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探索与思考

2024-04-13邓亮邓情情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高质量数字化数字

邓亮 邓情情

*该文为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及支持体系研究”(23JY11)、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SZUSDZH2023-1218)的研究成果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以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有助于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而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在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数字化与乡村教育深度融合,满足乡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探索多样课后服务。教师是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和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目前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面临的现实困境为:乡村地区教师数字素养政策支持不足,乡村学校数字化教育能量和资源不足,教师和学生的数字素养能力整体偏弱。为有效提高教师的数字素养,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三条应对路径: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教师数字素养的培养;优化数字教育环境,保障教师数字化教学开展;树立智慧教育理念,学习数字教育知识和技能。

乡村教师;教育数字化;乡村教育;高质量

邓亮,邓情情.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探索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24(07):26-30.

提升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部分,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2022年,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发布《数字乡村发展计划(2022-2023)》,明确提出要深化乡村“互联网+教育”,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日前,教育部研究制定了《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用于教师数字素养的培训与评价,提升教师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变革教育教学[1]。所谓教育数字化,是在教育领域中应用各项数字技术、数字设施等,通过“互联网+教育、物联网+教育”的模式实现教育要素与数字技术的深度交互,推动教育创新和变革的过程。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任务,而教师作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战略行动的关键力量,其数字素养对教学水平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从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出发,探讨当前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面临的现实困境,寻找有效提升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路径,以期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乡村教师队伍,推动乡村教育与数字化融合,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一、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

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与探索多样课后服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必须聚焦于乡村教育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实现乡村教育的全面发展,加大数字技术与乡村教育的融合程度,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推动教育向着优质均衡化与育人性方向发展。

1.国家价值取向:推动实现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教育数字化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在教育活动中应用数字技术,实现互“联网+教育”模式。乡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水平和质量与城市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受限,乡村学生受教育机会不均等。智能技术能为乡村教育资源配置与优化提供智能处理系统,对乡村教育资源信息进行精准化处理,从而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程度,解决乡村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问题,促进高质量教育资源共享和乡村教育公平[2]。一方面,教育数字化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促进师资力量、教学模式、教育理念、学校文化等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实现更深层次的合理流动和充分共享。通过一体化的数字教学模式实现城乡课堂教学一体化,乡村地区的教师和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改善乡村在教育资源、师资队伍、学习环境。例如2022年宁夏推动“1+1”双学堂建设,通过实时同步、在线互动的数字平台,实现了名师课堂和同步课堂在城市优秀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全覆盖。另一方面,教育数字化推動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城乡地区教育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具体而言,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要保障学校课程建设、教学活动与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实质性或内在的教育公平,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创新乡村教育。此外,教育数字化是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的有效途径,能够优化乡村教师职前职后培训,提高乡村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弥补乡村师资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短板缺口。教师跨区域流动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如乡村地区薪资福利待遇低、对乡村生活习惯和环境不适应等,且城市发达地区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更大,导致乡村地区教师队伍一直难以获得优秀教师。乡村教育数字化建设实现了人才的“云流动”,城市发达地区的教师可以通过同步课堂、直播课、录课等形式,为乡村课堂和学生学习提供多样选择。教师是教育数字化的实施者,要利用好上述数字教育资源,就必须提升乡村教师的数字素养,为乡村教育建设一支优质高效的师资队伍。

2.社会价值取向:促进数字化与乡村教育深度融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教育的优质发展要求数字化与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乡村教育深度融合,包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育理念与方法、课程体系建设、师生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教育数字化不是简单地将数字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上,而是用数字赋能教育,深入挖掘数字教育在课堂教学、学校治理、教师培训、学生自学等方面中的潜在价值力量。只有数字化与教育在多方面实现深度融合,才能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首先,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教师课堂教学。乡村教师通过互“联网+数字设备”开展可视化教学,将原本书本上静态的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乡村教师还可以与其他学校的教师联合开办“云同步”课堂和师生实时互动交流,让知识传播不再局限于教室的空间和时间的维度,实现双校、双师、双生异地协同教学模式。其次,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针对当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一体化数字资源平台汇聚了全国各地各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在线上开展各类乡村教师专业能力培训活动,帮助教师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例如在2022年3月,教育部指导建设的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作为教育数字化资源中心和服务平台,为全国1844万教师提供了全国最优质的教育数字资源,有效支持了校内教学提质[3]。另一方面,对教师数字素养与技能的考核与评价丰富了教师专业能力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有助于培养满足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新型人才,能够让更多的乡村教师获得高水平的数字教育。

