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募牌照受券商资管追捧 券商竞争格局持续内生性调整

2024-04-14

证券市场周刊 2024年12期
关键词:大资管费率牌照

资管新规发布与实施5年来,券商资管结构正持续优化,私募资管存量规模整体持续下降,主动管理能力成为券商发展资管业务的关键。如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底,券商私募资管产品总规模为5.25万亿元(包含资管子公司,不包含私募子公司),环比下降1.12%,同比下降13.67%。

很多券商資管为了留客并保住现有产品规模,纷纷开始布局公募业务。但在大资管时代,金融机构让利投资者是大势所趋。这意味着,公募基金降费浪潮下,作为大资管行业一员的券商资管,既要“卷”费率,又要“卷”业绩。

券商资管“公募化”加速

近年来,在私募资管规模不断压降的态势下,证券行业业务结构正持续优化。

各大券商积极申请设立公募基金公司,以及通过子公司申请公募基金公司牌照,已经成为“基本操作”。

据统计,目前全部30家券商资管子公司中,14家券商及资管子公司已获批公募资格,另有4家处于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审批状态中。对于谁将成为业内第15家公募持牌的券商或券商资管公司,市场投资者也给予了很大的关注。

如近期证监会对安信资管的公募资格申请文件提出反馈意见,引发各大财经媒体的集体关注,这也是证监会开年首次对券商资管申请公募牌照作出回应。中信证券也在最新发布的财报中提到,接下来,中信证券资管还将积极推进公募牌照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其他券商资管对于公募牌照的“饥渴”,部分券商早已在公募领域深耕多年,并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如以“东方红”系列产品被市场所熟知的东方证券旗下的东证资管,在2013年就获得了公募牌照。其旗下的汇添富基金的主动权益规模也始终保持在行业前列,整体能力稳居一流。

最新披露的2023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募业务目前已经成长为东方证券第一大利润增长点,公募业务的持续向好也不断增厚公司的业绩。财报显示,2023年公司就实现了170.90亿元的营业收入,总资产更是增加了4.24%至3836.90亿元。

降费潮起 券商资管“冰火两重天”

不过,在大资管时代,不论市场如何变迁,金融机构让利投资者是大势所趋。这意味着,公募基金降费浪潮下,作为大资管行业一员的券商资管,既要“卷”费率,又要“卷”业绩。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40多只公募基金产品降低管理费或托管费。其中,部分基金产品下调幅度高达六七十个基点。如东海祥龙、东海美丽中国一年管理费率均下调了70个基点;国联高股息精选、鹏华弘实等产品管理费率均调降了60个基点。

就券商资管而言,不同公司则处境略有不同。如有公募牌照或公募基金产品的公司,面临与公募机构直面竞争的局面。部分已经快速跟进基金降费,主动下调旗下资管产品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

而对于目前暂无公募牌照或公募业务的券商资管,则稍微显得有些被动。“如果没有公募牌照,券商资管产品就相当于私募产品,而大多数私募产品费率本身就是比较高的。后续业绩好,高费率还说得通,如果业绩不好,可能会进入被动降费率模式。”某业内人士对此分析说。

当然无论是公募产品,还是私募产品,亦或是其他资管产品,投资者最为看重的都是产品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不断提升自身投研能力、风控能力和客户获得感,提供更为专业、个性化的财富管理服务,有助于券商资管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从消息层面来看,东方证券等券商已在积极拓展布局财富管理业务,通过各业务的协同发展,助推中国财富管理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纵观整个行业,各大券商正不断通过业务改革以打造具有强劲内生力的精耕方式。监管层面对此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公开资料显示,中国证监会明确表示,支持头部券商通过业务创新、集团化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打造“航母级证券公司”。

在利好政策的催化下,证券行业有望迎来发展新动能。对于大型的券商来说,可以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配合内生力量自动发力,实现外延力量对短板的补足,快速做强。中小券商则可通过差异化竞争,实现弯道超车。

猜你喜欢

大资管费率牌照
银行理财子公司:开辟大资管竞合之道
更正启事
确定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率的Top-down方法研究——以TCL案为例
红景天 直销牌照何日可待
新能源汽车牌照叫停疑云
牌照
“大资管”围城
券商系资产管理公司再添一军 渤海汇金全面发力“大资管”时代
牌照红利之后的直销未来
基于费率文件累加的高速公路费率生成校核方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