同学方案完成得快,她却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就是这种性格,不早点完成任务我都没法入睡。”值得提醒的是,要想和判断型性格偏好学生成为挚友,约会时一定不要迟到。

六是重视结论。

电影《秋菊打官司》中的秋菊、小说《我不是潘金莲》中的李雪莲,想必大概率是判断型性格偏好者。她们过于坚持、执着、坚定、决绝,对事情必须要讨个说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些都是判断型性格偏好者的特点。判断型性格偏好者非常注重事情发展的结果和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

基于判断型性格偏好学生的上述特征,建议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时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弹性计划。

判断型性格偏好的学生在出现意外变化、计划被打乱时,会有强烈的挫折感。因此,教师在表扬他们善于制订计划和自我管理的同时,可以指导他们制订计划要有弹性。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大脑约占总体重的2%左右,但大脑消耗的能量约占总消耗量的20%,大脑耗氧量也约占总耗氧量的20%。由此可见,学习是个耗能的“体力活”。因此,制订学习计划时,教师要引导判断型性格偏好的学生注意劳逸结合,任务观念不可过重,否则容易导致学习疲劳,进而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二是明确指令。

判断型性格偏好学生的习惯问句是:“老师,我要做到什么时候?”“老师,为什么又变了?”……抛弃、摆脱以往的经验,无疑会使他们不知所措。他们更愿意听从老师、父母的建议和安排,更喜欢被明确告知应该和不应该。基于此,对他们教育或解答切忌模棱两可,要有清晰明确的界定和指令。例如,老师常常告诫学生“回家也要好好学习”,针对判断型性格偏好的学生,不如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用一个小时做完数学卷子”“诵读三遍《春江花月夜》”“完成本节物理课的同步练习”等。

三是学会变通。

因为过于习惯按照计划办事,因此,判断型性格偏好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灵活性。在学习方面,教师要引导他们锻炼发散思维和变通思维,克服思维定势。新题型对解题思路有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帮助他们走出旧有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模式,培养其独立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解题过程中,应培养学生从形象直观到抽象概括,再到发散探求,最终回归本质的思维全过程。此外,相对于感知型性格偏好的学生而言,他们更不容易适应新的变化,尤其是面对一年级、初一、高一的学习与人际交往等问题,教师要及时做好引领、引导、引入的工作。

聚焦到家庭教育,教师要注重三方面内容:一是提醒家长,针对判断型性格偏好的孩子,表扬、赞美比批评、责备更奏效。例如,父母可以夸奖他们责任心强,做事有条理,物品摆放得整齐等。二是如果家庭计划出现改变时,家长要及时告知孩子计划改变的理由,同时也让孩子明白,生活中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因此,一件事情存在多种选择和解决的方法,不能一条路走到底。三是家长应尽量给孩子提供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和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家中物品的摆放尽可能井然有序,最好在固定时间吃饭、睡觉、娱乐、访友、学习,给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总之,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我们都要留心观察孩子生活方式中的偏好,根据孩子的性格类型,以恰当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性格计划家长
猫的性格爪知道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家长请吃药Ⅱ
性格反转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