3.育人价值取向:满足乡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探索多样课后服务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的学习模式——数字化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在线直播、远程辅导、录播回放等数字化教学模式因其多样的特点激发了乡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乡村地区中小学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也得到明显提升,教师能获取到国内外最新最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打造个性且全面的课后服务。教师依托数字课堂等平台,管理学生课后服务作业更加方便,也能对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做到实时掌握,针对性布置课后作业。同时,联合不同学校建设名师课堂,实现异地同步教学,线上交流教研心得,师生在数字环境下共同提升。数字化学习环境可以促进学习者学习方式从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帮助乡村学生自主提高综合素质,利用数字技术获得相关学习信息,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发展个人兴趣爱好。

数字化教育满足乡村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方面,教育数字化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数字化教育资源使得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需要、能力和兴趣的学习资源,满足自身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例如,平武县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应用数字技术,巧借智慧教育平台,为助推乡村地区中小学教育再突破,在旧堡村中心小学内所有班级教室配置班班通多媒体触摸一体机,学生可以在上面下载英语短剧、古诗文朗诵等学习视频、资料,开展智慧化学习,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兴趣[4]。另一方面,数字化推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随着数字化课堂的建立,传统班级授课的集体学习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学生日益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数字课堂以其形象化、可视化的教学优势,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全过程。此外,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乡土文化与教育的融合,依托数字资源平台、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有助于挖掘乡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育人价值,也有利于丰富乡土文化的时代内涵。

二、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现实困境

教师为“教育第一资源”,持续提升我国乡村学校教师的数字素养,建设一支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要求的教师队伍,是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障。

1.乡村地区教师数字素养政策支持不足

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是提升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有力保障。在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教师的数字素养直接影响到教育高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要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教师是关键所在。然而,我国广大乡村学校在数字化转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部分地区政府出台的教育数字化政策的精准度不够,脱离本地乡村学校的办学实际情况,导致不同乡村学校数字化教育设施的配置水平差异大,华南、华北地区教育设施配置相比华东地区较弱,不能很好地满足乡村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的需求。例如,有的乡村学校教室的网络信号不好,多媒体设备老旧,教师开展数字教学困难。

第二,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经费投入与实际需求错配。近年来,国家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各地政府将教育资金投入到乡村学校课堂数字化建设中,但这也加重了学校在数字技术和设备日常维护和更新方面费用的负担,因而一些贫困地区学校为减少这方面支出选择减少数字设备的使用率,因而激化了教育数字化的供需矛盾。

第三,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见》中提出:“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并向乡村倾斜,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教师的专业技能发展被置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高度,对乡村教师的素质能力提出新要求。在一系列的政策引导下,乡村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取得一定成效,但教师队伍的数字素养水平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乡村学校对于教育与数字化关系认识不深刻,忽视了数字化转型对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尤其对教师的数字素养关系到教学水平的提高不够重视。

2.乡村学校数字化教育能量和资源不足

乡村学校数字化转型作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应然选择与有效路径,需要通过不断加强乡村教师数字能力培养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学校数字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与信息技术支撑。然而,我国乡村学校的数字化建设与发展仍然面临着多重困境与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数字素养较为薄弱,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人”,需要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等教育主体具备良好的数字素养[5]。乡村中小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维持学校教学活动正常开展上,对数字教育、科学评价等教育理念认识少,参加教師专业能力培训交流的实践机会不多。仍有少部分教育人员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只是在课堂教学上使用多媒体、校园网等简单技术手段。

