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法论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2024-04-20李倩林

小学科学 2024年11期
关键词:科学教育幼小衔接应用措施

李倩林

〔摘    要〕  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互相衔接,幼儿园大班教育教学中高度重视该工作的开展,但是部分小学却忽略了幼小衔接教育工作,造成幼小衔接存在较多不足。其中科学教育是幼小衔接中十分重要的学科,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科学探究兴趣和意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深入挖掘幼儿的科学潜能。因此,本文主要探讨方法论在幼小衔接科学教育中的具体应用,旨在提高幼小衔接科学教育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  幼小衔接;方法论;科学教育;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11    109-111

幼小衔接主要是指幼儿在正式进入小学教育阶段之前家长、学校和幼儿参与的各项活动,可以理解为帮助幼儿有效衔接幼儿园、小学前后学习环境的准备工作。幼小衔接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关键的衔接环节,对幼儿今后学习和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幼小衔接问题逐渐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本文以科学教育为切入口,研究幼小衔接科学教育中方法论的应用策略,提高幼小衔接效果。

一、方法论阐述

(一)概念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根本方法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多种类型的研究方法,不仅批判继承了人类社会史上的优秀成果,还推动进行全面创新,建设更加开放的科学体系,为人们进行相关研究和学习各项知识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论指导,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科学的内涵,发现其规律,提高研究和学习效果。方法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实用性较强,表达的世界观和提供的方法论,充分体现在现实生活的多个方面,更多重视从实践中发现规律和真理,正确认识到相关事物的本质。

(二)原则

方法论在教育体系中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充分发挥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客观性。在研究各门社会科学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客观性原则正确认识并理解人类历史。

主体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需求,综合分析并评价客体,积极探寻真理,发挥人的能动性作用,更多强调群众史观,注重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整体性。树立全局意识,从整体的角度详细分析人和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实现两者和谐发展,并科学处理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具体性。方法论重点强调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社会问题、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过程中,应当从各项相关事物中获得相关信息,有效解决该问题。

发展性。人们在方法论的正确指导下,应当始终保持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详细分析并处理各项问题。

二、幼小衔接中的科学教育活动

幼小衔接中科学课程设置,教材的编排方面具有一定的连贯性,逐步强化对幼儿科学能力和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属于一个系统的整体。幼小衔接的科学教育内容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详细分析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并创新多元化教学措施,以游戏化等趣味性教学活动调动幼儿参与热情,更加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进行科学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幼儿的认知能力。而小学科学是幼儿学习、掌握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更多强调学生实践操作水平的提升,以更多新颖的实践活动,为幼儿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帮助幼儿逐渐形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全面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同时,教师应当依据幼儿不同年龄、兴趣爱好、身心发展规律、认知水平等,在幼小衔接中合理开展科学教育,不断提高幼儿的科学能力水平。

当前幼儿园和小学的科学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师生关系等多个方面。因此,教师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编写科学教材时,不可避免会出现新入学幼儿在科学学习中的不适应性,对幼儿科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幼儿全面发展。例如,幼儿园科学教育更多强调幼儿认知能力的提升,维护并激发幼儿的求知、探索欲;小学更多重视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科学探究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升,重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幼儿园和小学的科学教育内容有所不同,前者综合传授相关知识,实现科学、技术、语言等多个领域知识的互相融合和教学,获得良好的启蒙教育效果;后者以学科详细划分科学教育内容,不局限于单一的游戏活动,以是多样化教学活动和措施,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幼儿科学教育普遍应用更加直观、形象、具体的方式,以多种多样的趣味性活动进行科学教育,而小学更多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思维能力,优化教材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并具有相应的考试测评。幼儿园和小学科学教育的差异,容易造成幼儿难以有效适应这些变化,这就需要教师高度重视幼小衔接的科学教育,合理应用方法论,提高科学教育效果。

三、方法论在幼小衔接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一)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

幼小衔接科学教育需要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探究意识和能力,提高幼儿科学核心素养,其教学目标、内容和幼儿生活具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优化教学情境,为幼儿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寓教于乐。但是,幼小衔接科学教育过程中,更多教师借助自身的教学经验,参考教学资料,设计多种类型的教学活动,未综合考虑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造成科学教学目标和内容难以适应幼兒身心发展规律、要求。教师普遍以教材、教学大纲为出发点,开展各类科学教育活动,未以幼儿为主体,从而在科学教育中主要以教师设置的目标,向幼儿讲授相关科学知识,缺乏实践活动,幼儿难以在亲自动手操作和实践中获得科学结论,无法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而方法论中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目的,通过实践获得正确认识,而认知服务于实践,这就需要教师在幼小衔接科学教育中从实际出发,以实践为指导依据,制定明确的科学教学目标将科学教育教学活动和幼儿的现实生活、日常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如,幼小衔接科学教育目标更多注重帮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初步提高幼儿的科学学习能力,增强幼儿的责任和规则意识,培养幼儿自律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对科学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详细分析幼小衔接科学教育特点和要求,并结合幼儿年龄、兴趣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和需求,基于实践丰富科学教育内容。如,开展种植科学活动过程中,观察幼儿喜欢的动植物,并以实际生活中幼儿常见的动植物为主,提高科学教育内容的有效性。

