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区域地理试题改编原则与方法

2024-04-17李兴科陶练松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4年1期
关键词:沙尘暴考试题参考答案

李兴科 陶练松

(1.重庆市兼善中学;2.重庆市西南大学银翔实验中学)

合理运用高考试题,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是一线教师一直追求的教学目标。随着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在各地落地,地理教师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运用近年高考试题加强演练,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益。但是能够适应新高考的地理试题的数量相对来说还是有限的。另外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提出了新的评价理论,即“一核、四层、四翼”。对于地理学科来说,高考试题的特点是:依据真实的地理情境,调用地理学科必备知识,运用地理学科关键能力,解决实际地理问题,从而考查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地理学科的核心价值。然而反复训练有限的新高考试题,后期对于提升学生能力作用有限。所以笔者建议在复习过程中,应当就一些高考试题进行适当的改编,以适应复习备考的需求。教师可根据学生学情,从尺度、地方、难度、题型等方向进行高考试题改编,循序渐进,提升复习效率。

区域地理是高考试题中主要的载体之一,它可以考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也可以考查对于区域的认知,并从尺度角度考查地理原理和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因此对于高考区域地理试题的改编有利于熟悉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也有利于学生认知地理事象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下面以高考中区域地理试题为例来说明改编的原则和方法进行说明。

一、高考区域地理试题改编原则

(一)科学性

高考地理试题改编应当遵循科学性原则。高考地理试题来源是尊重自然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因此对于改编高考试题的情境、数据、设问、参考答案都应当符合地理事象的规律,而不能随意改编。其应当有根据可查,如相关文献,政府提供的相关统计数据,主流媒体提供的新闻报道等。

(二)适度性

根据高考地理试题进行适度改编,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尤其针对高考地理试题的设问进行改编时,应考虑情景和设问描述、问题设置数量、备用选项难易、综合题参考答案等内容的适度性。

(三)难度性

改编高考地理试题应当降低难度。刚刚进入二轮复习的学生无论是能力水平还是思维方式等方面,与参加高考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改编试题可以适当降低难度,让学生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

(四)删减性

对于高考地理试题不一定要求所有试题都需要改编。高考试题中不少试题对于中学教师来说,改编是比较困难的,其试题有严密的逻辑性,试题中也有不少特殊性,对于不适合改编的试题要么保留,要么删除。

二、高考区域地理试题改编方法

(一)尺度改编

近几年高考区域地理试题涉及的尺度基本上是小尺度为主,这有利于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学科必备知识,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地理问题。但复习阶段,教师应当关注到学生目前是基于大尺度地理事象的学习,强化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核心,不能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所以对于此类小尺度的高考区域地理试题,建议运用高考区域地理试题的情境,改编成大尺度的区域地理试题,考查学生对区域认知和关键能力的运用。下面以例1来说明其改编方法。

【例1】(2023年全国甲卷,6~8题)图1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据此完成6~8题。

图1

6.推测①②③的湖泊类型、湖水主要输出方式分别为

( )

A.淡水湖、下渗 B.淡水湖、蒸发

C.咸水湖,下渗 D.咸水湖、蒸发

7.判断①②③南侧谷地是

( )

A.狭长湖盆 B.断流河道

C.古冰川槽谷 D.泥石流通道

8.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

( )

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

B.南部沉降,北部抬升

C.褶皱隆起

D.褶皱凹陷

【参考答案】6.D 7.B 8.A

【试题分析】本组试题以小尺度地中海北岸某地为背景,考查湖泊类型、湖水输出方式、河流堆积、断层构造。涉及水循环、河流地貌和地质构造等内容。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知识涉及跨章节的内容。因此对于此组高考试题可以分成两个组进行改编,一组关于水循环,另一组关于地质作用。

【试题改编】图2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据此完成1,2(3,4)题。

图2

1.第一组

1.根据①②③的湖泊附近河流的流向,MN一线北侧的地势为

( )

A.南高北低 B.北高南低

C.东高西低 D.西高东低

2.①②③湖泊为咸水湖,那么其湖泊盐度最低的时间可能是

(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参考答案】1.B 2.A

2.第二组

3.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其形成的原因是

( )

A.湖泊堆积 B.河流堆积

C.冰川堆积 D.风力堆积

4.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附近可能出现了

( )