第二,乡村学校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教育资源存在不足。张妮等研究者对西部X省的大规模调研数据显示,乡村数字化教育存在设施智能化落后,数字教育资源匮乏,资源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6]。在当前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大部分乡村学校配置了多媒体计算机和电子白板,但也存在一部分学校教室只配置了投影仪等简单的设施,导致教师无法使用更新的数字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三,缺乏能将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教育紧密联系的数字教育资源。不同乡村地区有着独特的乡土传统文化,蕴含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育人价值,乡村学生自幼受乡土文化熏陶成长发展,因而在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将乡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中。然而,大部分乡村学校获得的数字教育资源多是从城市地区学校引进,缺乏自主开发有校本特色的数字教育资源,教师未能将乡土文化和学校特色融合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

3.教师和学生的数字素养能力整体偏弱

教育数字化转型在我国乡村学校数字教育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数字技术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要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融入相应的数字技术手段,这就对上课教师和学生的数字素养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乡村教师和学生的数字素养整体偏低,无法满足教育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乡村教育的要求。

第一,乡村数字化教育缺乏高素养的教师。通过多年来教育数字化的普及,以及开展教师信息技能培训活动,乡村地区的管理者和教师具备了基本的数字技术意识和能力,但教师尚未树立正确的数字化观念,未深度参与数字化教学方式创新。许多乡村教师缺乏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能力和责任。有些乡村教师喜欢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只注重PPT的展示,而忽视学生的反应,师生在课堂上缺乏良好的交流互动,违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第二,乡村数字化教育缺乏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为了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数字素养,从国家、省到学校各层面都组织了很多的系列培训,但培训的课时较少,呈现“短平快”的模式,而且培训课程以统一上课或集中面授技术知识的形式为主[7]。

第三,乡村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有待提高。《我国乡村学校数字素养教育现状与需求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当前乡村青少年数字素养能力整体偏弱。因此,加强学生数字素养教育(尤其是乡村地区)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当前,乡村学生数字素养整体呈现数字交流素养较好,但数字安全和责任意识不足,数字应用带有明显的娱乐化倾向。信息技术教室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场所,在我国城乡地区中小学校的覆盖率基本达到100%,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教室内进行数字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进行数字化阅读、数字化互动等,但部分学生利用数字设备浏览视频、玩游戏等与学习无关的内容,这类不良低俗内容危害青少年学生的心智健康。为此,学校在教育数字化过程中须防止不良文化的渗透,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利用数字技术追踪记录学生的数字学习动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阻止不良文化对学生思想、行为的渗透,使学生的数字化学习回归正道。

三、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培育路径

1.国家层面: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教师数字素养的培养

教育政策是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为准则,可以有效解决教育问题,实现教育目标,一般包括导向作用、协调作用和规范作用等。因此,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提升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必须充分发挥国家政策力量,解决乡村教师队伍数字素养提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各级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要认真落实相关政策,加强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校、社会力量深度参与教师教育,发挥教育政策在乡村学校数字化建设、乡村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教师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导向作用。

其次,按照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和振兴乡村教育的有关要求,发挥教育政策在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教职工编制配置、乡村教师教育经费等方面的协调作用,保障乡村地区教育发展。在数字技术支持下,“云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可以将此作为丰富教师专业培养路径,打造高水平教师教育课程的资源。也可以线上和线下双途径促进优质师资的流动,重点对教育薄弱的乡村地区倾斜和帮扶,以提升中小学乡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科学素养。

最后,建立多元教师绩效考核与评价体系。一是完善乡村教师的职称评定标准,以教师教学能力为主,根据不同学科和学段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标准,并重视教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于乡村教师应适当放低对论文、科研等方面要求,考虑教师专业发展实际,数字素养高的教师也有必要给予一定荣誉,激励其主动学习提升自我。二是完善乡村教师的绩效考核标准,将教师的教育理念、数字教学能力等方面纳入教师考核内容中,激励教师主动提高数字素养,以推动教育数字化常态发展。教师数字素养评价应从多层次、全过程、全方位反映教师数字素养水平,并不断完善教师数字素养评价体系。可利用大数据实时监测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状况,并定时开展教学、教研的数字培训,形成边培边学的动态评价机制。

