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罗密码

2024-03-27供图河南豫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王安伟

中国公路 2024年1期
关键词:坑塘路基高速公路

■ 文/供图|河南豫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王安伟

已建成通车的上罗高速淮河特大桥

2023年10月18日11时16分,随着最后一块桥面板稳稳落下,河南省安阳至罗山高速公路上蔡至罗山(豫鄂省界)段桩板式无土路基桥面工程顺利完工。这是继7月3日该路基预制管桩施工任务完成后,该工程建设迎来的又一重大新进展,为2024年全线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金风送爽,稻米飘香。2023年10月,豫南大地广袤的田野上,到处洋溢着丰收后的喜悦景象,穿行其间的河南省安阳至罗山高速公路上蔡至罗山(豫鄂省界)段(以下简称“上罗高速”)建设工地上,机械轰鸣、鞭炮声声,同样迎来了硕果累累、激动人心的美好时刻。随着最后一块桥面板稳稳落下,上罗高速桩板式无土路基桥面工程顺利完工,标志着河南省高速公路首例桩板式无土路基施工圆满完成。

【项目名片】

上罗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北京至武汉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192.95公里,总投资189.95亿元,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20公里。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上蔡至罗山段全长149公里,于2020年开工建设,并于2022年建成通车;二期工程罗山至豫鄂省界段全长44公里,于2021年6月开工建设,计划于2024年建成通车。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北通雄安新区、京津冀城市群,南连长江经济带,对强化区域间经济融合、带动沿线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缓解京港澳高速公路交通压力有着重要意义,并将进一步完善河南高速路网结构,促进沿线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工程密码

桩板式无土路基

上罗高速二期工程罗山至豫鄂省界段(以下简称“上罗二期”)位于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境内,沿线稻田多、坑塘多、河湖密布,软基路段分布广泛。如何减少施工占地、保证建设质量,如何确保项目安全高效推进、真正实现节能减排,成为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题。“为了攻克这些‘拦路虎’,面对近300万方的借土填方,我们毅然决定进行二次土地预审,在初设阶段优化平纵曲线、互通形式、收费站设置,减少高填深挖,尤其是在省内首创性采用3.1公里桩板式无土路基设计方案,较好地处理了坑塘稻田等软基路段,基本实现了‘填挖基本平衡’。”站在刚刚建成的桩板式无土路基上,负责上罗二期的河南豫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玉耀兴致勃勃地做着介绍。

让李玉耀引以为豪的桩板式无土路基,是一种由“桩”和“板”组成的刚性新型路基施工结构,通过采用后浇形式,将预制板与桥梁桩、柱下部结构固结在一起。与传统路基相比,桩板式结构路基刚度更大、沉降更小,且无需进行传统路基施工过程中必要的放坡宽度,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有效解决了平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中面临的无土可用、取土困难、坑塘稻田软基处理困难等问题。同时,无土路基的“桩”和“板”都在标准化预制场采用装配化、工厂化预制方法进行集中预制,这极大地缩短了工程建设周期,提高了工程质量,节约了建设成本,对积极推行工厂化生产、装配化安装、专业化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跨径全断面预制箱涵

建设过程中,负责上罗一期、上罗二期的河南安罗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河南豫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始终全面践行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工业化建造、装配化施工等一系列攻关活动。

按照“模块化设计、拼装化施工”思路,上罗二期采用短节段、全断面预制方式,在国内首次采用“一节一定位、两节一紧锁、三节一张拉”“半幅双向、对称就位”的6米大跨径全断面结构形式预制箱涵,共计188道、2916节,装配化率达66%,较现浇涵洞节约混凝土30%,大幅提高施工效率。涵节可提前工厂化生产、集中化预制,征地拆迁后迅速运至工地拼装,实现路基与涵背同步施工,有效解决路基填筑断点,切实保障工程品质。

预制桥梁大管桩

上罗二期应用16万延米预制桥梁大管桩,通过工厂化生产,采用离心、预应力、高温高压蒸养等工艺成型,质量可控,同时运用预制管桩作为桥梁基桩,施工过程无需排放泥浆,环保效益显著。与钻孔灌注桩相比,预制桥梁大管桩变实心为空心、变单桩为群桩、变长桩为短桩,节约混凝土69%、钢筋63%,工效提高两倍的同时,还有效避免了夹渣、缩颈等质量问题,减排泥浆约5万立方米。

根据试桩情况,项目公司对比水泥搅拌桩施工效果,将深层地基处理由水泥搅拌桩优化为预制小管桩,全线共计应用78万延米。预制小管桩单桩承载力高、数量可视、质量易检,利于减小工后沉降,工效相比传统工艺提高6倍,大大缩短了工期,为桥涵台背和涵通基础早日施工赢得了时间,也为避免或减少桥头跳车夯实了基础。

箱梁全预制装配建造

上罗高速汝南东互通主线桥及黄岗立交均为全预制装配式桥梁,这也是全桥预制装配建造技术在河南省内高速公路桥梁建设中的首次应用。站在黄岗立交前,先后负责上罗一期、上罗二期的项目公司董事长吕维前兴奋地说:“我们采用管桩、管墩、盖梁、箱梁全预制装配建造技术,从优化设计方案入手,将整桥化整为零,拆成若干单元,便于预制、运输、安装和检验,使全桥预制装配化率达98%,真正实现了桥梁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此外,我们也进一步扩大了防排工程装配化施工范围,在拱形骨架、急流槽、六棱块等防排工程上规模化应用玻璃钢纤维高性能复合防排构件,构件耐温差、耐腐蚀、轻质高强,安装便利、质量可靠、外形洁美。与圬工防护相比,劳动强度低,人工用量少,可提升施工工效3倍以上,共计减少圬工用量4.6万立方米。”