(二)以幼儿为主体,创新教育方式

幼小衔接科学教育中,教师应当尊重幼儿科学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幼儿为主体,创新多种科学教育活动,以多种新颖的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效果。方法论的实践观侧重从实践出发寻找真理,从实践掌握事物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论注重所有事物的认识均是从实践出发,重点强调实践,将其当作认知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最终归宿。因此,教师在幼小衔接科学教育中应当结合幼儿现实生活和实际情况,精心规划设计多种实践教育活动,优化教育教学方案,避免教学活动设计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任意性,提高实践活动开展的实效性,鼓励并引导幼儿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科学知识和技能。

例如,某教师在幼小衔接科学教育中,基于科学区全面创新科学教育方式,丰富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开展科学实验和自主探究活动。教师在科学区内结合活动开展内容和要求,选用适应的实验器材,为幼儿提供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主动探讨和分享,培养幼儿科学思维,提高幼儿实践操作能力,并培养幼儿科学学习兴趣,为幼儿后续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让幼儿掌握物体滚动条件、轨迹和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在科学区投放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瓶子、球类等)、随意调整坡度的斜坡等科学探究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制作斜坡,并将各类物体从斜坡上进行滚动,在实践中发现一些现象,寻找真理,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等能力。

幼小衔接科学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从幼儿生活的各项细节出发,全面渗透科学教育,帮助幼儿加深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幼儿的亲身参与,感受到科学的趣味性,从而愿意主动参与到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在科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引导他们详细观察相关实践活动现象,主动探究,获得科学结论,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例如,教师向幼儿传授水的性质相关科学知识内容时,可以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水上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玩耍中观察水的变化,从而采用多种生活化科学教学活动,增强幼儿生活观念,在无形中掌握更多科学知识。

教师还应当重视情境化教学,结合科学教学目标和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主动学习,培养幼儿探究和创新能力,在实践活动中逐渐成长和进步。例如,在开展“趣味轮胎”的活动中,教师提前收集相关视频和图片,在课堂上以多媒体的方式更加直观地呈现给幼儿,提高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参与度,并走出教室,开展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幼儿在活动中以轮胎为主要材料,在推动轮胎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轮胎滚动过程中与摩擦力相关的科学知识。同时,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将两个轮胎进行叠加堆放,并选择长宽适中的木板,将木板中心固定在轮胎上,形成简单的跷跷板,让幼儿在动手实践和玩耍中掌握更多与平衡力相关的科学知识。幼儿在游戏中不仅感受到科学学习的魅力和趣味性,还能锻炼其实践和创新能力,初步形成科学思维,在实践中更加容易理解科学知识。

(三)开展家园合作,坚持科学评价

家庭和幼儿园教育互相结合,对幼小衔接科学教育工作的实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全面整合科学教育优势,合理利用不同教育时间,高质高效完成幼小衔接科学教育工作。将幼儿在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游戏生活转换为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幼儿难免会产生不适应性,这就需要家长和幼师更多地关注该环节,合理进行家园合作,提高科学教育效果。充分发挥家长的科学教育价值,在家庭实际生活中,为幼儿提供正确引导,培养幼儿科学意识和思维,主动参与到幼儿学习活动中。在家园合作开展幼小衔接科学教育活动中合理融入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面对相关问题时,结合事物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不能采用统一的标准对待不同幼儿,尊重幼儿之间的差异。家长和教师结合幼儿的特点,合理设计不同类型的科学教育活动内容和形式,实现因材施教,提高科学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评价充分体现出科学教育活动的价值,家长和教师在方法论的正确指导下,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综合、客观地评价幼小衔接科学教育活动开展价值,对教师成长和幼儿全面发展带来积极作用。

幼小衔接科学教育活动开展中,教师坚持方法论的正确指导,清晰认识到方法论的内涵和价值,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科学学习需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丰富教育内容,同时因材施教,创新多元化科学教育方式,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综合能力。另外,幼小衔接科学教育中進行家园合作,发挥教师和家长的教育作用,坚持科学评价,提高幼小衔接科学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辰,张海燕.着眼幼小衔接改进科学课教学[J].小学科学,2023(22):79-81.

[2]杨优优.共享经历 赋能家长 助力科学幼小衔接[J].早期教育,2023(13):15-17.

[3]武思昕.浅论科学的幼小衔接教学策略[J].青海教育,2022(9):95-95.

[4]王捷.从科学教育角度关注幼小衔接[J].小学科学,2023(20):115-117.

[5]蒋秀兰,曾彬.方法论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参考,2021(7):71-74.

猜你喜欢

科学教育幼小衔接应用措施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重视“幼小衔接”幼儿教育更出彩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分层教学研究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克服小学化倾向
STEM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探析关于仪表编程自动化技术及应用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