2.学校层面:优化数字教育环境,保障教师数字化教学开展

新时代培养造就高素质中小学教师队伍不仅需要政策引领,更需要各地区各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制定适宜的教师培育策略。

第一,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是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途径。乡村学校应加快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库和平台,通过数字赋能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一方面,完善学校数字化硬件设施及配套的软件和资源。乡村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配齐学校数字化教育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并定期对相关设备、资源库、平台进行更新和维护,以保障教师和学生的日常使用,有利于其获取更新、更全面的教育资源。不同乡村学校在依托国家智慧教育服务平台资源的基础上,可以发挥乡土资源优势,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发挥不同场景下的数字资源作用,让乡土文化传承落实到学校教育实践中[6]。另一方面,健全学校数字化管理,制定数字化教育与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开展数字教育活动的理念和行为,树立智慧教学创新理念。第二,构建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培养机制,学校定期对教师数字化应用情况进行测试,从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五个维度对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进行评价,重点寻找教师存在的不足并考虑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学校可以定期开设公开课,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教师在教学与科研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步提升。同时可以制定考核与奖惩制度,对教师信息化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和评价,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此外,充分发挥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的示范作用。当下全国各地正广泛开展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应积极支持优秀试点学校总结和分享经验,在落后的乡村学校推广行之有效的模式。优秀学校应带头开展“互联网+教育”中小学结对帮扶工作,通过“校对校、班对班、人对人”模式结对子,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现两校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3.个体层面:树立智慧教育理念,学习数字教育知识和技能

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和学校优化教学环境为教师提升数字素养提供了外在保障,而更为重要的是教师须主动转变教育理念,主动学习数字教育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提升教学能力。首先,教育理念是一种科学化的教育观念,是教师的教育实践态度和方向的直接驱动力。数字时代下教师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智慧教育理念。实现义务教育公平不仅仅是为每个学习者提供平等学习的发展机会,更要求中小学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往乡村教师只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教学范式相比于现在新的教学方法落后很多,乡村教师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应树立智慧教育理念,根据社会发展对个人提出的要求,全面建构数字教育能力,唯其如此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其次,乡村教师应主动学习数字教育知识,掌握信息化教学技能,全面提升教学水平。乡村教师可以通过国家、学校搭建的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平台探索多途径有效备课,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例如,外语教育有围绕听、说、读、写四部分进行教学的学科特性,而以往乡村外语教育受限于师资力量和基础设施较弱,外语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明显提高。如今在线云课堂学习平台、跨区域教师教研等数字化教学体系逐步建立,许多英语教师依托数字化教学手段为外语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其教学质量的提高指日可待。

总而言之,教师队伍作为教育强国的第一资源,是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落实与创新的关键力量。与此同时,教育数字化转型也是推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提升级村教师的数字素养无疑是提高其教學水平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发布《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EB/OL].(2022-11-30)[2023-01-02]. http://www. moe. gov. cn/srcsite/A16/s3342/202302/t20230214_1044634.html.

[2] 彭泽平,邹南芳.智能技术赋能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理念诠释与治理逻辑[J].中国电化教育,2023(02):118-126+14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EB/OL].(2023-02-09)[2023-01-10]. http://www. moe. gov. cn/jyb_xwfb/xw_zt/moe_357/2023/2023_zt01/mtbd/202302/

t20230213_1044227.html.

[4]平武县人民政府.巧借智慧教育平台 助推乡村教育再突破 [EB/OL].(2023-02-16)[2023-05-12]. http://www.pingwu.gov.cn/xxgk/z-

dxxgk/jy/41054851.html.

[5] 杨现民.系统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J].唯实,2023(01):85-86.

[6] 张妮,罗莹,熊若欣,等.教育信息化促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基于西部X省的大规模调研[J].中国远程教育,2023,43(03):55-63.

[7] 马莲姑,黄寿孟,吴坤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3(Z1):88-90.

[8] 韩小凡.技术赋能乡村教育振兴的内涵、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3(01):118-128.

【责任编辑   武磊磊】

猜你喜欢

高质量数字化数字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