施工中的河南首条桩板式无土路基

环保密码

河南自古便有“天下粮仓”的美誉。上罗高速跨越“豫州之腹地 天下之最中”的豫南地区,是基本农田管控最为严格的区域之一,保护好沿线耕地十分重要。项目公司董事长吕维前出生于农村,他对乡村田野有一种天然的亲近之情,更能切身感受到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

参建单位一进场,吕维前就组织相关单位多次踏勘、调查沿线地形地貌。“我发现上罗高速公路沿线不少田地起伏不平,有些水库、水渠、坑塘年久失修、淤积严重。如果能和取土相结合,岂不一举两得!”吕维前说。

经过充分沟通,吕维前的想法得到沿线各级政府的支持。思路决定出路,项目公司结合国家政策和属地要求,组织专业力量反复论证,创新性提出取土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河道治理、水库扩容、坑塘清淤、空心村改造等多种结合方式,将沿线地势高低不平和排灌能力差的“小田”“瘦田”,连片改造成为高标准的“大田”“肥田”。

沿上罗高速驱车行驶,沿线两侧良田整齐排列,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公路与农田和谐共生,现代文明与农耕文明完美融合。

“以前我这两块地高度不一样,多亏了项目部门帮我们平整,现在不仅灌溉方便,收割时,机器可以直接开到地里,更方便。”正在播种冬小麦的村民边介绍,边对项目公司此举竖起大拇指。

清淤扩容后,河道、坑塘、水库的水质变好了,蓄水能力增强了,就连清理出来的淤泥也得到了最大化利用,符合要求的用作了路基填料,不符合要求的或作为耕地肥料,或供路基中分带和互通区绿化使用。此外,上罗高速还“吃光”了沿线两市共6个县的建筑废弃物、楼盘基坑弃土,用以填筑路基。通过这种创新性的取土方式,全线3300多万立方米填方,未破坏一分农田,同时,项目公司还高标准建设农田2200多亩,治理河道15.1公里,清淤坑塘、扩容水库1600万立方米。由此,上罗高速成功入选河南省绿色公路试点建设项目,节地经验做法被自然资源部推荐为基础设施建设节地技术典型案例。

“四新”密码

“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等发展战略。作为身处新时代、肩负新使命的交通人,我们义不容辞响应国家号召,要始终坚持创新引领,下足绣花针功夫,探索与完善新思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高质量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吕维前在项目启动之初如是说道。

上罗高速以“早施工、早沉降”为土方施工总体工作思路,科学确定施工工序、施工部位,明确“坑塘处理先低后高,路段先长后短,桥涵先小后大、先暗后明、先台后墩”原则,确保施工现场尽快连通成片,仅一年时间便基本完成路基土方施工,保证路基拥有充足的自然沉降时间。

施工期间,项目公司在省内率先引入第三方检测单位,先于94区顶开展全线路基弯沉检测,将94区顶弯沉控制在160(0.01mm)以内,通过“强基”层层保障路床顶及台背弯沉值控制在100(0.01mm)以内。

秉持“长寿命、高性能”路面设计理念,以提高工程品质、提升作业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为目的,上罗高速采用大厚度水稳层设计,将传统的三层优化为两层,并在水稳施工中同步开展中分带填土、交安基础、绿化等工序,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涉土、混凝土、砂浆”等工程基本结束,实现黄(土)白(混凝土、砂浆)黑(沥青)无交叉,保障路面施工“零”污染;加强废旧资源综合利用,将工业钢渣陈化改性,废旧轮胎橡胶粉、废旧农膜PE复合改性等,变“废”为“宝”,提升路用综合性能。

同时,项目公司还注重智慧工地建设,把质量、安全、进度、合同管理等融入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实现全体参建单位大数据资源共享;采用“路面全过程智慧监控系统”对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实时数据采集、分析、预警,推动建立全程“可视、可测、可监、可控”的项目综合监控体系,进而实现生产实时智能化、施工动态信息化、过程溯源数字化、总结日报自动化。

针对以往工程建设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管控薄弱环节,上罗高速在建设过程中全面应用混凝土和水稳振动拌和、整体式液压箱涵模板、智能化水泥撒布车、机器人焊接、中分带填土输送机等“四新”应用36项,研发使用无拉孔涵通、翼缘板钢筋三维定位装置、雾炮箱梁养生等“微创新”28项,已累计形成学术论文35篇,授权专利23项,获得省部级工法27项,QC小组成果26项,微创新成果16项,施工技术创新成果3项,BIM成果10项,工程建设科技成果3项,省级样板工程8项,已发布实施技术标准5项。目前,上罗高速项目成功入选交通运输部第一批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示范项目、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自然资源部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河南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河南省工程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等,荣获由中国节能协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主办的第三届碳中和博鳌大会颁发的创新奖、碳中和领域企业贡献奖,并成功举办2023年全国平安百年品质工程观摩会。

2024年,上罗二期将建成通车。“上罗建设者将持续坚持党建引领、创新赋能,在新征程上不懈探索、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项目建设的实际成效,为加快推进河南省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加快建设交通强省做出更大贡献!”吕维前说。

水库扩容效果

猜你喜欢

坑塘路基高速公路
聊城市坑塘特征分析及重要度评价
农村坑塘污染分析及治理建议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筑方法
公路路基沉陷的处理技术
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中的坑塘设计
高速公路与PPP
基于河渠和坑塘联通的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高速公路上的狗