A.断层 B.褶皱

C.地震 D.火山

【参考答案】3.B 4.A

【改编说明】第一组试题考查水循环中,通过河流流向判断地势特点;通过“咸水湖”和运用“地中海北岸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这一知识,判断降水季节差异,从而影响湖泊盐度变化。第二组试题通过谷地中的卵石,联系材料提到的“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并且湖泊④形成了完整的水系,判断高地上的卵石是河流的堆积作用形成的。MN一线形成新的分水岭,造成①②③湖泊变成内流湖,其南部河流发源于MN一线附近,说明该处应为断裂带,出现了地壳抬升现象。

(二)区域改编

区域有类似性,对于高考区域地理试题的改编可以用类似的区域进行替代。此外,由于每一个区域又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因此改编时,除关注共性,选用相同原理可以解释的地理事象外,在涉及统计数据时还应当调取相关文献进行充分论证,对于有难度或数据无法查找的应当删除。下面以例2为例说明其改编方法。

【例2】(2023年全国乙卷,9~11题)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珲春与内陆的辽源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不同(如表1)。规定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相差超过1小时为偏离。据此完成9~11题。

表1

9.珲春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约

( )

A.1时40分 B.2时00分

C.2时40分 D.3时20分

10.珲春的最高气温时刻月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的时间长于辽源,原因是珲春

( )

A.降水多

B.受海洋影响强

C.风力强

D.受山地影响强

11.辽源冬季偏离天数少,说明辽源冬季多

( )

A.雨雪天气 B.温带气旋

C.晴朗天气 D.冷锋过境

【参考答案】9.D 10.B 11.C

【试题分析】本组试题以我国某两地为背景,考查时间计算,海陆位置及热力性质对气温的影响和影响气温的因素。对于此类大气和时间计算问题,在改编时,根据我国不同区域的地点选择两个类似情况的地点即可。此外,对于另外选择的地点也要通过查找相关的文献对其中的数据进行验证,如经纬度数值、例2中涉及的1月和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以及1月和7月偏离天数等。通过资料查证发现,不容易找到1月和7月偏离天数,因此在改编时,着力于地点改编和查找1月和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故删除第3问。

【试题改编】靠近我国沿海附近的A地与内陆的B地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不同(如表2)。据此完成5,6题。

表2

5.B地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约

( )

A.1时40分 B.2时00分

C.2时20分 D.2时40分

6.A地的最高气温时刻月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的时间长于B地,原因是A地

( )

A.降水多 B.受海洋影响强

C.风力强 D.受山地影响强

【参考答案】5.C 6.B

【改编说明】通过查找选择类似于珲春与辽源的两座城市,对比发现我国的杭州与武汉较接近,并能查到两城市的经纬度、1月和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和海拔差异较小。另外计算更复杂一点的B地(武汉),有利于检测学生对时间计算的运用情况,两地中A地(杭州)受海洋影响大一些。

(三)难度改编

区域地理试题中涉及地理原理的考查,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学生得分不易。因此对于此类试题,改编应当降低难度。试题主要从材料、问题设计和参考答案设计角度进行改编,促进学生对必备知识的掌握,关键能力的提升。下面以例3为例来说明。

【例3】(2022年全国甲卷,9~11题)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杭盖草原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通常鼠类打洞、啃食等对草原多有破坏,而杭盖草原的河谷中鼠害却很轻。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喜爱的牧场。据此完成9~11题。

9.杭盖草原附近山地对古时游牧民族越冬的重要性在于

( )

A.提供水源 B.挡风保暖

C.食物丰富 D.围猎场所大

10.相对于周边坡度较大的草原,杭盖草原的缓丘牧草生长更好,是因为缓丘上

( )

A.降水较多 B.蒸发较弱

C.温度较高 D.径流较少

11.杭盖草原的河谷鼠害很轻,是因为河谷

( )

A.缺乏鼠类食物 B.冷空气易集聚

C.地下水位高 D.鼠类天敌多

【参考答案】9.B 10.D 11.C

【试题分析】本组试题以位于我国北方的蒙古族的牧场——杭盖草原为背景,考查地形对草原的影响、影响牧草生长的因素以及影响鼠害的因素。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的是第10题和第11题。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对信息的获取、解读和分析能力较弱,不易找到问题的突破口,难度增加。因此本组试题着力于设问和备选答案的改编,让信息更直接,答案更易辨别。

【试题改编】亚洲中高纬度的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杭盖草原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通常鼠类打洞、啃食等对草原多有破坏,而杭盖草原的河谷中鼠害却很轻。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喜爱的牧场。据此完成7~9题。

7.亚洲中高纬度的杭盖草原附近山地帮助古时游牧民族越冬,其主要表现在

( )

A.提供水源 B.挡风保暖

C.牧草丰富 D.围猎场所大

8.杭盖草原河谷中的牧草比缓丘牧草生长更好,是因为河谷

( )

A.降水较多 B.蒸发较弱

C.温度较高 D.水量丰富

9.鼠类栖息和生活的场所主要在地下。杭盖草原的河谷鼠害很轻,是因为河谷

( )

A.缺乏鼠类食物

B.气温较高

C.地下水位高

D.鼠类天敌多

【参考答案】7.B 8.D 9.C

【改编说明】“杭盖”是指森林边缘的优质牧场。在蒙古高原连同周边的广阔地区中,有几个较大的杭盖,比如蒙古国东部的肯特山、西部的杭爱山周边和蒙古、俄罗斯与中国新疆交界处的阿尔泰山地区,还有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大兴安岭附近。在改编试题时,在材料中强调了亚洲中高纬度地区,提示学生杭盖草原的分布。第7题,主要改编了试题的设问和备选答案,设问强调杭盖草原纬度较高,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强烈,气候寒冷。山地主要起到挡风保暖的作用。同时改编备选C答案,提示学生冬季不能提供牧草。第8题,设问改成比较河谷中的牧草比缓丘牧草生长更好的原因,让学生比较两地的水量差异,同时要明确两地气温差异小,影响牧草生长较弱。第9题,在设问中强调了鼠类栖息和生活的场所主要在地下。明确讨论杭盖草原的河谷鼠害很轻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高,打洞常常被地下水淹没,导致无法栖息,所以鼠类往往远离河谷地区生活繁衍。

(四)题型改编

题型改编是最常见的改编方式之一,但要求相对较高。主要方法就是选择题变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变选择题。这里主要讨论非选择题变选择题的思路。非选择题改编,首先对提供的情景进行整合,根据改编选择题需要提供必要的信息;其次对于非选择题的设问,可以进行重组,可增可减,问题的指向性应更明确一些;最后对于改编选择题的备选答案要求较高,要求能够做到合理性、科学性、易错性、规范性等。下面以例4为例来说明。

【例4】(2022年全国甲卷,37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图3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

图3

(1)推测当年4—10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作用。

(2)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

(3)指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23日风向、气温的变化。

(4)对于“人类是否应干预沙尘暴”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略

【试题分析】本组试题以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为背景,以澳大利亚历史上经历的一场严重沙尘暴事件为情境,涉及了沙尘暴形成条件、有关天气系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内容,强调了对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考查,突出了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的考查。

【试题改编】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图4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据此完成10~12题。

图4

10.2002年10月澳大利亚出现了创纪录的沙尘暴,其主要原因是当年4—10月澳大利亚气候出现异常现象,其表现为

( )

A.气压高 B.降水少 C.气温高 D.降水多

11.在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2.图中高压不断增加,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23日风向将变成

( )

A.偏北风 B.偏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参考答案】10.B 11.C 12.C

【改编说明】根据高考试题提供的问题,进行语言重组,可以考查全部内容或是选取一部分进行考查,但必须是核心考查内容。如第10题整合成考查澳大利亚出现异常气候的特点,且能有利于形成沙尘暴,指向性非常明确。在第11题整合后考查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抓住了关键,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判断出丙地正在出现沙尘暴,那么第12题无法回答,这个试题难度不低于原非选择题的难度。第12题降低了难度,强化了此次沙尘暴由西向东移动的信息。从图中可以看到丙地位于锋后,锋前为偏北风,来自低纬,属于暖性气流,锋后为西南风,来自高纬,属于冷性气流。故沙尘暴所经过的地区,其风向由偏北风转为西南风。

猜你喜欢

沙尘暴考试题参考答案
酯缩合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酯缩合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可怕的沙尘暴
一道集训队选拔考试题的推广
例谈几道2018年高考试题
2017年6月七、八年级参考答案
2017年6月九年级参考答案
大话西游之沙尘暴
天外来客:火星沙尘暴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